我开始意识到,曾经特别在意的东西其实没那么重要,那些细碎的日常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幸福。
——
靴子熊猫
对@
靴子熊猫
(以下简称熊猫)来说,现在的生活几乎接近于她想要的理想生活了。
每天为家人准备热腾腾的早餐和晚餐,周末宅在家里抱抱大白狗,插花,喝一点自制的果酒,和厨友一起讨论下厨的心得……看似平淡的日常里,有着她所看重的一切。她喜欢导演是枝裕和说过的一句话:“停下脚步,挖掘脚下微不足道却更柔软的事物。”
她没有设想过理想生活究竟是什么模样,却把日子过成了大家都羡慕的样子。
熊猫做的酸奶松饼
陪着“御用手模”一起成长
熊猫在下厨房发布过自己和女儿菜菜的照片,大家全部惊呼:“这么少女!”其实熊猫是75年生人,菜菜今年已经六年级。但在两人的合照里,熊猫一袭长发,看上去和女儿像是姐妹。
熊猫与女儿菜菜的合照
说起来,熊猫初来下厨房是为了菜菜。“有了孩子之后,开始和其他妈妈一样有了焦虑:到底怎么样才能打开孩子的胃口,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回忆起开始学做菜的经历,熊猫打开了话匣子。
“我去学过营养学的知识,但不会刻板地照着那个去做。早餐比较注重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的均衡,同时也要简单快手。”熊猫一般每天早上六点之前起床准备早餐,她在下厨房的作品里就有一个名为“菜菜的早餐桌”的合集。柠檬酱配烤土司、糙米皮蛋鸡丝粥、辣白菜五花肉意面、红心猕猴桃酸奶杯配酸奶松饼……熊猫变着花样做早餐,不仅成功打开了菜菜的胃口,还给厨友们积攒了难得的快手早餐技巧:比如平时制作一些高汤冰块储存起来做汤底、用飞饼皮做香肠卷、香蕉千层酥等等。
熊猫为菜菜做的糙米皮蛋鸡丝粥
在熊猫的影响下,菜菜对做菜也产生了兴趣。“我做饭的时候她喜欢在旁边看,在锅边蹭吃。”熊猫带着菜菜一起做烘焙,参加下厨房厨友社的聚会。菜菜现在还是熊猫的“御用手模”:熊猫的很多作品照片都是菜菜捧着拍的,“手模越来越熟练”、“有了小手模,拍照变得简单粗暴”……提到女儿,熊猫的语气里是满满的开心和自豪。
菜菜端着自己的早餐,做妈妈的“手模”
女儿还小时,熊猫要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她坦言,当一名上班族妈妈确实很累。 “但是我觉得这些付出是值得的。”现在,菜菜和父母之间的感情非常好,在学校遇到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情都会跟家人分享。“她成绩很好,我们几乎都不用怎么操心。”熊猫说,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她反而开始希望时光走得慢一点,能和孩子多点相处的机会。
熊猫为菜菜做的松饼,专治起床气~
破解无穷无尽的厨房秘密
熊猫在2014年发现了下厨房,“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发现了很多想要学习的东西。”
在厨艺上,熊猫很是自谦,常把自己称为“厨房菜鸟”,“唯一可取之处就是好奇心重。下厨房吸引我的就是有无穷无尽的厨房秘密等待我去破解。”
熊猫做的双色慕斯
好奇心很强的熊猫学起烘焙来可是“热情似火”,各种饼干、蛋糕、面包、中西点心、马卡龙她都尝试过,一开始也做出过各种各样的黑暗料理:戚风塌陷,蛋糕卷一卷就裂,马卡龙摊成大饼,面包硬得象石头等等。“真的非常感谢家人的包容,吃了很多我的失败品,让我有动力屡败屡战。”熊猫说。
熊猫做的螺旋酥
现在的熊猫对于烘焙已经积攒了好多心得,比如在烘焙之前一定要仔仔细细地看菜谱,把每个步骤在心里面想清楚,然后再着手去做;特别要注意菜谱小贴士里面的细节,她说那些往往是成败的关键。
熊猫破解的另一个厨房秘密则是她和丈夫一起研究的安徽菜。
家常徽菜:韭菜炒螺蛳肉
熊猫和丈夫都是安徽人,对徽菜情有独钟。丈夫也是厨房爱好者。某次在电视上看到美食节目里做过的鸡蛋饼,尽管第二天早上七点还要上班,他还是早起给女儿做了一份。
丈夫是国画老师,经常出去写生,在外面吃到好吃的菜式,回家两人就会一起研究做法,比如徐州小土鸡、江西余干辣椒炒肉,这些菜式熊猫都在下厨房建了菜谱。
在徐州小土鸡的菜谱里,熊猫强调:“这道小土鸡与一般鸡的做法最大的不同在于:不加一滴水,要干炒出来,味道才会更香。”
“我先生以前在徐州当兵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在街头小饭馆点这道’徐州小土鸡’,香香辣辣的味道我们俩都爱得不行。可是找遍了南京的徐州饭馆,却没有这道菜,有的只是’徐州地锅鸡’。于是我们凭借着吃货的直觉,在家里琢磨出这道菜的做法来。”
徐州小土鸡
在一份名为《家常徽菜:凉拌采石矶茶干》的菜谱中,熊猫如此写道:“我的家乡安徽是豆腐的发源地,马鞍山采石矶的茶干非常有名。茶干原料里并没有茶,因为常常用来佐茶食用而得名。家乡的茶干非常紧实有咬劲,文人给它起名叫“中式口香糖”。”有时她还会向母亲和姥姥请教家乡菜的正宗做法。喜欢吃家乡菜,并因此努力学做家乡菜,在下厨房上记录下家乡菜的做法,在破解更多厨房的秘密的同时,也藏着熊猫对家乡的一份温暖牵挂。
家常徽菜:凉拌采石矶茶干
用摄影记录下食物的情感
在发现下厨房之前,熊猫常把菜品的照片上传到微博上,当时她的菜品图片显得更为家常。在下厨房看到很多惊艳的美食图片之后,熊猫开始下定决心学习摄影,从技术上提高自己。”因为总觉得食物寄托着人的情感,想要记录下很多食物后面的故事和情感。”几个月前,熊猫买了第一台相机,之后开始每周在网上参加一次摄影课程,每天利用早晨孩子出门上学到自己上班之间的仅有的一点空闲时间拍摄自己的菜品。“白天要上班,晚上光线就不好了,只好早上抓紧时间拍。”
熊猫做的柠檬蓝莓意式奶酪磅蛋糕
拍摄之前,熊猫会进行一些构思,比如不同的食物要配不同的餐具、场景、甚至光线和视角也要不同。短短几个月,食物摄影已然成为了熊猫展示有温度的菜品的好方式:在做餐包时,她兴奋地玩起了撒粉;把西红柿扔到水杯里,又用相机抓拍到溅起的水花……每一次有一点突破,熊猫都高兴得像个小孩。
熊猫第一次玩撒粉
由于比较喜欢自然一些的美食图片,熊猫基本不怎么用滤镜,“我更希望照片能表现出食物本身的质感。“熊猫的很多照片非常美,这或许不仅是由于她摄影技术得到了飞跃,更是因为她常常在制作菜品时加入许多自己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