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伊洛
聊聊医药,看看世界,扯扯资本市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蒲公英Ouryao  ·  安徽中药配方颗粒标准(试行),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  14 小时前  
drpei  ·  孩子发烧到底应该少穿还是多穿? ·  2 天前  
丁香园肿瘤时间  ·  EFS 超 54 ... ·  2 天前  
drpei  ·  知道3个常识中的1个就不会发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伊洛

人工智能走向对华全面封锁--这几天我最关注的一个新闻

伊洛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12-06 23:11

正文

这几天对我来说最大的新闻,就是当地时间12月2日美国大幅扩大对中国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封锁,包括大批中国半导体生产设备企业的140家企业被新列入了实体清单。 感觉美国的“小院高墙”政策,在半导体领域并不成立,而是在走向对中国半导体企业全面封锁。

尤其是北方华创, 盛美半导体,拓荆科技,芯源微等生产设备企业也上了清单, 北方华创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企业,可能是因为2019年以来这是我赚最多钱的一支股票的缘故。

我国四大行业协会罕见的同一时间(巧了,都在12月3日下午五点多)发声反对,包括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
而且措辞风格都还比较相似, 都不约而同的、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到了美国芯片不再安全可靠,建议中国企业谨慎采购。

我对比了下以前我国行业协会的反应,可以说在措辞上大不相同,这是头一次出现建议谨慎采购美国芯片的说法,以前发的声明在对美措辞上要柔和的多,可见国内行业从业者的自信心这几年增强了。
从2018年的中兴事件开始,这些年美国在半导体产业方面和中国全面脱钩的趋势是明确的。

我想最后最大的原因还是,人工智能技术是现在和未来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最大的变量,是会影响千行百业的技术 会极大的改变人类社会的面貌, 而半导体又是为人工智能提供算力的底层技术之一。
而我国各界对于美国的制裁加码,反应已经越来越淡定,而这正是因为我国对此已经有可以应对的解决办法。

说到这里,我又不得不提起华为了,原因很简单, 华为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可以提供从芯片,操作系统,AI框架,网络(网卡,交换机),存储等全套自主研发AI算力基础设施的厂家。
而且在可见的将来,我觉得国内也很难出现第二家做到这一点。

面对美国不断在半导体领域加大封锁, 华为公司的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就 在2024年9月19日的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上做主题发言中讲述了华为如何应对:
首先认为要面对现实, 国产芯片在相当长时间内先进性将受到制约,这是中国打造算力解决方案必须面对的挑战。

然后华为认为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主导性算力需求, 需要的是系统算力,而不仅仅是单处理器的算力 。这是包括华为在内的国产算力供应商的一个机遇。
而华为在这方面的战略核心是, 基于实际可获得的芯片制造工艺,计算、存储和网络技术协同创新,开创计算架构,打造“超节点+集群”系统算力解决方案,长期持续满足算力需求

华为的这个“超节点+集群”是什么意思呢?
在算力中心里面,单台服务器就叫做节点,而算力中心一定是几百台上千台甚至可能更多的服务器节点组成的,那对于算力中心来说,算力的瓶颈就不只是单台服务器节点的能力了,大规模节点之间的稳定和高速的通信就变得很重要了。

而通信则是华为的强项,因此如果通过华为擅长的高速互联通信技术,把多个节点视为一个超节点,在超节点内部的各个节点之间实现高速度互联,可以有效地提升训练效率,还能减少各种故障发生。
而多个超节点,就又能组成集群了。

如何让集群发挥最大功效,这里不得不提华为又一个聪明之处,就是集群装上“指挥大脑”,华为用自研的瑶光智能云脑对云上资源进行多远算力统一建模,灵活调度组合,按需提供给应用。

也就是说,不管是存储服务器也好,计算服务器的NPU芯片也好,CPU芯片也好,还是服务器的内存也好,还是不同的服务器之间也好,互相之间都支持高速通信, 速度从以前的百GB/s级别达到TB/s级别。

另外,不只是通信,超节点集群内部的各种资源都可以统一快速的智能调度,训练和推理需要内存就分配内存资源,需要算力就分配NPU芯片资源, 需要存储就分配存储硬盘资源,实现统一调配。

这就让我想起了拿破仑说过的:
“两个马木留克兵可以对付三个法国兵,因为马木留克兵武器更好、马匹更好、训练更好,拥有两双手枪、一支喇叭枪、一支马枪、一顶有面甲的头盔、一副锁子甲、几匹战马以及几个步行仆役。但100名法军骑兵无需害怕100名马木留克兵,300法国兵就足以战胜300个马木留克兵,而1000个法国兵就总能打败1500个马木留克兵:战术、队形和队形变换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预计明年,华为云基于CloudMatrix全新架构的昇腾AI云服务将正式商用,用的就是这个思路。

实际上华为云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打造的昇腾AI云服务就已经在国内向大量企业提供了大规模的AI算力。华为云分别在内蒙的乌兰察布,安徽的芜湖,贵州的贵安,以及香港建成了四大AI算力中心集群。
像如果是华东地区的企业上AI推理应用,可以就近通过昇腾云接入到芜湖的算力中心,时延可以低至10ms。

这是华为将自己多年来打造的全自研独立自主技术,为全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算力服务,支撑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下图就是华为云今年六月在芜湖落成的智算中心,10ms时延专线直达华东六省一市及华中(湖南、湖北、江西)20多个热点城市。

我们都知道自从2022年11月30日ChatGPT发布后,中国接着在2023年也迎来了大模型的大爆发,诞生了几百个大模型,其中有不少就跑在昇腾云上面。
像腾讯音乐2024年9月发布的Muselight大模型就是在昇腾云上运行。这个大模型可以能够辅助音乐人进行旋律构思、和声编排以及歌词撰写等,还能对听歌的用户实现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推荐,以及对音乐通过元素分析进行版权评估等。

同样在今年9月顺丰发布的丰语大模型也跑在昇腾云上面。快递小哥不少是新员工,即使是老员工也有不少专业事情搞不清楚,比如寄国际快递某项物品是否符合规定,不同价格的寄送时效等等,有了大模型能力加持,小哥直接在顺丰自己的APP上问,马上就能得到专业的回答,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华为云昇腾AI云服务为了能为国内的几百个大模型提供算力,已经对一百多个主流大模型都做了适配,企业在用的大模型如果算力不够,可以迁移到昇腾云上面。

在2024年12月的今天,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已经在主动和被动的大量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只是我们并没有有意的去总结和察觉。
我认为每个人,每个公司都要开始自己的AI转型。

我这里总结我日常生活会用到的10个人工智能高频场景(主动或被动),从中可以一窥各行各业的智能化速度:
1:我开车会使用汽车的自动驾驶, 这对应的是汽车行业智能化
2:给孩子批改作业和辅导作业,会 利用AI技术, 如下图。 这对应的是教育行业智能化。

3:车牌识别, 这背后是政务智能化和汽车服务业智能化。
4:人脸识别,比如我线上办证,进公司大楼,机场的闸机等。 这对应的是政务,金融智能化和公司园区智能化。
5:手机的输入法,直接语音转化为文本, 这对应的是手机智能化。
6:每天打开手机,资讯和购物APP会自动推荐感兴趣的内容,这是属于被动的使用AI。 这对应的是互联网行业智能化。

7:每天接到的电话尤其是银行的电话,不少是AI客服打过来的。 这对应的是客服场景智能化。
8: 最近几个月,我很爱在开车的时候听各种AI生成的歌曲,例如AI模仿孙燕姿的声音唱各种周杰伦的歌,被广大网友认为是AI的神作。
这和上面使用昇腾云服务的腾讯音乐一样,对应的是音乐行业智能化。
9:AI翻译功能,例如在手机上长按图片自动翻译, 这对应的是翻译行业智能化。
10:使用AI助理,有问题问AI。

除了这10个高频场景外, 我喜欢周末去爬山,看到不认识的植物直接拍照就能识别出是什么名字以及详细资料。
另外现在各种无人机表演也很多,甚至可以上万架协同表演,也是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我还特地带娃去看无人机表演, 这对应的是无人机智能化。

对中国的千行百业来讲,智能化已经是必由之路,而向华为云这样的算力供应商购买算力服务是个很好的选择。
在2023年底,中国光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高达50.1万家,如果所有行业加起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估计超过百万家。

我个人认为这里面99%以上的企业都需要在外部采购算力服务,能完全靠自建算力满足自身需求的企业是极少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