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4日,由医促会主办的第一届华夏肿瘤放射治疗论坛在京召开。本届放疗论坛涉及多个癌种,融合了近年许多热点研究,与会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李晔雄教授、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的陆嘉德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伍钢教授以及浙江省肿瘤医院的陈明教授分别在大会上发言,对目前放疗的现状及进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下面请跟随小编来看一看本次学术盛宴的精彩内容。(一)淋巴瘤放疗策略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李晔雄主任
NKT细胞淋巴瘤是我国最常见的T细胞淋巴瘤,但目前许多医生对于放疗在NKT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因此,明确早期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式及合理的治疗顺序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好的获益。
NKT细胞淋巴瘤对于含阿霉素方案的化疗较为耐受,单纯化疗的5年生存率尚不足30%,但放疗的加入带来了新的曙光。2006年JCO报道的研究提出,对比早期NKT细胞淋巴瘤的放疗及放疗辅以短程化疗,患者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1%。因此,大部分早期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经放疗是可以治愈的,无论单纯放疗还是放疗+化疗,都比单纯的化疗有显著的疗效改善。
今年JAMA上一项关于放疗剂量探索的多中心研究指出,早期NKT细胞淋巴瘤的放疗疗效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加,在50Gy达到最佳。事实上,其他多个研究的结果也与此结论吻合。
化疗达到CR的患者是否仍需要进行放疗?
答案是肯定的。在化疗后CR的患者中加入放射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PFS及OS,因此放疗在早期NKT细胞淋巴瘤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不同人群对于治疗方式的需求有别。将早期NKT细胞淋巴瘤按照危险因素进行分群,对于低危组人群,仅通过放疗就可以达到较高的治愈率,而化疗的加入并无进一步改善;对于高危组人群,放疗后进行化疗是目前最佳获益的治疗方式。
(二)恶性肿瘤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进展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 陆嘉德教授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局部治疗的重要手段,超过60%的患者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都是需要接受放射治疗的。理想的放射治疗是在将肿瘤治愈的情况下不会造成周围组织的损伤。从物理的角度来讲,质子重离子的放疗方式相对更能够达到精确的照射范围;从生物学角度讲,重离子放射治疗对于目标靶区DNA的损伤通常造成双链的断裂,而其他许多放射方式造成的是单链的DNA断裂。对于肿瘤而言,高LET射线对于放射抗拒的肿瘤(P53突变肿瘤细胞,乏氧细胞等),具有更有效的杀灭作用。碳离子治疗的另一个特性,即在肿瘤照射靶区达到高剂量照射的同时,对周围组织所产生的照射剂量较小,也因此具有较少的副作用。
由于较高的生物学效应及物理学效应,粒子放疗技术可用于大多数实体肿瘤的精确放疗,但由于所需投入较高,将此治疗方式的广泛应用较难实现,因此需要选择出更适合应用质子治疗的患者,如对放射抵抗,毗邻重要结构或特殊病理类型的肿瘤。
较为适合质子治疗的首选是复发性鼻咽癌。尽管鼻咽癌的IMRT可以达到较高的治愈率,但复发鼻咽癌的再程IMRT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来自国内的多个研究指出,复发鼻咽癌的再程IMRT导致的放射损伤占死亡率高达50-70%。而对于此类患者,我院正在进行的研究发现,质子重离子的治疗则在达到100%一年生存率的同时,出现副作用的患者也仅有5%不到,明显优于再程IMRT。
常规的放射治疗对于肝癌的作用通常并不明显。2015年日本群马大学的研究提出,碳离子放疗在肝癌的应用上具有剂量优势及正常肝区的保护。日本筑波大学的肝细胞癌质子治疗研究则发现,尽管66-77Gy三种剂量分割方案在局部控制率及总生存率上没有明显差异,但5年局部控制率均达到了80%以上,5年OS达到了达到了48%。因此,质子重离子放疗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也同样具有较为明朗的前景。
不仅对于上述两种疾病,质子重离子在早期肺癌等的治疗中也具有较好的表现。但这种治疗方式在下述方面仍有不足。
1. 碳离子放射治疗的诸多国际标准尚未完善;
2. 质子和碳离子放射治疗的最佳剂量及分割尚未明确;
3. 缺少LEVEL I证据对疗效的支持。
相信通过未来国际多中心研究的开展,质子重离子放疗方式的验证与推广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局部晚期NSCLC的治疗热点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肿瘤中心 伍钢教授
局部晚期的NSCLC的治疗方式至今仍是肺癌治疗中扑朔迷离的部分。传统的同步放化疗中,化疗方案一直保持着EP(依托泊苷+顺铂)方案至今,是否有改善化疗方案的可能?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行了EP VS TC的研究,主要终点为3年OS,但很遗憾的是TC(紫杉醇+卡铂)并未优于EP。PROCLAIM研究则对比了培美曲塞+顺铂VS EP,主要终点同样设置为OS,尽管该研究中培美曲塞方案疗效并未优于EP,但其所导致的毒副反应较少。
PACIFIC研究采用了PDL1单抗在放化疗后的维持治疗,目前PFS获益明显,但OS数据尚未成熟。同时,该研究提出,安全性探索证实了绝大多数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完成后1-2个月内可安全接受pembrolizumab巩固治疗。
尽管化疗方案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靶向治疗逐渐在肺癌术后的治疗中展露头角。今年吴一龙教授的ADJUVENT研究提出,术后辅助化疗吉非替尼方案无论疗效(DFS)还是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传统的VP方案。
除了用药时机与用药方案的优化,用药方式也是值得探索的重要方面。2016年王绿化教授研究的在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开展的I期临床研究使用同步放化疗联合恩度泵注虽然因严重肺毒性提前关闭,但提示了泵注的用药方式要优于滴住。
放化疗中的放疗剂量在近年同样有了新的探索,16年的META分析指出,60-70Gy之间,随着放疗的剂量上升,带来的生存获益也更明显,但当剂量高于70时,OS与生活质量均有所下贱,因此选择较为适中的放疗剂量可能是明智的。
上述研究带我们新的思考:恰当的药物,恰当的时机,恰当的方式才能带给患者最佳的疗效。
(四)老年食管癌同步放化疗进展
浙江省肿瘤医院 陈明教授
我国的食管癌作为典型年龄相关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随着年龄越大而增高。我国老年食管癌约占总数30-40%,而这部分患者的生理机能较差,手术机会减少,单纯放疗效果也较差(3年生存率10-20%)。
RTOG8501证实同步放化疗疗效提高,但毒性较大。而放疗联合紫杉醇,相比较5-FU疗效提高,毒性降低,同时其较长的血药浓度,也有利于放疗增敏。来自中国的研究证实,患者对于放疗联合口服紫杉醇的耐受性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年龄并非同步放化疗禁忌,老年患者可以获益。
本次会议4位讲者从多个癌肿、多种治疗方式的区别、联合进行了充分的阐述,这使得我们对肿瘤放射治疗的定位与应用上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技术日新月异,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临床研究探索,相信其在肿瘤上的应用也是非常值得期待。
19个肿瘤相关临床试验招募患者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