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投资心得 读书笔记 人生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文旅  ·  这个春节,央视高频报道安徽文旅! ·  10 小时前  
安徽文旅  ·  这个春节,央视高频报道安徽文旅! ·  10 小时前  
低维 昂维  ·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Nat. ... ·  18 小时前  
低维 昂维  ·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Nat. ... ·  18 小时前  
macrozheng  ·  JD-hotkey:京东开源的利器,强得离谱! ·  19 小时前  
macrozheng  ·  JD-hotkey:京东开源的利器,强得离谱! ·  19 小时前  
重庆之声  ·  关注丨时间定了!都将上涨 ️ ·  20 小时前  
重庆之声  ·  关注丨时间定了!都将上涨 ️ ·  20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一代人的自信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科技自媒体  · 2025-02-04 18: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现状以及年轻一代在推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文章指出,中国过去多依赖模仿应用,但在当下产业结构调整和时代红利减少的背景下,硬核技术创新变得更为重要。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特别是梁文峰这样的代表人物,有着强烈的创新信念,旨在推动中国成为科技创新的贡献者。他们的目标不是短期获利,而是走到技术前沿推动生态发展。文章最后提到DeepSeek相关股票疯涨反映了投资者对有科技创新信心的年轻一代的信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过去依赖模仿应用,现在需要更多硬核技术创新。

文章讨论了中国的技术创新现状,指出过去中国更多地是模仿应用,而非真正的技术创新。在当下,随着时代红利减少,产业结构调整和原创式创新变得更为重要。

关键观点2: 年轻一代在推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文章强调了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在推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追求理想,有长远目标,如梁文峰所代表的,旨在推动技术前沿和生态发展。

关键观点3: 创新需要自信和敢于为先的精神。

文章指出创新首先是一个信念问题,需要自信和敢于为先的精神。这种信心在年轻人身上更为明显,他们愿意扛起科技创新的大旗。

关键观点4: DeepSeek相关股票疯涨反映了投资者信任。

文章最后提到DeepSeek相关股票疯涨的情况,反映了投资者对有理想、有科技创新信心的年轻一代的信任。


正文


DeepSeek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异表现无需赘述(详见数字圣战)。


过去很多年,或者说整个互联网时代,中国公司都习惯了别人做技术创新,我们拿过来做应用变现。


过去30多年IT浪潮里,我们基本没有参与到真正的技术创新里,我们已经习惯摩尔定律,躺在家里18个月就会出来新技术。


也就是说,美国擅长做0到1的创新,但中国擅长只做1到100的模仿应用。


然而,在内卷到极致的当下,来自时代红利赚快钱的机会越来越少。


有人担心现在经济进入下行,资本也进入冷周期,会对原创式创新带来更多抑制。


而当下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却要更依赖硬核技术的创新。


六七十年代享受过房地产红利的人显然还没停下跟随的步伐。面对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也心生畏惧知难而退。


所幸有一群出生在八九十年代的年轻人追求理想胜过金钱,有着长远目标。


1985年出生的梁文峰就是其中杰出代表。


他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也要逐步成为科技创新的贡献者,而不是一直搭便车。


在这一波AI浪潮里,他们的出发点就不是趁机赚一笔,而是要走到技术的前沿,去推动整个生态发展。


他说,创新首先是一个信念问题。为什么硅谷那么有创新精神?首先是敢为人先。


所以创新首先需要自信,这种信心通常在年轻人身上更明显。


他说,当整个社会让硬核创新的人功成名就,就会改变社会的读书无用论,一代人的观念变了,以后硬核创新就会越来越多。


梁文峰敢为人先的格局与信念令人刮目相看。


中国八十年代是年轻、朝气蓬勃、充满理想主义的年代。


那个年代出生的人继承时代的基因,快速成为时代的中流砥柱,现在要扛起科技创新的大旗。


这是国之幸事,民族复兴之希望。


这两天港股DeepSeek相关股票出现了疯涨,一定程度反映了投资者对有理想有抱负有科技创新信心的这一代人投下的信任票。


明天A股就要开盘了,让我们一起对有理想的年轻人投下信任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