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
源于《财经》,广于财经。严谨论述与辛辣点评同台,图文与影音共享。有料也有趣,有态度也有温度,有品质也有性格。《财经》新媒体,您掌控的财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钱币圈  ·  开始预约!中国冰雪运动项目纪念章 ·  4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判罚8000多万!抖音副总裁回应抄袭案 ·  7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阿里与苹果合作,确认! ·  9 小时前  
西部财经融媒  ·  *ST信通可能被终止上市!14天13板A股公司 ·  2 天前  
西部财经融媒  ·  *ST信通可能被终止上市!14天13板A股公司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

某国产鞋原价1499卖48889!央媒发声:借机哄抬“国货”价格是自断门路

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21-04-06 13:48

正文

鞋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炒的。



所谓“炒鞋”,简单来说就是把鞋买回来,不穿,等到价格上涨时再卖出。一些产量少的爆款运动鞋,一转手就能卖高价。


近日,“炒鞋”这个词又成了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的热词,而这次的对象,是李宁、安踏等国货。


这阵子,到处充斥着国产球鞋涨价、缺货的消息。不少“球鞋粉”表示,为了支持国货,纷纷去下单李宁、安踏等知名国产,却发现很多爆款不是断货就是涨价,而且幅度令人咋舌。


“再涨连国产都买不起了,救救打工人吧!”



周末的李宁线下店,也是人山人海。


截图自微博


杭州下沙奥特莱斯李宁折扣店。照片为该店店长提供


国产鞋“身价”暴涨


据中国证券报,在得物APP上搜索发现,以李宁韦德之道4全明星银白款为例,售价竟高达48889元,而该鞋参考发售价仅1499元,涨幅达31倍!


不过目前并无最近购买记录,似乎是“有价无市”。


截图自得物APP


李宁韦德之道7 wow7 The Moment超越限量款,41.5码最高售价为29999元,相比发售价1699元涨了近17倍,购买数据达270条。




截图自得物APP


动辄好几千元的鞋,也有大量付款记录。


安踏哆啦A梦联名休闲板鞋白黑款,参考价为499元,但目前炒价达4599元,涨了8倍多,最近购买记录有近9000条。



截图自得物APP


有网友表示,炒鞋的就连拖鞋都不放过。李宁韦德之道魔术贴拖鞋镭射款最高售价为899元,相比发售价299元涨了超过2倍。


截图自微博


有人几天赚辆车,有人一波亏几百万


据中国证券报,一位球鞋行业多年从业人员李超(化名)表示,这段时间在其朋友圈,做国货的同行不断刷屏“求货源,加价拿”。有同行一口气扫了10多万元的货,赚回了一辆车钱。


但有人欢喜有人忧。


一位多年做球鞋二级市场倒卖、规模已达全国前十的商家老万表示,这几天就一个字:难!“吃不下也睡不着,看着满仓的库存欲哭无泪。”


之前,老万的店铺基本以耐克、阿迪等品牌球鞋为主,生意最好时,年销售额能过亿元。但如今店铺访问量和销量断崖式下滑,几千万元的库存堆在了仓库里,保守预计这波至少得亏好几百万。


从前几日开始,老万的带货朋友圈设置成了三天可见,内容也成了朋友聚餐、鸡汤文案,卖的也不是鞋子了。

老万微信朋友圈


老万表示,这一波很多中小商家亏得很惨,之后一方面要看耐克、阿迪方面的态度,然后就是要等这个市场恢复理性,“估计至少得两三个月。”


业内人士:鞋贩子是恶性竞争之源


另一位在球鞋行业从业多年的玩家强仔表示,运动品牌一般都是期货制订货方式,货量都是固定的,卖完了就没了,剩下的库存被黄牛(主要是鞋贩子)囤积在手。现在鞋贩子奔向国产品牌,买断尺码、配色,市场价慢慢就是他们说了算了;而且因为形势还不明朗,市场不稳定,经销商、品牌商估计都不敢现在贸然加单。


“恶性竞争源头就是鞋贩子。这几天大量全网扫货国产热门款,然后卖不掉再退,货款都是花呗、信用卡、白条等支付,卖掉了空手套白狼,卖不掉也不亏,遇到卖家库存发生挤兑发不出,再去举报卖家罚款。”强仔表示,这种稳赚不赔模式,自己都忍不住想进场了,苦的就是中小商家。


此前,“得物崩了”还冲上微博热搜。



是谁在炒鞋?


当你还苦于人海中求职时,一些精明的初中生已经月入过万了。近些年,“炒鞋”“炒裙”“炒盲盒”……00后甚至05后靠“炒炒炒”,正式加入了这场金钱的游戏。


据艾媒数据《2019全球及中国球鞋二级市场现状剖析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二手球鞋市场规模已达60亿美元,其中中国二手球鞋转售市场规模已超10亿美元。


据CBNData《2019中国潮流消费发展白皮书》 显示,相比整体的潮流市场,球鞋市场中的Z世代更多,95后与00后人数占比超6成。其中,00后的“进圈”速度远超整体,其人数增速是整体人群的近4倍。



甚至据流量公园了解到,目前炒鞋大军中还充斥了不少05后们的身影,提早将实现财富自由变为了现实。圈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男孩一面墙,堪比一套房。”



据流量公园,初三学生小航因为喜欢买鞋而渐渐加入炒鞋圈,他用攒下来的零花钱抢购限量款新鞋,通过国外转运、线下抽签排队,有时候也去SNKRS试试手气,抢到后再挂在二手平台上转卖,少的时候一双赚两三百,多的小一千。


“抢首发鞋真的是太难了!”小航说,“和我爸炒股一样,要抢龙头。”龙头一般是指好的配色或鞋码,庄家只需要清一两个黄金码就行。黄金码短缺造成的价格上涨,会拉动其他尺码,从而把控整体价格。


民间俗称“鞋贩子”,央视雅称“二手球鞋转卖商”,而他本人更喜欢称自己为sneakerhead。身为一个初中生,不难发现,校园里暗流涌动着一股风气,拼“鞋”实际是在拼品味、拼家境。毕竟,每天上学都要穿统一的校服,只有鞋才能展示出自我个性。


跟风“炒鞋”背后哪些陷阱需提防?


近日,一位在“炒鞋”圈内小有名气的卖家殷某某,因为诈骗罪被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12年有期徒刑,这一判决也引发很多网友的关注。


秦先生家住江苏南京,平时主要做一些和球鞋有关的生意,比如开洗鞋店或者在一些知名电商、二手交易平台上买卖球鞋等等。秦先生表示,从2019年2月开始,一位“出手大方”的客户从某二手交易平台上联系到他,并开始频繁的找他买球鞋。


“他说想买我的东西,就加了我的微信,再直接给我转账买东西。一个陌生人加了你微信,跟你还价的方式就是,比如说这东西卖1万,他直接给我转9000,而且他一下转了好几个,他还价的方式就是直接转账。当时(鞋)市价1万,因为我觉得他出的价格比较低,就退给他了,当时我们就认识了。”秦先生说。


这名似乎很阔绰的男子就是殷某某,秦先生表示,殷某某经常在自己朋友圈晒购买的奢侈品、豪车等等,甚至一次性从某球鞋交易平台上花100万拍了十双鞋,在炒鞋群里迅速有了一定的名气。


秦先生说:“他一开始找我拿货,在这边也拿了七八十万的货。一开始拿现货就是他打完钱我给他发货,一次打了20万,一次打了50万,确实是给钱了。然后见了一面,他坐的是劳斯莱斯,穿着什么的感觉还是比较有钱的。”


建立初步信任后,秦先生得知殷某某也有球鞋的货源,且价格相对便宜,就开始跟殷某某订鞋。


秦先生告诉记者:“现货都比较准时,我找他拿的现货是有的,肯定没问题,就是期货出问题了,4月份拿的,到7月份发不出货了。”


鞋款已经支付,却没有收到鞋,跟秦先生有同样遭遇的人,还有四十多位,金额达到了600万元。2019年8月,陆续有人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第一检察部主任朱永权表示,殷某某其实并非传闻中的身价十亿,甚至没有真实的货源。


“所谓的‘殷十亿’只是一个家境普通的97年出生的小伙子,他并没有真实的货源,所谓的低价货源都是假的,他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手段高价买进低价卖出,获得了这些被害人的信任之后,一直这样经营。”


殷某某在朋友圈发布的球鞋照片(警方供图)


据了解,殷某某先是进入炒鞋群,在群内购买几十万元的货品,平时通过在朋友圈中发出大量炫富的图片和视频,博取群中炒鞋客的信任。之后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布鞋源信息,并以货源充足、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为诱饵,向部分受害者出售“期”鞋。


去年11月,检察机关以诈骗罪向法院提起公诉。近日,法院公开审理此案,判决:“被告人殷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5万元。”


殷某某当庭认罪。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第一检察部主任朱永权透露,这些受害人中以90后为主,还有不少是在校学生。


“都相信他(殷某某)在买卖鞋子这一块是真正的业界大佬,他(殷某某)可以在美国获得这些低价的货源。当时那段时间网上的‘炒鞋’是比较热潮的,很多人确实在短期之内挣到了钱,其他人也觉得认识了业界大佬(可以去赚一笔),觉得自己毕竟可能不会损失,因为他(殷某某)承诺到期如果不能寄鞋子、不能发货,那么他(殷某某)会以市场价的9折赔付给他们,所以他们认为这是稳赚不赔的,所以才会大额的通过他(殷某某)买鞋子。”


一双千元球鞋,不具备稀缺性又非纪念款,被炒到几倍的价格,本身就是不正常的事。 在层级销售的体系中,中下层的卖家于是就成为这场“击鼓传花”游戏中的接盘者。


丹徒区公安局城区派出所的办案民警魏彪提示:尤其是年轻人,不要轻信一夜暴富的馅饼。“这些鞋子他们买过来基本上也都没人穿的,(穿鞋)不会买这么多,这些鞋子也卖不到别人,还是在他们这个圈子以内不停地流通,击鼓传花一样,看谁接到最后一手,肯定是有人要受损的。这就是一种金融游戏。‘炒鞋’圈基本上都是‘95后’‘00后’,就觉得来钱快、来钱轻松,动动手指头就能赚钱了。我们要提醒这些青年朋友,鞋子有它实际的价值,热度一过,这个东西都是有损害的,还会引发各种犯罪行为。”


还有有业内人士表示:“得物上耐克销量不降反增到底给谁看的,大家心里要明白。发生黑天鹅事件后,部分大佬得自救一下。当然就算不炒鞋,也会有其他替代品,万物皆可炒,都是资本的工具。同时也想告诉大家,薅羊毛也是投资,但看似再稳的羊毛,也存在风险。”


推手与赢家


球鞋的炒作,背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运作体系?


厂家采用的限量款发行营销手段是这个体系的核心中枢,因为如果厂家尤其是NIKE这样的厂家加大限量款鞋品的供应,那么市场上所谓稀缺性导致价格暴涨的基础将不复存在。


但限量发售产品只是鞋价溢价的一个重要因素,黄牛、庄家以及大型的交易平台则逐渐将“鞋”的热度推向高潮。


炒鞋的开端一般来说从限量版球鞋发售就开始了,有的鞋品甚至尚未发售已经在市场上有了超高的标价。


如今每逢各大厂家发售限量款鞋品的时候,无论实体店还是线上都会有无数的人在等待,这其中不乏众多黄牛,也就是鞋圈里所说的“鞋贩子”。


这两年频繁可以看到“鞋贩子”和店员勾结囤积货源的新闻,囤积货源意味着对某一款鞋的垄断,是庄家、黄牛乃至交易平台对鞋价格控制的根本所在。


人民网评论:消费爱国心炒鞋,邪气必须狠刹!


“原价一千五,炒到四万八,暴涨31倍!”据报道,这阵子,随便刷刷微博和朋友圈,就能看到国产球鞋的爆款涨价、缺货的消息。以至于不少消费者感叹:“感兴趣的国产鞋都买不起了!”让人读出了无奈和不满之情。

应该说,炒鞋只要在法律框架内行事,并非不可。但是,如果把这股来势汹汹的炒鞋风,视为单纯的市场现象,那就太“天真无邪”了。

有个背景不能不提。近日,由于一些跨国企业无理粗暴抵制新疆棉花,遭到广大爱国网友谴责,一些洋品牌球鞋因此受到市场冷遇。广大网友纷纷用脚投票,支持国货,下单李宁、安踏等知名国产品牌。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一些炒鞋客“捕捉”到了商机,仿佛闻到了“血腥”,趁机转战国产球鞋市场,兴风作浪。

炒鞋客在商言商没有错,但是不能为了大发横财,就扔掉了伦理,突破了底线。这种无底线炒鞋,不仅导致国产球鞋价格飙升,特别是一些爆款鞋出现了一鞋难求的现象,消费者要么买不起,要么买不到;还伤害了广大消费者的爱国情怀。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说是在消费广大消费者的爱国心。


如此炒鞋,只有炒鞋客是赢家,输家却有很多。一个是欲哭无泪的消费者,特别是那些怀有爱国热忱的普通网友,本来一腔热情支持国货却被炒鞋客薅羊毛,乃至当“韭菜”割。 另一个是经销商,正如报道所称,“鞋贩子奔向国产品牌,买断尺码、配色,市场价慢慢就是他们说了算了,和经销商没关系,和品牌商更没关系。”再一个是国产鞋行业,通过非正常手段把国产球鞋的价格升到畸形地步,脱离了国产球鞋的真实价位,最终伤害整个行业。

鞋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炒的。遏制这种疯狂的做法和歪风邪气,监管部门应该坚决出手,通过法治手段为这轮炒鞋热降温。生产厂家需要多想出一些管用的好办法,比如随机应变增加供应量等。此外,经销商、品牌商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力,压缩炒鞋客“作妖”的空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