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卫生改革体制的继续深化,国家医保控费、药品零差价落实,处方药外流的趋势逐渐明朗,中国药品零售市场迎来政策利好。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实体药店药品销售规模为3327亿元,同比增长8.1%,市场处于上升状态。
22个重点城市区域划分
零售终端药品销售约有六成来自地级以上城市的实体药店,其中覆盖我国六大行政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的22个重点城市的零售数据具有代表性,据米内网数据显示,重点城市实体药店药品规模约占全国23%(见图1),销售稳步增长。2013~2016年22个重点城市药品合计销售规模均在600亿元以上,价格水平有所提升。2016年重点城市药品增长9.8%,高于全国药品增长水平(8.1%),重点城市的增长贡献较大,其中中南和西部的增长表现突出。
图1:2013-2016年重点城市实体药店药品销售额占比及增长趋势
注:销售额占比=22个重点城市实体药店药品销售额/全国实体药店药品销售额
医药行业竞争日渐激烈,为适应行业发展,药店积极进行多元化发展,布局专业化医疗服务,引入DTP模式,开展慢病管理,以提高竞争实力。数据显示,全国实体药店药品销售额占比从2015年71.4%升至2016年的72.6%,药品市场有所扩张。2016年重点城市实体药店合计,化学药占比51.1%,中成药占比48.9%(见图2),近四年占比变化不大。具体到各区域,北部区域化学药占比更高,而中南区域则和其它区域相反,中成药占比高于化学药。中南区域涵盖华中华南,尤其在华南地区,受历史文化影响,中医中药颇受偏爱,中成药销售更有优势。
图2:2016年各区域重点城市实体药店中西药占比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保健意识正不断加强,对医疗服务、药学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零售药店数量多,可及性强,利于健康咨询、慢病教育和管理以及药事服务,在国民医药健康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据显示,慢性疾病和常见病用药在零售终端占比较大。从药品品类来看,慢性疾病和常见病用药所涉及的类别较多,如心血管系统用药、消化系统及代谢药、肌肉-骨骼系统用药等。市场份额最高的前三品类中,消化系统及代谢药是销售规模最大的品类,该品类主要有胃肠道用药、糖尿病用药等。心血管系统用药的市场份额排名位列第二,《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该类疾病的患病时间较长,需要长期用药,因此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全身用抗感染药物排名第三,受国家“史上最严限抗令”的影响,该类药品的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在零售药品化学药市场中,消化系统及代谢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和全身用抗感染药物是最重要的三大品类,在四大区域中均进入前三,但全身抗感染药物在东部和中南区域销售出现下滑。另外,肌肉-骨骼系统药物在西部区域呈负增长,其它大类药物在各区域增长良好。
表1:2016年北部区域重点城市实体药店化学药大类TOP10
表2:2016年东部区域重点城市实体药店化学药大类TOP10
表3:2016年西部区域重点城市实体药店化学药大类TOP10
表4:2016年中南区域重点城市实体药店化学药大类TOP10
数据显示,2016年重点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市场销售前三大品类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骨骼肌肉疾病用药、消化系统疾病用药,三大品类占据了近五成的市场。其中,呼吸系统疾病用药的市场份额最高,领先于其他品类,占绝对优势。
由于各地人群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用药习惯等有所差异,四大区域的中成药需求在零售药店表现不尽相同。东部和中南区域,消费水平高,比较注重保健养生,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和补气补血类用药销售均位居前三。而对于消费水平相对较弱的北部和西部区域,在药品结构上与东部和中南区域有较明显的差异,消化系统疾病药物占比较高;另外,北部第三、第四位是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和心脑血管疾病药物,而西部第三、第四位则为补气补血类用药和心脑血管疾病药物。
表5:2016年北部区域重点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大类TOP10
表6:2016年东部区域重点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大类TOP10
表7:2016年西部区域重点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大类TOP10
表8:2016年中南区域重点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大类TOP10
备注:文中数据不含网上药店及非药品
数据来源:米内网《重点城市零售药品终端竞争格局》
对于上述重点城市实体药店,你认为未来发展趋势会怎样?
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
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41253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