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萝卜能健脾和胃消食积。冬季天气寒冷,人们为了抵御严寒,需要进食更多食物来产热。加上新春佳节,吃得油腻荤辛,吃得多却动得少,难免产生积食,萝卜能很好地消食化积,预防积食引发的上火,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冬天积食再加受寒容易感冒发烧,所以冬天平时给孩子吃点白萝卜可以很好地预防感冒。
白萝卜能利大小便。萝卜中含有的纤维素在肠道内不被吸收,且能增大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大便通畅则不会生热,典型的例子就是孩子发烧时,如果伴有大便不通,用肥皂水灌肠,保留五分钟后排出大便,体温很快就能降到正常。中医把这种治法称之为“釜底抽薪”。发烧就是锅中水沸,干结的大便则是下面燃烧的柴火,水开了不能扬汤止沸,而是要把柴火抽掉,水自然能凉。萝卜也有很好的利尿的作用,二便通畅,人体就不会生热上火。现代研究证实,白萝卜皮里含有大量木质素,不仅能通便且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萝卜皮里的黄酮类物质还能降压、降脂、降糖。所以吃白萝卜最好连皮吃。
白萝卜能化痰止咳。冬天室内空气干燥,人们易上火咳嗽有痰。痰的生成是由于体内的食积或水液停聚而成。萝卜能消食化积并有良好的行气作用,气行则水行,故能化痰,痰消则咳嗽止。谈到化痰作用,萝卜的种子莱菔子的力量更强。明代韩懋《韩氏医通》中的三子养亲汤用到苏子、莱菔子、白芥子,用于老年人咳嗽痰多。若冬天积食上火,咳嗽痰多,可用梨与白萝卜熬水喝,能很好地消食润肺止咳。因为白萝卜性凉,脾胃虚弱及胃寒的人最好把萝卜煮熟后食用,不宜一次进食过多。
一根普通的白萝卜,由于不同部位的口感和营养素侧重不同,应该分段吃。
从外到里,先说说白萝卜皮,萝卜中本身钙的含量较为丰富,每100克钙含量是350毫克,其含钙量在含钙蔬菜品种中相对较高。而萝卜中90%以上的钙存在于萝卜皮中,所以吃萝卜一定要连皮一起吃,虽不如牛奶的补钙效率高,但还是会有一些作用。
一般白萝卜皮的辣味比较重,这是由于萝卜中含有芥子油,虽然芥子油有辛辣味,但极易被鼻腔黏膜吸收,对缓解感冒鼻塞症状有一定作用。同时,芥子油也有促进肠胃蠕动、通大便的功效。白萝卜皮口感较脆,可以选择做点小菜食用。
剥开皮,就是白萝卜身,先拿顶端这段来说, 水分含量高,硬度大,维生素C含量很高,且其甜味多于辣味,这一部分适合生吃、切丝凉拌或者直接榨汁喝,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咳嗽。另外,在寒冷干燥的冬季,适量吃些白萝卜,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而且还可以补充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甚至可以用来解腻。
然后,萝卜中段这部分甜味和辣味相当,维生素C含量也不低,适合炖汤。
最后剩下白萝卜的末端,这个部位的萝卜肉中芥子油含量较高,味道稍辣,也不是很甜,用来炒肉或者炒素菜都不错。
不仅白萝卜可以吃,如果你买回来的白萝卜还带着萝卜叶,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萝卜叶焯水后拌着吃或者用来做饺子、包子的馅料,口感很好,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