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鱼串串
爱思考,爱撒娇,也爱补刀。靠谱滴人儿,还算有趣。愿与你分享,一起成长。致力于成长为文艺界最懂互联网的,互联网圈子里最有文艺范儿的。当然,真正关心的是教育,关乎云与月,关乎你我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鱼串串

2024年终总结:成为自己的旅程

鱼串串  · 公众号  ·  · 2024-12-17 09:4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23年12月,洛杉矶彩虹🌈


马上就是圣诞节了,刚刚给儿子过完生日,马上又要给女儿过生日,这是一个忙碌的圣诞季。年初匆匆忙忙从洛杉矶回国,现在又马不停蹄从新加坡回国,这一年是变动的一年,也是觉醒的一年,和自己和解的一年。有多难,只有走过才知道。时间很神奇的地方在于,未知。

每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每个人都满载着祝福和心愿,想要在新年大干一场,到年末的时候会发现,过的和想的很不一样,对于我也一样。记得4年前刚生完儿子的时候,出月子马上就开始工作,就像过去10年每一次出发一样,一直都在向“更快更高更强”奔赴,想要的越来越多,生活工作越来越忙,填满了每一个日程,甚至写年度总结的时间和耐心都没有,就这样恍惚和匆忙中,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完成了世俗意义上的人生大事。朋友们发来祝福,都是恭喜我儿女双全,人生赢家之类的。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一路的不容易。



2024年年初也想着大干一场,尽管生活和工作发生一些变动,我依然毫无知觉的以为,我能handle一切,因为过去的10年都是这样过来的。我一直是自动驾驶模式,听从我心,一路向前。当初以为是勇敢,现在想来可能是无知者无畏。比如,大学毕业就一个人去了北京,在清华大学租500块钱的民房住,上厕所都得走500米去公厕,洗澡得骑车2公里去清华澡堂,月薪3000块,每个月月光,却异常开心,因为花花世界在我眼前闪过,那么多泡泡让我觉得眼花缭乱,也觉得和自己的未来很有关一样。


那时候的中关村五道口,可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机勃勃,那时候流行“只要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你只要负责跟上就行了。那时候完全是被环境所影响,所带领,关于未来,做什么工作,找什么对象,怎么过好这一生,完全是走一步看一步的状态,没有任何规划。


后来也是阴差阳错,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忙着工作忙着结婚生子,马不停蹄,一路向前。生完孩子就去干活,但是突然有那么一瞬间,就是干不动了,觉得浑身的力气都被用光了。我没有力气去周旋去处理复杂的关系,一个小的问题可能就引起我崩溃,可能是严重的产后抑郁症,就是坐下来就开始掉眼泪,看什么都不顺眼,尽管找了心理医生效果也不大。加上家里老人动手术,我自己也做了一个结石手术,后来干脆停下来,休息了两个月,还去做了一个近视眼手术,整个世界开始清晰了。



面临着重新出发,我看着一年前收到的INSEAD录取通知书,这是我离所谓的全球顶尖商学院最近的一次。在疫情期间申请的,也是异常顺利的一次申请,从考试到申请到面试,都异常的顺利,这几乎是我人生中所有考试里面最顺利的一次,不知道是什么奇妙的缘分,因为以前的我,其实是干啥都笨拙的很,很不擅长考试,只热爱阅读课外书,所以高考也考得很不好,后来又去北大考研,也是各种不顺利。从一个很普通的大学到一个全球顶尖的商学院,听起来就很有面儿,好像是一种证明,我也可以的。正好在这个时候,真的很想停下来休息一下,于是我坚定的选择了走出去,去见更大的世界,去休整去调整自己。


离开两个孩子和家庭,一个人去学习,听起来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当然这中间少不了家人的托举,才得以让我放心的走出去,感恩所有❤️我以为飞出去了,一切都会好起来,这也是一次无知者无畏的旅程。因为如果我提前知道,学习这么苦,考试这么累,我真的可能不会选择读这个书了,但是好在现在四个月结束了,我终于熬过来了,而且都在越来越好。


非常干净的新加坡🇸🇬


在INSEAD就像是在一个地球村,有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同学和老师,特别是很多老师来自不同的背景,但是却在学术上找到自己的热爱。要说学到什么知识,我真的想说,其实youtube就可以学到知识,可能这里的价值更多是这样一个氛围。即使是FT排名第一的顶尖商学院,它也是一个标准化的学校,如何定制化你的体验,才是最关键的,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上哈佛,最后每个人都一样?其实每个人都是如此特别,我有时候想,人生就像是一个人开车行驶在公路上,一路上有人上车下车,学校就是你的加油站,每个人都去加油,但是每个人去的心情和状态不一样,加完油看到的风景和去的地方也不一样,所以体验也大不相同。


每个外在经由你的东西,就好像一个泡泡。以前中关村创业是一个泡泡,结婚生子也是一个泡泡,高考也是一个泡泡,更快更高更强也是一个泡泡,顶尖商学院也是一个泡泡,很多人沉浸其中一个又一个泡泡,但是最终的最终,其实还是回到自己,回到自己的战场,自己掌握自己的方向盘,自己去往自己真正想去的地方。


在这里上学,我也是体验着自我和这样一个学校的碰撞,在非常紧张的学习环境中,基本从早读8点上课到晚上5点,完了还一堆作业,每天都在赶deadline,在这样的氛围中去思考,我是谁?我想主动选择什么?我的锚点是什么?我不应该fomo什么?很开心就是有了工作经验去学习,真的和以前刚毕业那会儿不一样了,就是我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我去专注时间和精力在我感兴趣的地方,向外求,同时我还搞内在的建设,和过去的自己告别,和所有的东西和解,在全新的环境里面,没有人认识我,我可以全然关照在自己内心上,没有任何负担,不需要展示什么,不需要在意什么,只需要朴实的活着,按照我自己的意愿。



我主动选择定制自己的体验,我关注我自己的热爱,一是对全球化资产配置以及财富管理的热爱,了解家族办公室以及家族财富传承在新加坡的创新,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做一些采访和调研,二是对全球化教育的思考,我去约老师的Office Hour去和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博士毕业的教授们去聊,他们如何找到自己的热爱,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开启事业的蓝图,每个人其实都很不容易,因为在成为自己这件事情上,你没法复制别人,你只能成为自己。这一切的一切,激发了我的热情,所以接下来会想写自己的书,围绕自己的热爱做一些尝试。其实学校不是一个给标准答案的地方,关键的还是自己,所有的答案都在自己的内心。


昨天看十三邀的采访演员咏梅,看完特别共鸣。咏梅面临着原生家庭的各种问题,妈妈偏爱哥哥,爸爸和妈妈不和,爷爷残疾有自己的课题,家里每个人都没有能力给她这个小女孩爱,小小的她,四处碰壁,寻找爱而不得,长大后,遇到了非常好的爱人栾树,遇到了摇滚,遇到了打开这个小女孩的感情和音乐以及自己的演绎事业,但是在面临父母去世后,也遇到了自我被连根拔起的状态,她给了自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按下暂停键,去修复,去觉醒,去解决问题,解决影响自己真正开心快乐的问题,通过阅读和瑜伽,她找到了自己被连根拔起后支棱起自己的两根绳子,让自己能处理好自己的心的问题。



她说,在困难的时候,也希望有个人能帮她一把,但是最后发现,其实谁也帮不了,最后还得靠自己,靠自己真正的长出来,才能真正成熟,并且找到让自己开心的源泉。即使是在栾树这样非常好的亲密关系里,依然面临着自己的浓烈的挣扎。看完我这个采访,触动非常大。她还说你要管好自己的欲望,做自己的主人。


咏梅知道关键的时候,按下暂停键,去真正面对自己的问题,解决掉自己的问题,并且从阅读和瑜伽里面长出新的自我来,这一份生命成长的力量,非常鼓舞人。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旅程,我称之为,心的旅程,就是自我觉醒的契机,是痛苦也是涅槃,也是自我和解的契机。当我离开家庭和孩子,开始一次次飞往一个全新的城市,新的环境开始重塑我的感受,开始颠覆我的过去,一次次被连根拔起,飘在了这个世界上,又一次次寻找,扎根在自己的热爱里面,去找到一席之地,建造自己的心灵家园。人生是一个孤独的旅程,每个人都只能成为自己。


2024年新加坡樟宜机场


我也是在这样的新的环境中,开始重新成为自己。过去,人们都希望说,成为风口上的猪,但是现在这个阶段,我更希望,是成为自己,在自己和世界的碰撞中,真正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一辈子愿意花时间的热爱,这才是活着的意义。纳瓦尔说,健康,财富,才是人生的关键,我想加一个,教育,不管是自我教育还是子女教育,都是一条漫长的轨道。从长期来看,都是重要的东西。健康,财富和教育。


纳瓦尔还说,复利和杠杆,提到他认为的未来工作好财富的积累,离不开复利和杠杆。其实5年前就读过他的内容,但是每次读都有不一样的体悟,为什么会一次次重读他的书,也许是真正吸引我的地方,给我某种召唤。每一个关键词,联结成一起,慢慢形成你的信仰,collect dots, connect dots.


往年总结:the value of time
2023年的33条感悟
2021年的21个开始
2018年的28条感悟
2017年的27条感受
2016年的26条感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