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晨枫老苑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浙江大学  ·  86年前,“ASIA”杂志怎么评价浙大? ·  昨天  
苏州新闻  ·  正在公示!恭喜苏州这些高校! ·  昨天  
苏州新闻  ·  正在公示!恭喜苏州这些高校! ·  昨天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川大新学期,昂扬起航! ·  2 天前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川大新学期,昂扬起航! ·  2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成绩焦虑?学业迷茫?别担心!“向学”学业咨询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晨枫老苑

MAGA,没有实现目标途径的特朗普只会关税大法

晨枫老苑  · 公众号  ·  · 2024-12-07 09:44

正文

特朗普有一个新宠:关税。这是他词典里最美丽的词。这也是使得MAGA走上MAFA最短的捷径,MAFA当然就是Make America Fail Again。
且慢,American已经fail过了?当然,不然你以为美国是怎么从无可争议的超级大国“沦落”到现在靠恫吓维持的超级大国?美国制造业的世界占比曾经近半,现在只有16%(根据不同计算口径,还有12-13%的)。曾几何时,美元是世界上最抢手的货币。犹太人在逃离纳粹魔抓的时候,携带的不是黄金就是美元。战后硬通货就是“美元与其他”。现在特朗普要靠高调威胁金砖国家不得推出美元替代货币了,金砖之间贸易去美元化对美元就是不可承受之重,慢说更大范围的世界贸易了。
当然,要是金砖国家真的推出“金砖元”,特朗普的反制武器还是关税。他不打仗,他爱好和平。只是他爱好和平不是因为对和平有爱,而是战争太贵。

他热爱关税,是因为关税带来国库收入,美国太需要钱了,关税还是不需要国会法案就能征收的税收。
关税还能打击中国出口,扶植美国制造,甚至迫使离岸制造回岸,重建美国制造业。
多简单,多美妙。可惜完美错过物价和通胀问题,而且这是单行道。
关税是进口端支付的。特朗普的美妙算盘是:中国(和其他向美国出口的国家)为了保住出口份额,将被迫降低离岸价,吸收大部分关税冲击,所以关税是美国单方面征税,中国(和其他向美国出口的国家)支付。
贸易战1.0证明:这没有发生。原因很简单:全球化的实质是世界经济的分工合作化,中国恰好是全科学霸,所以中国制造无处不在,无可替代。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预计,到2030年,中国制造业占世界份额43%,美国11%,日本5%,德国3%。至于信心爆棚的印度,也是3%。
中国制造大杀四方不是因为补贴,而是因为竞争力。没有任何国家或者集团可以这样长时间、无限制地补贴而不坐吃山空的,而中国之山的起点很低(来自同一UNIDO的数据,2000年中国制造只占世界5%,美国25%,日本11%,德国8%),根本无山可吃。历史上只有工业革命初期的英国制造和二战结束时的美国制造达到过世界近半的占比,但英国是抢占了工业革命的先机,在“人无我有”的时代抢到优势,到“人有我有”的时代就不行了。美国不仅在战前就制造业高度发达,还受益于二战对欧洲工业的毁灭性打击。同样,欧洲工业恢复后,再加入日本制造,美国制造的世界占比就下降了。
只有中国制造是在既没有先机,也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取得的。WTO和全球化是中国崛起的重要契机,但中国人的勤奋、好学、穷则思变才是最大和可持续的发展动力,“稳定压倒一切”和“发展是硬道理”才是新科诺贝尔经济奖获奖人提出的制度保障。
25%的关税依然抵消不了中国制造的不可替代性。结果中国出口不为所动,中国也没有降低离岸价,关税负担基本由美国消费者负担。
特朗普从《谈判的艺术》时代开始,就坚信: 如果你没有杀价成功,那是因为杀价还不够狠。
25%关税不够力,那就加!还在竞选的时候,他就宣称要把对中国的关税提高到60%,甚至100%。作为开胃菜,他已经要以中国继续“放任芬太尼流往美国”为名,要加征10%的关税。明天,可能就是新疆棉或者香港人权。后天,再来一个疯老头开车上街撞人都可能成为加关税的理由。特朗普需要理由吗?他需要理由只是因为貌似需要一个理由。

这都不打紧。关键是起到作用没有。特朗普要的作用无非是:
1、打击中国出口,2、壮大美国制造。
进一步提高关税估计会打击中国出口。中国制造在贸易战和疫情中体现了惊人的韧性。在极端降本增效之后,依然在进一步降本增效。当前的机器人化、自动化、AI化正在使“黑灯工厂”星火燎原,使得中国在无意中领导工业4.0新潮流,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和产量质量提高现在还只能想象。中国制造继续保持竞争力领先是中国制造无可替代的关键,而这一点美国关税也阻挡不了。

西方的福利国家的基础是生产的产品高价售出

没有倾销地的产品只能是堆积在手里的成本

疯狂的高关税最终会抵消竞争力优势,使得中国制造也可替代,代价是高物价。如果中国制造的价格为100,关税为60,那美国价格以160为基点。假定日本制造的价格为130,关税为10(还记得特朗普的关税是“全向扫射”吗?),对中国制造征收25的关税对日本制造没有帮助。60的关税就能使得日本制造胜出。
问题是,日本制造只需要保持比加了沉重关税后的中国制造便宜一丢丢,就能保持优势,因此会“自然”地把价格提高到150,使得关税后价格依然为160,与中国的160一样,但可以利用美国的政策和公关导向胜出。谁和利润有仇啊。
特朗普会大怒,猛增关税到30,然后日本“自然”地把价格下调到130;再往后,日本就降不动价了,中国制造再次赢回。
就这样,本来价值100的中国制造被加关税后价值160的日本制造“平替”了,而且价格上去就下不来了。
在理论上,这给美国制造留下很大的利润空间,只要美国制造能以160卖出,就立于不败之地;能降低到150就横扫市场了。但更低就不现实了。首先美国制造先前没有存在感,就是因为成本太高。日本能做到130,美国能做到140就不容易了。其次美国制造不是为了造福人民,而是为了利润,有钱不赚,天诛地灭。
美国制造有动力降本增效吗?有,但是不大,因为保护主义能带入,就能撤销。资本不想裸奔。降本增效牵涉到的人、事、时间太多,也太辛苦,资本不喜欢辛苦,更不喜欢夜长梦多。
最后买单的是美国消费者,然后回旋镖打到美国制造业,因为消费水平最终也是要打入成本的。
美国经济能承受再一轮恶性通胀吗?你猜?
另一方面,中国出口重点正在转向全球南方,份额已经过半。
美国市场是成熟市场,需求大,利润厚,但越来越不可靠。
欧日韩澳市场也是成熟市场。与美国相比,欧日韩澳对中国的出口更多,对与中国打贸易战更加犹豫不定,尽管美国正在力压欧日韩澳加入美国的对华贸易战。
欧洲电动汽车的关税谈判一波三折,最低价格保护协议仍未落地。但还在谈,就说明欧盟并不想直接开打贸易战。这与道义或者价值观无关,只是成员国对于被中国反制的前景吓住了。

全球南方才是发展市场,需求更大,但利润薄,好在可靠,而且中国在赢得主导地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