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被称为
百戏之母
。从明隆庆、万历之交到清嘉庆初年,昆曲辉煌了百年,被称为
“第一声腔”剧种
,佳作极为丰富。
“功深熔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
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该声腔诞生之初,多为散曲或者改编之前的戏,由其他剧种而来,慢慢地也产生了属于昆曲的原创剧目
,明朝嘉靖年间,梁辰鱼的《浣纱记》,李开先的《宝剑记》,王世贞的《鸣凤记》就被称为三大传奇。
越女西施,浣纱溪边,
与越大夫范蠡一见倾心。不期吴国来攻,战事紧迫,范蠡匆匆别去。二人以素纱一缕,定盟百年。吴越争霸,越国大败,越王、越王后、范蠡入吴为奴三年,放归后誓报国仇!范蠡定下美人计。越王勾践,率众三拜西施。儿女之情、家国之重,西施以身许之!她离乡赴吴,
将素纱一分为二,与范蠡各持一半,以待破吴之日,有情重逢
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
,原名“昆山腔”、“昆腔”,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历代先贤羌笛弦管六百年,使之成为世界的东方典雅、中国的文化瑰宝。
2015年
江苏省昆山当代昆剧院成立,填补了昆曲故乡昆山没有专业昆剧表演团体的空白。
昆山当代昆剧院自成立以来传承经典,创排精品,大力保护、传承和弘扬昆曲艺术,成为国内最重要的昆曲艺术演出团体之一。
为打造精品、探索剧目的“当代性”表达,昆山当代昆剧院力邀全国创作名家精心打磨。
包括著名编剧罗周及著名戏曲导演徐春兰
在内的主创团队深入探索戏曲的当代表演手段,传统兼时尚的音乐表达,具有时代气质风貌的服装造型,既展现争战环境又折射人物内心的舞美空间..…...通过对剧本、音乐、表演、舞美等要素多番审慎论证,逐步把当代的叙事方式、当代的审美风尚渗透进传奇经典之中,发掘、展现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独特气韵。
【演出时间】
2024年10月30日(周三)
20:00
【演出地点】
南山文体中心聚橙剧院
大剧院
【演出票价】
380/280/180/120/80元
一人一票,凭票入场
1.1米(5周岁)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第十二届“深圳市戏曲名剧名家展演”是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戏院承办的大型戏曲展演活动,将于2024年7至11月开展。年度展演挑选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京剧、昆剧、越剧、黄梅戏四大剧种,引进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戏曲剧目,通过名团名家的精彩演绎,让广大市民欣赏到传统戏曲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展现新时代戏曲艺术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本年度展演以传统剧目为主,精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故事,以戏曲为载体呈现在舞台上,用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将邀请上海京剧院、福建芳华越剧院、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昆山当代昆剧院4家国内知名戏曲院团,上演京剧《红娘》《四郎探母》,越剧《玉蜻蜓》《柳永》,昆剧《浣纱记》,黄梅戏小剧场《玉天仙》《薛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