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四川日报
权威 速度 温度 态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发布  ·  四川省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升级为一级! ·  2 天前  
自贡网  ·  速看!新学期收费标准来喽→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四川日报

对突发灾害,防范之心不可无

四川日报  · 公众号  · 四川  · 2025-02-09 15:49

正文

2月8日11时50分许,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2组突发山体滑坡。截至2月8日24时,已核实10户民房、1户生产用房被掩埋,已成功救出2名伤员,均无生命危险。经初步核查,灾害造成29人失联,最终人数还在进一步核实中。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灾害发生不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千方百计搜救失联人员、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星夜驰援,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夜无眠,只为多一分生的希望。

图片

灾害无情,令人揪心。眼下,最重要的就是争分夺秒,千方百计搜救失联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灾害发生后,四川启动地质灾害一级应急响应。是夜,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附近灯火通明,军队武警、消防救援、综合应急、公安、交通、医疗、通信、电力等救援力量不断聚集,紧张有序开展抢险救援。

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的灯持续亮着 图据封面新闻

众志成城,定能攻坚克难。 越是形势严峻,就越是要坚定信心,凝聚力量。灾害发生后,社会各界闻讯而动,截至8日23时,四川筠连山体滑坡受灾区域群众在紧急组织下已全部转移。

千方百计,也要科学理性。 既要最大限度搜救被困人员,也要做好相关人员的安置,防止发生次生灾害;既要用无人机、生命探测仪等救援装备全方位、地毯式搜寻,也要架设边坡雷达,加强现场安全监测管控,确保救援安全。

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川煤队携带救援设备紧急奔赴筠连县抢险救援 图据川观新闻

图片

此次灾害地点周边地质条件复杂脆弱,极易发生次生灾害。防灾也是救灾。地质灾害突如其来,但并不表示面对地质灾害只能听之任之。无论是灾害发生前、发生时还是发生后,防灾这根弦都要牢牢绷紧,通过完善监测预警机制、防灾减灾预案等,将灾害造成的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

东西走向的金坪村被拦腰切断 图据封面新闻

打好防灾减灾的“硬仗”,要有系统思维,更要盯牢关键局部。 防灾减灾,少不了风险预判与预警体系。传统的隐患点、高风险地区,一定要紧盯严防,即便是一些历史上灾害频率较低的地域,也要通过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将其纳入监测和预警体系。

打好防灾减灾的“硬仗”,要多留余量、打好提前量。 只有多留余量,我们的防灾减灾体系才能少些脆弱性,多些弹性与韧劲,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应对突如其来的意外。要一刻不停、未雨绸缪、谋划在先,对无人区、非典型风险区和隐患点也要动态覆盖,把“放不下的心”转化为“停不下来的脚步”,以工作的主动来化解遇事的被动。

打好防灾减灾的“硬仗”,队伍要前出、力量要下沉。 防灾减灾工作,必须深入第一线,直抵核心区,做细做实、善作善成。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巡查排险既要靠技术、靠工具,更取决于“人到”“眼到”“心到”,以高频排险覆盖掉“小概率风险”,事在人为、必须作为。

图片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往往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突如其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全社会携起手来,构筑防灾减灾“共同体”。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生命的代价不容轻视,防灾减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面对自然灾害,全社会要共同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监测,完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科普,也是自救。 每一个普通人也应积极学习掌握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到防灾减灾工作中来。发生滑坡时勿要慌乱,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或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滑坡停止后,也不要贸然回家检查情况,因为滑坡可能会连续发生。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众志成城,没有跨不过的坎。所有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信科学、敬畏自然,打赢防灾减灾“硬仗”,就能筑牢更为坚实的屏障。


图片


· 本期话题

对于打好防灾减灾“硬仗”,你还有哪些建议?评 论区聊一聊~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天府新视界↓↓↓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