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相关的资料收集、学术研究、设计与施工、经典案例,以及与佛教建筑有关的艺术与创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免签入境新政+1,今起执行! ·  昨天  
深圳特区报  ·  请看,今天的深圳特区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佛教建筑

【名寺】乌兰巴托的甘丹寺

佛教建筑  · 公众号  ·  · 2018-04-17 06:09

正文

3 3 日是由蒙古国乌兰巴托归国的日子,短暂的参加第四届乌兰巴托东北亚(资源·物流·环境)国际论坛的四天日程即将画上句号,在临上机场之前,我们去参观了甘丹寺,毕竟作为乌兰巴托藏传佛教的最有代表性的寺院,甘丹寺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而且,我们不想留下“到蒙古国乌兰巴托没有去过甘丹寺等于白来”的遗憾乃至笑柄。


听蒙古国朋友介绍,蒙古国可以公开信奉宗教是 1921 年以前和 1990 年以后。 19 世纪初期,尚归属清朝的乌兰巴托虽然只有不到 5 万人,但却拥有 100 多家僧院和寺庙,可谓三步一僧院,五步一寺庙,香火鼎盛之极。 1928 年随着乔巴山实际掌权和追随苏联的集体合作化和公社化模式,信奉无神论和敌视中国政策的结果,驱逐中国等外国商人,垄断贸易,私有制被剥夺,封建地主和喇嘛僧侣财产被充公,宗教人士被按照等级或发配或投进监狱或被直接处决,包括所有高级僧侣在内的 1 万多僧侣被处决,蒙古陷入了极端整肃宗教人士的狂热的大清洗之中。乔巴山的宗教清洗还牵连无辜百姓, 10 万蒙古独立后滞留蒙古国的中国南方商人被杀害,西部农牧民反抗被苏蒙军队联合镇压,乔巴山成为红色英雄城(乌兰巴托中文意思)中的红色恐怖屠夫。至 1952 年乔巴山逝世,其统治 25 年期间,除了南部香巴拉等几座寺院外,蒙古国几乎没有像样的寺院,宗教清洗使蒙古国的宗教发展倒退了几十年。


使馆文化处常秘书的日本丰田车进入一片香烟缭绕的庙宇建筑群落中,眼前已经看到一座所有建筑中最高和最雄浑的建筑,这就是甘丹寺的主祭拜堂。甘丹寺全名为 Gandantegchinlen ,意为“极乐圣地”,该寺建于 1838 年,由当时的四世活佛主持修建。西藏也有一座名字相同的甘丹寺,是黄教六大寺庙中最特殊的一座,于 1409 年由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亲自筹建,比蒙古的早了 400 多年。这样说来,蒙古国的甘丹寺应是仿造或传承西藏的甘丹寺吧?与其他寺庙一样,在乔巴山执政期间,甘丹寺也遭受巨大破坏。 1944 年时任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问蒙古,提出到该寺院参观。为掩盖迫害宗教界人士罪行,乔巴山不得不匆匆修缮后对外开放,也就是从那时起,甘丹寺就成了蒙古国对外“秀”宗教的形象工程,掩盖其杀戮僧侣等宗教界人士的大本营。 1990 年前苏联解体,蒙古国重新恢复宗教活动,甘丹寺重新焕发活力,成为乌兰巴托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寺院。


甘丹寺建筑并不起眼,在中国内地庞大的庙宇建筑群中,充其量算中等偏下,入口处用玻璃包裹着的门廊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据说主要是为御寒,夏天就会撤掉。不过进入里面还是与国内看到的僧院内景不同。首先甘丹寺的标志就是 25 米高的铜铸观音像,这座慈眉善目的菩萨让很多蒙古人为其倾其所有,捐的钱币到处都是。据说原来的铜像铸于 1911 年自治时,抗美援朝时,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一员的蒙古人民慷慨将其捐献出来做成子弹御敌,现在这座是 1996 年用信徒善款仿造原来的尺寸重新铸造并镀金而成的。还有一说,说是苏联并没有将铜像真的融化做成子弹,而是作为文物收藏在圣彼得堡博物馆,苏联人的精明抑或狡猾可见一斑。其次看到了香案上摆放的四世达赖照片,看来一些蒙古信徒对达赖还是顶礼膜拜,所谓蒙藏宗教一家和亲热是有根据的。


据说达赖 7 次访问蒙古,还在甘丹寺讲经说法,只是蒙古国政府不想因达赖得罪中国,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把事态搞大。再次是摸着圆筒一样的铜法论转一圈感觉很有意思,寺院的参拜多了一丝互动的趣味,只是真的能将烦恼转走,将幸福转来吗?不过作为游客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逐个摸着转着求着想着,把对亲人、朋友、同事的祝福默念了几多遍。遗憾的是,除了甘丹寺外,其他僧院内部都不允许照相,想要留下点视频记录结局是无果而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