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创乎
,和50万创业者在一起,向上成长
蓝字关注,回复“1”免费领取今日锦囊和50G知识干货
抛开过去,清空自己
前段时间,央视出了一个综艺节目《主持人大赛》,董卿作为央视主持人,担任节目的点评嘉宾。
在点评普通选手时,她的表达精准到位:“你的表达有个特别好的地方,是你很有对象感。”
点评选手孙鹏飞,董卿引用《文心雕龙》:“其实主持人在说这个主持稿的时候,就是一篇小文章,那写文章什么是最重要的?立意啊。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她透露出深厚的知识底蕴,显露了扎实的文学功底,让人对此赞不绝口。
董卿是怎么达到现有水平的?
能到达今日的高度,与抛开过去,清空自己的心态是分不开的。
董卿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浙江电视台,那时她不仅当主持人,还当制片人,日子过得如鱼得水。
可董卿没有在眼下的成就中沉沦,她在一年后考入上海电视台,在七、八百人群中脱颖而出。
在上海电视台的时候,她也没闲着,她选择再次读书,顺利地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的电视专业,读完本科。
最终她站上了央视的舞台,连续主持13年的央视春晚。
即使董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并没有被已取得的荣誉牵绊住,她选择投入新的环境,接触新知识。
过了一年多,董卿选择暂离央视,前往美国继续深造。
回国后,她主持了两个火热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收到了观众的高度认可。
站在每一个成功的节点,董卿没有因为眼前的荣誉放弃提升自我,反而选择清空自己,投入新的发展轨迹。
主动清零,扔掉过往的所有,不在以前的成就里沉沦,学会接受新的东西,尝试新的发展轨迹。
与心理学上的空杯心态相似:
怀着放空一切的态度,不抓住过去的成就不放,融入新的环境,对待新的工作,新的事物。
对自己拥有的知识进行重整,清空过时的东西,为新知识与能力留出空间,保证自己的知识保持最新。
一个人若保持空杯心态,放下以往的荣耀,重新探寻自己的发展空间,那么他永远都在进步。
正如泰戈尔所言: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
抛开过去,放空自己,是一个人成长的第1个迹象。
退让有度
忍耐有限
三毛法国留学时,和几个女生住在一起。
她在出国前,母亲一再叮嘱她,出门在外要忍让谦恭,避免与他人起矛盾。
三毛谨记母亲的教导,在宿舍里,她主动打扫,帮同学铺床,与舍友的关系很好。
她体贴温柔的性格,获得了舍友的喜欢。
后来,舍友完完全全变了另外一种态度。
原本是大家轮流打扫宿舍,后来变成了只有三毛打扫。
舍友们还经常借她的衣服穿,还会使唤她跑腿,做各种义务劳动。
对于这些,三毛即便是反感,也没有说出来,只是将一切忍着。
一天晚上,舍友们照旧在三毛的床上嬉戏打闹。
三毛想要休息,连说四次“好啦,可以走了。”
可舍友们无视她的存在,继续在她床上闹腾。
忍无可忍之下,三毛冲到阳台拿起扫帚,将舍友从自己的床上赶了下去,舍友一个个落荒而逃。
领教过了三毛的脾气后,舍友再也没有为使唤过她,反而对她笑脸相迎。
有时候,你越是隐忍,别人越失分寸。你不退让,别人反倒敬你三分。
凡事超过了那个“度”,你没有说“不”,别人就看到可趁之机,心里就不再有分寸感。
对于这种心理状态,有人从心理角度指出:
每个人都会有个人边界,边界内的东西是完全属于在的心灵边界,是不能被别人侵犯的。
个人边界范围不是固定的,它会随着我们的心理状态不断改变。
而忍气吞声,则会不断模糊我们的底线与原则,让我们的个人边界范围越来越小,最终变成一个可以任意被别人侵犯的人。
对于别人的无理行为,须注重个人边界,把持心里的底线与尺度,对别人的过分侵犯进行反击。
如同余华所说: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当你不让别人过分逾越心底的底线,你会明白所谓尊重,并不是依靠“忍”字换来的,而是从你不再忍让的那一刻得到的。
为人忍耐有限,退让有度,是一个人成长的第2个迹象。
挖掘潜能
不畏年龄
在日本熊本县,西本喜美子因为别具一格的摄影照片,被网友称为“自拍女王”。
而这位红遍日本的女网红,却是个88岁的老奶奶。
西本奶奶的成就,是在她一次次折腾中实现的。
72岁那年,西本喜美子和朋友一起了解摄影培训,一开始接触到摄影领域,就对此产生了兴趣。
随后她跟丈夫说自己想学摄影,丈夫对她这一把年纪还瞎折腾,感到不可置信。
借来丈夫的相机后,她让相机的装备不断升级,相机换成了尼康F80,增添了三脚架、广角镜头等拍照的设备。
从72岁到74岁,西本喜美子拍了两年的静物图像。
拍了两年静物后,她不甘停留在目前的成就,就去学电脑、辅修数码艺术,以及困难的后期制作。
后来,西本喜美子不仅学会了PS和绘画软件,还搭建了自己的网站,把家里改造成了摄影棚。
身边的人都觉得她快80了,就应该在家里养老。摄影那种年轻人探索的东西,就别去碰了。
然而西本喜美子倔强地选择了坚持,她不断发展自己摄影的才能,把想要表达的东西传递给别人。
她用一份份作品来呼吁大家关心老人,保护动物,把对有趣的故事传递在世人面前,让人捧腹大笑。
她的摄影作品中,总有一幅照片能get到别人的笑点,所有人都对这个老奶奶啧啧赞叹。
西本奶奶90岁时,在一期电视采访中,有人问她是否会继续摄影。
奶奶笑道:“只要活着,我就会继续摄影。即使被人笑话也没关系,我只是想拍一些好玩的照片而已。”
在退休养老的年纪,敢于折腾,深入探寻自己摄影的潜能,在摄影业打拼出自己的一番成就。
不因年龄的增长而做出妥协,不让其牵绊自己的脚步,靠着不给自己设限的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就如演讲家力克·胡哲说的那样: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不断努力成为更好的人,并借着更远大的梦想扩张自己的界限。
坦荡面对别人异样的目光,挖掘自己修炼的模样,活出热气沸腾的一生。
挖掘潜能,不畏年龄,是一个人成长的第3个迹象。
接纳建议
虚心求教
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的表演精彩绝伦,获得满堂彩。
有一次,梅兰芳登台演出的时候,一位老者在台下批评道:“这是什么名角,连舞剑都走了样,还敢登台!”
随后,就起身离开了。
演出结束后,梅兰芳说起那个老人,众人劝慰他说:“一个老头又能点评出什么来?您何必在意他的看法。”
梅兰芳没有理会周围人的话语,而是四处打听老者的住处。
打听到地点后,梅兰芳来到老者的住所,一见面就鞠躬:“老人家,您那天点评得好,我演的确实不好,特来向您求教。”
老者不买他的账:“您可是名角,我哪敢指教。”
梅兰芳又鞠了一躬,说:“晚辈技艺不精,一心想弘扬国粹,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
老者摇摇头,梅兰芳尊敬恳求。
老者终于松口:“看你如此有诚意,我指点一二。其实你演得不错,只不过不足的是你在演戏时,用的是男人的剑法,这与虞美人的身份不符。”
梅兰芳听完,当即跪拜,向老人求教。
那之后,梅兰芳跟老者学习男女不同的舞剑方法,并运用到表演中,赢得了更多人的赞赏。
人们夸梅兰芳演技精湛,梅兰芳说:
“我自己的剑术不佳,有人批评指正,是我的福分、是我的贵人,当然要虚心学习。”
在遇到别人的批判时,已成名角的梅兰芳会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不断进行反思改正,将水平提高了一个层次。
用开放的眼光看待别人的批判,倾听别人的建议,这种心态与绿灯思维一致:
具有绿灯思维的人,对于别人提出的任何一种看法,都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不会拒绝任何信息,思考这些言论能否让自己变得更好。
拥有这种思维的人,会不断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承认自身的不足,最大限度地获得长期进步。
达尔文说:任何改正,都是进步。
面对别人的批评,虚心向别人请教,接纳别人的建议,从而改进不足,让自己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接纳建议,虚心求教,是一个人成长的第4个迹象。
你不是注定一无所得
只是时机未到
《原则》一书中提到过:一个人真正的成长,就是不断自我进化。
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你可以思考自身是否存在这些迹象:
当你取得的满意的成就,选择清空自己,重新启程,而不是被那一刻的成功阻碍了以后的发展空间。
当有人过分逾越你的个人边界,你决然反击,而不是沉默隐忍。
当你随着年龄的增长,没有了年轻的优势,你选择积极进取,而不是败给岁月,停滞不前。
当有人在别人面前批评你,你会反思自身不足,虚心向别人求教,而不是满腔怒火,立马回击。
如果我们的人生是未知数,那么你拥有这4种迹象,前进的路会变得清晰,能不断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在《在轮下》说过:面对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我们必须加速奔跑,它可以轻易地将每一个落伍的个体远远抛下,碾作尘土,且不偿命。
在这个急速更迭的年代,只有不断加速成长,才能把握人生的占有权。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以成长的目光看待自己,活出精彩的一生。
▼想看更多优质文章,欢迎翻阅往期佳作
创乎推出全网营销推广套餐朋友圈+自媒体+新媒体+微课+微信群+音视频包月推广3999元
名优学堂/给聪明女性的15堂时间管理课:带娃/工作/个人成长3不误,让你的人生尽在自我掌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