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法治报
在上海市委政法委和上海报业集团指导下,提供法律资讯,传递法治力量,普及法律知识,记录法治建设、平安城市治理成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企业家杂志  ·  羽毛球“后进生”创业:不想赚快钱的球馆老板| ... ·  4 天前  
人力资源法律  ·  延迟退休、假期管理与工资支付实务操作(2025) ·  4 天前  
HR新逻辑  ·  如何约定包薪制?包薪制的4个注意事项...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法治报

不再靠“卷”速度,上海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出炉,瞄准法治深层矛盾

上海法治报  · 公众号  ·  · 2025-02-05 10:03

正文


不再靠“卷”速度,上海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出炉,瞄准法治深层矛盾

记者 | 季张颖

编辑 | 王雅雯


2025乙巳蛇年2月5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即上海市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如期发布。


作为2025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总体安排,此次发布的“8.0版”聚焦提升企业的获得感,着力在深化世行对标改革、优化为企整体服务、优化涉企监管检查、夯实营商基层基础、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五个方面,推出58条任务举措。


从注重改革顶层设计的“最初一公里”,进一步贯通穿透到改革举措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记者注意到,在“8.0版”中,针对企业反映突出的监管检查、公平竞争、诉求处理、牟利性职业举报、网络舆论环境、涉企案件办理、拖欠企业账款等“老大难”问题,一批具体化、突破性的任务事项正在着力攻坚,推动上海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


揪出“职业放贷人”

数字法院赋能解决商业纠纷



“8.0版”在“解决商业纠纷”环节中明确,要深化数字法院建设,赋能司法办案提质增效。

“去年,全市法院以‘数助营商’为目标,研发了400多项与营商环境相关的智能辅助审判场景模型,提示法官更关注审判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关联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市高级人民法院商事庭庭长曹克睿介绍,以辅助判断“职业放贷人”场景模型为例,当某一个出借人在法院诉讼达到一定数次后,办案系统会自动提示该当事人存在职业放贷可能,提醒法官及时审查该当事人是否涉嫌违反国家金融监管法律法规

“今年我们将继续建设一批提示预警场景模型,嵌入法院办案系统,对法官精准办理涉营商案件提供数字化支持,同时将继续运用垂直领域大模型等技术,研发案件要素自动提取、争议焦点自动归纳、庭审笔录自动提炼、裁判文书自动生成等功能模块,辅助法官快速办案。”曹克睿透露。

针对“8.0版”中“办理破产”环节,去年底,《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写入“庭外重组”制度,“8.0版”在前期探索基础上,提出“完善重组和破产重整机制,支持市场化庭外重组”。为此,上海高院一方面将推动建立市场化庭外重组机制,促进困境企业及早挽救,另一方面也将优化破产案件全流程网上办理平台,推动破产信息共用共享。

“后续,我们准备与相关主管部门在线共享破产案件受理等信息,使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在法院受理案件后立即知悉相关破产受理信息,助力涉破产企业相关行政事务的高效办理。”曹克睿介绍。

减少“多头查”“重复查”

全面推行涉企行政检查码



记者注意到,“8.0版”将“提升检查质效”作为今年优化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提出了推行涉企行政检查码、实施“双无”清单机制、强化分级分类检查、拓展非现场检查手段四项举措。

如其中明确,全面推行涉企行政“检查码”,实现无码不检查、检查必亮码、查后可评价,避免重复查、多头查,实现涉企行政检查减量提质不扰企。综合运用大数据筛查、自动巡检、智能预警、态势感知等手段,主动发现识别违法违规线索,减少现场检查频次。对可以通过非现场检查方式达到行政检查目的、且未发现违法行为的,一般不再进行现场检查

“我们也注意到,企业普遍期望通过提高行政检查质效,减少‘多头查’‘重复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此,我们经过深入调研和精心筹备,正式出台了《关于规范本市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及《关于在本市涉企行政检查中全面推行“检查码”的实施方案》,提出了21条具体措施,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以进一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激发市场活力。”

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处长于晓琼介绍,“检查码”构建了“事前赋码统筹、事中凭码检查、事后扫码评价”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实现了涉企行政检查全过程数据“码上跑”,赋能“智慧查”。行政执法部门涉企行政检查相关数据将全量归集至本市统一综合执法系统,使检查权行使“有迹可循、历史可溯”,进一步提高了检查工作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以提升监管质效为着力点,我们计划用2至3年时间,实现市场监管部门有计划的涉企行政现场检查次数比2024年明显下降,涉企行政检查水平大幅提高。”市市场监管局法规处副处长吴蓓蓓介绍。

问诊涉企造谣传谣

专项整治优化网络生态环境



市发改委二级巡视员、营商环境建设处处长卢爱国介绍,相较于以往,“8.0版”突出“老大难”问题攻坚突破,绝大部分任务事项来自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实际需求。与监管检查问题一样,网络舆论环境也是企业反映突出的一大问题。

为此,“8.0版”明确要营造清朗的舆论环境。指导网站平台规范开展涉企信息举报受理工作,对编造传播虚假不实信息、以处置负面信息为由要挟企业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集中打击并惩治涉企造谣传谣违法犯罪行为,支持企业安心谋发展。

市委网信办网络安全处干部黄丽娜介绍,早在去年,市委网信办已部署开展2024年“清朗浦江·e企同行”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集中整治无事实依据诋毁企业和企业家、以“舆论监督”名义向企业索要利益、发布涉企负面报道索要公关费、操纵“水军”账号发帖攻击企业、编造企业虚假信息等涉企侵权乱象

“截至目前,已指导平台拦截清理涉企侵权信息4.1万余条,处置账号1万余个,针对部分涉企负面信息举报理由充分、但短时间难以充分举证等痛点问题,指导平台探索‘限时限流’‘争议标记’等举措。”

与此同时,2024年,上海公安机关在市委网信办等部门指导下,也加大了对网络乱象整治力度,共查处涉企谣言20余起,依法打击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30余人,切实维护企业形象声誉。在此基础上,今年,上海将继续推进开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压实属地网站平台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涉企侵权信息和账号受理处置机制,重点打击编造传播涉企谣言、以处置负面信息为由要挟企业合作的“自媒体”账号,为企业经营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严格规范涉企案件办理

切实维护涉案企业合法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海还把“严格执行涉案财物处置程序规定”“归口接收审核异地公安机关刑事办案协作请求”等规范涉企案件办理的举措写入了“8.0版”,旨在让企业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为将任务举措落到实处,市公安局将大力推进一站式办案中心建设,力争将全部刑事案件全量进中心办理,通过集成警情接报、网上办案、执法监督、涉案财物管理等功能,重塑“一站式”执法办案新模式,保障执法办案全程安全、规范、高效。

我们将严格规范异地执法协作,建立法制总队牵头审核工作机制,归口接收异地公安机关刑事办案协作请求,进一步加强审核把关,严防违规查封、扣押、冻结等问题。”据市公安局法制总队副总队长李锐介绍,在此基础上还将加强涉企执法突出问题治理,组织开展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将“办案拖沓”“违规查扣冻”等涉企案件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做到发现一个问题、整治一类问题,切实维护涉案企业合法权益。

此外,针对“8.0版”提出的强化法治护企,深化“沪企管家、护企有我”线上专窗建设,与“蓝鲸”护企工作站线下服务融合,完善涉企风险防范提示。市公安局也将进一步深化“蓝鲸”护企工作站建设,在已经设立市、区两级“蓝鲸”护企工作站17家的基础之上,结合各区功能定位、优势产业,形成“一站一特色”,为辖区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保驾护航,成为警企沟通的桥梁和安全宣传的阵地。

‍‍‍‍‍‍

‍‍‍‍‍


推荐阅读


鞭炮引爆沼气,熊孩子家到底要赔多少钱?记者算了一下
突破历史新高!有人为"省钱"一大早排队抢号…上海店铺销售额翻倍!
中纪委严肃查处的问题,上春晚了


扫一扫,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