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强大的品牌能够深深植根于消费者的心中,成为他们选择产品或服务时的重要参考。那么,品牌建设究竟包含哪些方面?它又是如何影响一个品牌的成长和成功呢?这是本期我们需要探讨的内容。
品牌建设的道法术
品牌规划,简单来说,就是给品牌定个方向,让它知道往哪儿走。这个过程中,可以用“道法术”三个词总结。
“道”,就是品牌理念,它是品牌的灵魂,决定了品牌要传达的核心价值观。
拿小米来说,它的品牌理念是“和用户交朋友,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小米通过性价比高的产品和用户至上的服务,让这个理念变成了现实,让全球用户都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法”,指的是品牌形象,就是你的品牌给人的第一印象。
比如比亚迪,它通过不断刷新新能源汽车下线记录,塑造了一个“中国自信 一路向前”的形象,传递出中国汽车行业的自信和实力,增强了国人对本土品牌的认同感。
“术”,则是品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你的品牌。
茅台就是个好例子,它通过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打造“中国时刻”概念,让品牌深入人心。茅台利用央视频、央视新闻等新媒体资源,放大了传播影响力,实现了品牌传播的最大化。
这三个层面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品牌的成长和发展。品牌理念是核心,品牌形象是表现,品牌传播是手段。
品牌理念与品牌价值层级
品牌理念就像是品牌的“大脑”和“心脏”,它决定了品牌的方向和行为。品牌理念包括了品牌的精神内核,也就是品牌代表什么,为什么要存在。
品牌价值层级就是品牌的“骨架”,它支撑起品牌的理念,并将其具体化。品牌价值层级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品牌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它要为社会带来什么价值。
2. 品牌未来想要成为什么样子,它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3. 品牌提供给消费者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4. 品牌传达给消费者的简洁有力的信息。
5. 品牌的历史和背景,用来增加品牌的人性化感觉。
6. 品牌的视觉和感官表现,如商标、色彩等。
拿无印良品来说,它的品牌理念是“无品牌之名打造品牌”,强调简约、自然、环保的生活方式。这个理念不仅体现在他们的产品设计上,也体现在营销策略、店铺设计和社会责任活动中。无印良品的产品哲学是“精选材质”、“修改工序”、“简化包装”,制造出了一批造型简洁、基本、朴素的商品群。他们的产品设计,比如环保透明水瓶,没有任何多余的包装,仅仅在瓶身上刻画了一个细长的水蓝色“水”字,体现了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理念。
无印良品的营销策略也强调产品的实用性和环保性,而不是品牌标识。他们的店铺设计简约,让消费者专注于产品本身。无印良品一直致力于生产对环境友好的商品,通过“低碳环保”、“减纸减塑”,尽可能保护环境。这种对简约美学的追求,让无印良品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消费者。
再比如苹果,它的品牌理念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上,也贯穿于市场定位、社会责任和营销策略中。苹果的产品设计以其简洁而直观的界面和强大的功能著称,比如iPhone,它整合了音乐播放器、电话和互联网通信器的功能,彻底改变了我们与技术的互动方式。苹果的市场定位是推广一种生活方式,苹果零售店不仅是销售点,更是体验中心。苹果的营销策略,如“Think Different”广告,鼓励人们挑战现状,追求创新,这与苹果的品牌理念完美契合。
海飞丝与宝洁公司的品牌理念对比,也很有意思。海飞丝的品牌理念非常明确,那就是“出众秀发源自健康头皮”。这个理念强调了海飞丝作为头皮护理专家的角色,50年来一直致力于去屑及头皮健康领域的研究与开发。而宝洁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其品牌理念更为广泛,它的宗旨是“提供优质超值的品牌产品和服务,美化世界各地消费者的生活”。宝洁公司的价值观和原则包括领导力、信任、多样性和包容、责任、公平、诚信、创新和激情。这些价值观和原则是宝洁人的核心信仰,也是宝洁旗下所有品牌,包括海飞丝在内,共同遵循的品牌理念基础。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品牌理念和品牌价值层级是如何相互支撑,共同构建起一个强大的品牌形象的。品牌理念是核心,品牌形象是表现,品牌传播是手段,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品牌的成长和发展。
品牌形象,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整体印象和感觉。它包括了品牌定位、品牌识别系统和品牌素材这几个关键部分,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品牌形象的骨架和血肉。
1. 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就是确定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位置,它告诉消费者这个品牌是做什么的,有什么特别之处。比如,王老吉的定位就是“预防上火的饮料”。这个定位非常精准,因为王老吉通过这个定位,从一个地方性的凉茶铺变成了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饮料品牌。它抓住了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用“怕上火,喝王老吉”这个广告语,深入人心。
2. 品牌识别系统:
品牌识别系统包括了品牌的视觉和语言元素,比如Logo、色彩、字体、口号等。这些都是品牌独有的标志,帮助消费者一眼识别品牌。比如,提到麦当劳,大家就会想到那个大大的黄色“M”标志,这就是品牌识别系统的一部分。
3. 品牌素材:
品牌素材是品牌用来传达信息的各种内容,包括广告、包装、社交媒体帖子等。这些素材需要与品牌定位和识别系统保持一致,以确保品牌形象的统一性。比如,比亚迪塑造的“中国自信 一路向前”的品牌形象,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高质量的产品,传递了中国汽车行业的自信和实力。
品牌形象的构成是多维度的,它不仅仅是一个标志或者一个广告那么简单。它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情感联系的桥梁,是品牌个性和价值观的体现。
几种常见的品牌策略
品牌定位的策略与实践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包括领导者定位、跟随者定位以及重新定位竞争对手。
1、领导者定位
领导者定位策略是指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行业领先的印象。这种定位能够对消费者产生很大的心智影响。比如,格力电器在空调行业中就成功地建立了领导者的形象。格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高质量的产品,让消费者在想到空调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格力。这种领导者的地位一旦建立,其他品牌就很难撼动,因为消费者往往会优先考虑和信任市场上的领导品牌。
2、跟随者定位
跟随者定位策略是指品牌在市场领导者已经确立的情况下,通过模仿或微创新来获得市场份额。在中国,蒙牛乳业就是一个典型的跟随者定位案例。蒙牛在初期通过与伊利的“傍依”策略,打出“做内蒙古第二品牌”的广告,巧妙地利用了伊利的知名度来提升自己的品牌认知度。这种策略让蒙牛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了仅次于伊利的形象,并迅速成长为乳业的重要品牌。
3、重新定位竞争对手
重新定位竞争对手的策略是指品牌通过市场活动改变消费者对竞争对手的看法,从而获得市场优势。王老吉就是一个经典案例。王老吉通过重新定位自己从凉茶市场转移到更广泛的饮料市场,并用“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语,成功地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了预防上火的饮料形象,从而超越了可口可乐,成为中国饮料市场的第一品牌。
通过这些策略,我们可以看到品牌定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声明,而是需要通过具体的市场行动和策略来实现的。
如何设计品牌的识别系统
品牌标志和视觉识别系统(VIS)构成了品牌形象的“面子”。
品牌标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Logo,需要简洁、易记、有辨识度。
拿蜜雪冰城来说,它的品牌标志是一个半封闭的红色爱心标识,这个设计不仅简洁,而且富有辨识度。红色爱心传递出品牌的热情和活力,同时也容易让人联想到甜蜜和快乐,与蜜雪冰城的产品特性——冰淇淋和茶饮——相契合。这个标志在视觉上非常抢眼,无论是在店铺门头、产品包装还是广告宣传中,都能让人一眼识别出蜜雪冰城的品牌。
在VIS方面,蜜雪冰城采用了红白作为品牌主色调,这种色彩搭配既醒目又易于记忆。红色代表着热情和活力,白色则给人以清新和纯洁的感觉,两者结合,传递出蜜雪冰城产品既美味又健康的形象。在门店设计、员工制服、包装材料等各个环节,都严格遵循这一色彩规范,确保品牌形象的统一和专业。
品牌有个五感识别系统大致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感官来全方位打造品牌形象。
1. 视觉:
就像建设银行的“建行蓝”,农业银行的“绿色”,瑞幸咖啡的“蓝色”等,通过色彩来加强品牌识别度。
2. 听觉:
比如,京东的“京东之声”,通过特定的音乐和声音效果,让人一听到就能联想到京东。还有酷狗音乐的“酷狗声”,都是通过声音来加深品牌印象。
3. 嗅觉:
一些酒店或品牌店铺会使用特定的香氛,让人一闻到这个味道就想到这个品牌。
4. 味觉:
比如,一些食品品牌会通过独特的口味来让人记住,比如四川火锅的麻辣味。
5. 触觉:
比如,苹果产品的材质和手感,让人一摸到就能感觉到是苹果的产品。
总的来说,品牌识别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全方位、多感官的工作,它不仅仅是一个好看的标志或者一个鲜艳的颜色,而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涉及到品牌的每一个细节。
品牌素材的创作与管理
这里面包括品牌故事的编织和品牌传播工具的运用。
1、品牌故事
品牌故事是品牌的灵魂,它能够触动人心,建立起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一个好的品牌故事需要能够创造情感共鸣,展示品牌的愿景。比如,TCL通过《万物生生——TCL敢为40年》这本书,输出了企业的价值观,展现了TCL不断跃变的品牌形象。这本书不仅是TCL的历史回顾,也是品牌精神的传递,让读者感受到TCL的创新和变革。
再比如,中国旅游集团在疫情期间,通过短视频《播种旅行的人》向每一个坚守岗位的旅游从业者致敬,将不为人知的坚守故事传播到每一个热爱旅行的人心中。这个视频通过讲述旅游从业者的真实故事,展现了中旅人的初心与追求,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温度和深度。
2、品牌传播工具
品牌传播工具是品牌故事的载体,包括广告、社交媒体、公关活动等。这些工具能够帮助品牌故事传播得更远,影响更多的人。
广告:
比如,三星电子通过不断更新自己的品牌形象,在推广中使用了多种类型的物料,包括海报、手册、电子邮件、网站等,并且使用不同渠道进行发布。这些广告不仅提高了消费者对三星电子产品的认可度,也让品牌故事更加生动和具体。
社交媒体:
比如,周黑鸭通过深度调研,锁定18-25岁年轻消费者为核心消费群体,在传播上策划了体验引流-深入高校,掀起选秀热潮,在《变形金刚4》里软性植入,大赚眼球等营销策略。这些社交媒体活动让周黑鸭迅速在年轻群体中火起来,实现了从小作坊到市值百亿国民品牌的华丽转身。
公关活动:
比如,中国移动作为冬奥会的官方转播商,承担赛事转播及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责任和使命,在破冰融雪的路上,以“文化+科技”助力中国冰雪运动走进千家万户。这种公关活动不仅提升了中国移动的品牌形象,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品牌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总之,品牌故事的创作需要有情感共鸣和真实性,而品牌传播工具的运用则需要精准和创新。
当然了,在数字化和全球化的新时代,品牌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消费者的行为和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不再被动接受品牌的信息,而是开始主动寻找和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
其次,新的传播渠道和技术的出现,使得品牌传播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变得更为直接和互动。
面对这些挑战,品牌需要探索新的传播策略。首先,品牌需要建立一种更加开放和互动的传播模式,利用新的传播渠道进行双向沟通,让消费者参与到品牌的传播过程中。其次,品牌需要更加注重传播的内容,讲述品牌的故事,传达品牌的价值和理念。最后,品牌需要利用新的技术,如大数据和AI,进行精准的定位和个性化的传播。
品牌全接触点传播管理
品牌要在所有能接触到消费者的地方,都传递出一致的信息和形象。这个管理过程包括了品牌故事的讲述、品牌传播工具的使用,以及确保在每个接触点上都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在全接触点传播管理中,品牌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打广告那么简单。这包括了:
1. 品牌故事:
品牌需要有一个吸引人的故事,这个故事要能够在不同的平台和场合中讲述,让消费者产生共鸣。比如,特仑苏通过“更好”系列微电影,使得特仑苏的“更好”主张更加深入人心。
2. 品牌传播工具:
品牌需要利用各种传播工具,包括社交媒体、公关活动、内容营销等,来传播品牌信息。比如,周黑鸭通过社交媒体和影视植入,让品牌形象更加年轻化,更受年轻人喜爱。
3. 内容创作:
品牌需要创作各种内容,包括博客文章、社交媒体帖子、视频等,以吸引消费者,建立与品牌之间的关系,并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
4. 数字营销策略:
品牌需要制定数字营销策略,根据目标受众的特征和喜好,选择适当的数字营销渠道,并进行有效的推广和互动。
通过这些全接触点的传播管理,品牌能够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一个清晰、一致的形象,从而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品牌的信息传递通路
信息传递通路,就是我们常说的品牌传播的三种主要方式:广告、公关和促销。
1、广告
比如,乐百氏纯净水的广告,它用“27层净化”这个概念,让消费者觉得这水特别纯净。这个广告语简单直接,让人一听就觉得乐百氏的水经过了很多层的净化,特别值得信赖。
再比如,金龙鱼食用油的广告,它用“1∶1∶1”这个概念,让消费者误以为只有这种比例的油才是最好的食用油。这种广告策略,就是通过一个简单易记的概念,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好感。
2、公关
比如,凤凰传奇在遇到第三方问题时,迅速回应公众和媒体的关注,通过公开沟通、额外补偿等手段,不仅解决了眼前的问题,还建立了长期的粉丝关系。这种快速反应和公开透明的处理方式,让凤凰传奇在公众中的形象更加积极。
3、促销
比如,西贝在疫情期间,通过“哭穷”的方式,引起了公众的同情和关注,然后迅速转型外卖业务,并表示将捐赠给武汉医生,这种神操作让西贝成了餐饮营销的新典范。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西贝的困境,还提升了品牌形象。
总的来说,广告通过创意和重复来吸引消费者,公关通过建立良好的公共形象来维护品牌声誉,促销则通过优惠活动来直接刺激销售。每条通路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效果,品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通路和策略,来有效地传递信息,吸引和留住消费者。
行为传递通路,就是品牌通过实际行动来传递信息给消费者,这包括企业自己的行为和消费者的行为。
1、企业行为
企业行为,就是公司自己做的一些事儿,通过这些事儿来告诉大家我们是个什么样的品牌。比如,公司可能会做一些公益活动,或者在环保上下功夫,这些都是企业行为。
就拿阿里巴巴来说,它有个“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经常做一些公益项目,比如支持教育、环保等等。这些活动不光是做好事,也是在告诉大家,阿里巴巴是个很有社会责任感的品牌。
2、客户行为
客户行为,就是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或服务后,通过自己的方式去传播品牌。比如,消费者可能会在朋友圈发个照片,或者在微博上写个好评,这些都是客户行为。
比如说,你买了一杯喜茶,觉得特别好喝,然后你拍了张照片,发了个朋友圈说:“喜茶的新口味太好喝了,强烈推荐!”这就是客户行为。你的这个动作,就是在帮你的朋友传递喜茶的品牌信息,让他们也知道喜茶的好。
总的来说,行为传递通路就是品牌通过实际行动和消费者的口碑来传递信息。这种方式比直接打广告更有说服力,因为大家都更愿意相信真实的行为和推荐。
品牌传播的效果评估与优化
其实就是检查品牌信息传递得怎么样,效果好不好,然后根据结果来调整策略,让传播更有效。
比如,华为在推出新款手机时,会通过各种广告和社交媒体推广。评估效果时,华为会看这些广告的观看次数、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比如点赞、评论、转发),以及最终手机的销量。如果发现某个广告的观看次数很高,但销量没上去,可能就需要分析原因,是不是广告的内容不够吸引人,或者产品本身有问题。
比如,百雀羚,通过打造宫廷牌概念,凸显中国之美,吸引年轻消费者。在活动前,百雀羚通过微话题预热,活动期间通过国学及女性KOL引发讨论,通过病毒视频“时间解药”进行传播和互动,最终将流量导入电商平台,实现销售额过亿。如果发现某个环节效果不佳,比如预热阶段的参与度不高,百雀羚可能会增加互动环节,或者找更多有影响力的KOL来推广,以提高效果。
总的来说,品牌传播的效果评估与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检查、分析和调整。
品牌建设的长期视角
品牌建设,就像种树一样,需要耐心和细心,才能看着它慢慢长大。
拿蒙牛来说,始终把“消费者第一”放在心上,这不仅仅是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他们的每一滴牛奶和每一次服务中。蒙牛集团的执行总裁李鹏程说过,作为中粮集团旗下的民族乳业品牌,蒙牛一直用世界级的品质标准,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一杯优质的好奶。这份坚持,让蒙牛在产品创新和质量控制上不断精益求精,确保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享受到安全、健康的产品。
蒙牛的品牌建设还体现在他们与顶级IP的长期合作上。蒙牛与世界杯、中国航天、NBA、足球中国之队、迪士尼和环球等国内外知名IP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合作不单是营销上的策略,更是蒙牛品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拿与中国航天的合作来说,长达二十年的伙伴关系不仅让消费者对蒙牛的记忆更加深刻,也大大提升了品牌的科技感和专业形象。
在体育营销这块,蒙牛也是全力以赴。他们不仅连续两次成为FIFA世界杯的官方赞助商,而且在卡塔尔世界杯期间,蒙牛的代言人梅西和姆巴佩在决赛中的对决,让蒙牛“天生要强”的品牌主张与体育精神完美融合,深入人心。
这种长期主义的品牌战略,让蒙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李鹏程还强调,践行社会责任同样是品牌建设的关键一环。蒙牛积极响应国家的双碳战略,设定了“2030年前碳达峰、2050年前碳中和”的企业目标,推动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振兴方面,蒙牛利用自身产业优势,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带动了大量农民增收致富。面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蒙牛总是迅速响应,伸出援手,展现了品牌的社会责任和温暖。
通过这些举措,蒙牛不仅在国内市场树立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也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品牌建设包含哪些方面?
品牌建设,简单来说,就是让一个品牌从无到有,或者从有到优的过程。这包括了:
1. 品牌形象塑造:
品牌的形象包括了标志、色彩、字体这些视觉上的东西,也包括了品牌给人的感觉,比如是高端大气还是亲民友好。比如,可口可乐的红色和波浪形的字体,就给人活力四射的感觉。
2. 价值传递:
这是品牌告诉世界它代表什么。比如,耐克的“Just Do It”鼓励人们勇往直前,这种口号就传递了品牌的精神和价值观。
3. 市场定位:
这决定了品牌要在哪个市场领域里竞争。比如,宝马汽车定位在高端市场,强调驾驶的乐趣和尊贵的身份。
4. 产品服务:
这是品牌提供给消费者的实际东西。好的产品服务能够让消费者满意,从而建立起品牌的好口碑。比如,苹果的iPhone以其出色的设计和用户体验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5. 用户体验:
这关乎消费者在使用品牌产品或服务时的感受。好的用户体验能够让消费者感到愉悦,增加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比如,星巴克不仅仅是卖咖啡,更是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让消费者享受其中。
品牌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耐心和持续的努力。
[ END]
📖
关注我们
-
战略咨询:
帮助客户公司制定长远的商业战略,包括市场进入策略、增长战略、产品战略、运营战略等。
-
市场研究:
分析市场趋势、消费者行为和竞争对手情况。
-
-
人力资源咨询:
包括招聘策略、绩效管理、薪酬福利设计、激励机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