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casa)微信公众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首期舞台化妆造型高级人才研修班即将在中国国家 ...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分享丨灵感来自早期游戏世界的沉浸式水晶灯光装置 ·  昨天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第九届(第十七次)理事代表大 ... ·  3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聚焦丨迈向旅游强国,旅游景区焕新进行时 ·  5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资讯丨第十一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圆满闭幕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观察丨“大戏看北京”扬帆出海,彰显“演艺之都”强劲实力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公众号  · 美术  · 2024-08-14 10:00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置)标(顶)”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中国杂技团《青春ing》日本巡演51场演出全部售罄,诞生于北京的草莓音乐节将亮相东京,北京九维文化、北京奥哲维文化等企业携华语作品海外登台……今年以来,北京文艺院团与北京文化企业纷纷发力,以商业演出形式推动中国文化艺术作品亮相海外。一台台好评如潮的演出,一场场舞台艺术高清影像放映,助力“大戏看北京”扬帆出海,更彰显了“演艺之都”的强劲实力。


京产大戏开拓市场惊艳世界



今年1月,北京演艺集团旗下中国杂技团的多个作品征战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马戏节、法国明日国际马戏艺术节。比赛结果还没出,中国杂技团团长李驰就已收到多个商业演出合作意向。“杂技界重要的国际赛事每每举办,全世界的演出商都在盯着我们的新作品。”他当时就意识到,今年中国杂技团的出海演出,一定会迎来大丰收。


中国杂技团赴日本巡演现场


喜报频传,中国杂技团《逐风者·男子集体车技》荣获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马戏艺术节荣获金奖及评委会大奖,《玄·多维集体球技》荣获法国明日国际马戏艺术节荣获金奖,“赛场拉动市场”的效应随即显现。目前,《玄·多维集体球技》已完成在安道尔的数十场演出,下半年,《逐风者·男子集体车技》将前往德国。而在今年3月至5月,中国杂技团《青春ing》还在日本的30多个城市巡演51场,“就在日本首场演出刚谢幕的晚上,日本合作方兴冲冲地告诉我们,这次巡演所有场次的演出票都已售罄。”李驰兴奋地回忆。

此番日本之行是中国杂技团在2020年疫情后的首次大规模海外演出,迎来了京产大戏海外上演的“开门红”。李驰介绍,疫情期间世界各地文化交流受限,中国杂技团在家“练兵”,2023年文化交流的国门一开,中国杂技团随即与日方接洽筹划巡演。“如今海外演出恢复,中国杂技团的影响力更加凸显,更应当趁着现在的好时机,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文化自信。”李驰说道。


▲草莓音乐节将在东京落地


音乐同样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不久前,北京著名音乐厂牌摩登天空与日本 Avex Live Creative株式会社正式达成合作,中国本土最知名的音乐节品牌草莓音乐节将于2025年在东京举办,摩登天空负责内容和品牌输出,并计划邀请来自中国、日本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的音乐人参与演出。摩登天空副总裁沈玥介绍,今年上半年,日本合作方专程来成都草莓音乐节实地考察,火热的现场和庞大的音乐节规模让他们非常欣喜,“草莓音乐节·东京站将举办两天,设有两个舞台,每天容纳约10000人次。”未来,摩登天空也将持续进行海外业务拓展,进一步扩大中国原创音乐与青年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草莓音乐节也将在更多海外城市落地。


北京企业输送佳作海外商演



除了京产大戏和本土音乐节IP在海外亮相,北京的文化企业也在积极运作,为海外观众送上大量优秀作品,交出亮眼的票房成绩单。

2024年7月,历时3个月的首届华语舞台高清影像环球展映在英国结束。来自中央芭蕾舞团的经典芭蕾舞剧《吉赛尔》、原创作品《世纪》,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话剧《上海屋檐下》等10部高清影像剧目,在伦敦、剑桥等地的5家影院进行了17场放映,观众人次上千人。自此,华语舞台艺术首次以影像方式组队出海,实现零的突破。

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剧《吉赛尔》高清影像在英国放映


“我们精选的10部作品囊括舞蹈、话剧、京剧等多个艺术形式,题材上既有西方经典,也有中国故事。”该展映的联合主办方之一、北京奥哲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李琮洲记得,在中芭的《吉赛尔》映后,当地一位艺术管理者主动询问,能否邀请中芭的演员来参加明年伦敦的芭蕾舞gala演出,“我很高兴,这次展映成为英国观众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舞台艺术发展现状的窗口。”李琮洲说。

对国内音乐剧粉丝来说,北京九维文化是疫情后率先把《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法语音乐剧引进中国的北京企业,可很多人不知道,去年开始,九维文化也在同步筹备开设伦敦分公司,推动中国作品出海。今年六七月间,九维文化携杂技芭蕾《天鹅湖》赴伦敦上演13场,“我们完全没有送票,平均上座率达到八成以上,周末几乎都是满场。”让九维文化董事长张力刚感到最自豪的是,九成演出票的购买者都是伦敦当地观众,华人观众占比不到10%。


▲杂技芭蕾《天鹅湖》


“海外商业演出最能将中国文化送到外国观众跟前,让他们感受中国舞台艺术的发展,这个市场我们自己不做,外国演出商不可能帮我们做。”张力刚说,杂技芭蕾《天鹅湖》带来的反响超出预期,今年8月底,九维文化还将携爆款舞剧《咏春》前往伦敦上演两周,目前,他还在筹划将话剧《白鹿原》及其他知名舞剧带到海外。


跨文化精准传播获广泛共鸣



诚如张力刚所说,海外商业演出的落地不同于文化出访等交流活动,需要异国观众付出真金白银购票,考验的不仅是艺术作品的品质,也需要精准的跨文化传播。

“杂技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之美,诠释的是用爱、团结和毅力不断突破自我,克服困难的过程,杂技作品内在的精神气质可以被世界各地观众接受,甚至成为鼓舞观众的精神力量。”李驰说,中国杂技团的作品还带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印迹,中国传统哲学内涵与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都融汇其中,一经登台往往直击观众心灵。


中国杂技团《逐风者·男子集体车技》


话剧、舞剧等舞台作品,则更需运营者搭建沟通的桥梁。张力刚透露,九维文化在伦敦宣传舞剧《咏春》时,并没有大谈特谈何为“咏春”,而是把宣传点落在“Before Bruce Lee”,意思是《咏春》讲述的是李小龙的师傅——叶问的故事,这个关联一旦建立,当地观众立刻充满好奇。

李琮洲也介绍,舞台艺术高清影像除了在拍摄上与国际接轨,还要完善中英双语字幕,结合跨文化语境展开宣传。“王珮瑜主演的京剧《搜孤救孤》在国内上演时,我们都热切讨论她复刻了梨园传奇孟小冬的经典。”李琮洲说,可《搜孤救孤》高清影像在伦敦放映时,外国观众并不了解这段梨园佳话,但他们对《赵氏孤儿》的故事很感兴趣,以此为宣传点收获了很好的效果,“作为北京的企业,能把中国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推广到世界,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作为中国人,我更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感到自豪,希望以后会有更多中国作品走向海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互相交流,双向奔赴。”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记者:韩轩

图片:来源网络

责编: 张丽佳



各专委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轻按二维码   识别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