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C爸妈
“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主编,畅销书《家长好脾气,才有好教育》作者,太多人指挥你如何养孩子,却从没人教你如何做父母,加入我们一起少走弯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拉善宏桥信息网  ·  2025.02.23更新【5】家政服务、生活 ... ·  7 小时前  
素食星球  ·  椰香四溢的纯素雪花酥,颠覆传统的味蕾体验 ·  14 小时前  
素食星球  ·  椰香四溢的纯素雪花酥,颠覆传统的味蕾体验 ·  14 小时前  
赛博禅心  ·  超级硬广:输入 ikun,解锁 ... ·  昨天  
赛博禅心  ·  超级硬广:输入 ikun,解锁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CC爸妈

儿子在外面被人吼“滚开”,结局大反转!幸好我没心疼娃干这件事!

CC爸妈  · 公众号  ·  · 2024-10-26 08:16

正文




当你看到这篇文的时候,我应该坐在 德国餐具之父——WMF 的直播间了!

再来一波奈彩米锅具的美貌暴击吧!


说实话,这个系列 整体都不便宜,需要准备些预算。

但却是我非常认同的,长期主义消费观。

一口锅用上二、三十年,成本核算下来,比你每年换一口,其实更便宜。

重要的是这么多年间,你用的都是「好用又好看」的顶配之选。

这幸福感,是“越用越烂越想换”的年抛锅比不了的。

不要一听10年、20年觉得太夸张。 我20十多岁的时候,也觉得这个形容词是用来唬人的。就算能,谁会一直用呢?

也是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我才有的人生感悟:10年真的一眨眼。

你敢信,就连我们家的垃圾桶,都用了11年?

甚至一不小心,就用了一个时尚轮回。

想听这个故事的,直播间我倒可以讲讲!

好厨具今日特别多,赶紧搂一眼剧透:《 自从做饭有了这个小改变,娃每天多吃两碗饭!后悔知道太晚了

还有姐妹们主动喊加场的洗地机, 等了4年等来这一场直播,真不容易。

我也连夜肝出了介绍《 洗地机到底好不好用?自用 4 年多,说点大实话!

周末带娃,没时间一直蹲直播间的,可以入直播群哦。

会有同步图文直播,小助理都会划重点,绝不耽误你时间。

好了,说回正文!
今天周六,给大家分享点有意思的——我最近发现的,关于小男孩的社交真相!

PART.
0 1

前几天带DD下楼玩,恰巧碰到几个小哥哥在踢足球。

他两眼放光,想要加入。

鼓起勇气去问,能不能带上他。

结果,人家嫌他小,当即拒绝, 滚开!小孩儿一边儿去!

DD扁扁嘴巴,委屈的跟我说:他让我滚……

如果你身边有那种不拘小节,不管别人感受、脱口而出的大男孩,你应该能想象出我当时的感受!

我看着都来气,心想, 我娃内心得多受伤啊?

如果是当初的CC,当众被拒,绝对不会恋战,肯定就换一群人了。

我想着把悲伤扼杀在摇篮里,于是赶紧安慰: 他这么说真没礼貌!要么我回家拿个球咱俩踢?要么我带你去那边玩会儿滑梯?

结果DD根本不走,就站旁边眼巴巴的看着,看着那几个大孩子兴高采烈的玩。

哎, 他们笑的有多大声,就显得我儿子有多落寞。

说实话,我挺心疼的,一直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想把他带走。

但他始不为所动,就在外围巴巴的看着。

过了一会儿,踢球的几个孩子中,有一个被叫回家吃饭了。

他们缺人了,就招呼DD: 哎,那小孩儿,你还玩不?

喊人的,正式让他滚的那孩子。

作为一个内心戏颇多的女性哈,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

昨天的我你爱答不理,今天的我就让你高攀不起!

我是什么让你呼之即来、挥之则去的玩意儿吗?

不需要就让我走,用着了让我来?哼!

...

嘿,你猜怎么着?

还没等我腹诽完,DD早一溜烟加入了。

他被安排了一个守门员的角色,几乎碰不到球,属于边缘人物。

但, 人家参与感极高,游戏体验杠杠滴,笑得那叫一个开心。

你觉得这孩子是不是没脸没皮、没心没肺的?

后来,接触了很多小男孩和男孩子的妈妈,我慢慢才发现, 这就是小男孩一个很典型的社交形式。


PART.
0 2
了解完小男孩儿的社交心理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男孩的社交目的,特别简单, 就一个字—— 玩!

只要让我玩,我可以什么都不在乎。

哪怕一开始不让我加入,哪怕只让我当个小喽啰,哪怕嫌弃我玩的不好...

这些都不重要。

说白了, 小男孩儿,“玩性”大于一切。

只要说「玩」,脑门上就四个大字——头!脑!简!单!

根本没有咱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内心戏。

如果你也是同时拥有一个女儿和儿子,一定会有这样的体会。

跟女孩儿有各种各样的微妙情感不一样,男孩是典型的“体验型”生物。

他们不会想太多,关注点只在——我有没有参与上这个游戏,我有没有从中获得乐趣。

只要玩上了,体验是好的,之前的失落啊,委屈啊,立刻烟消云散,啥都可以一!笑!泯!恩!仇!

就像最后踢球结束,DD跟那几个大哥哥开开心心的说了再见,明天再玩。

我问,让你滚你也不介意了?

DD:没有啊?谁让我滚了?没人让我滚啊!

我:????

所以,作为一个男孩的妈妈, 我觉得有时候,咱有必要收一收自己作为女性的敏感。

你可能确实不必着急替你的男孩儿委屈、玻璃心。

大部分男孩子其实都不会太在乎社交中的细枝末节。

但如果我们过分提醒和强调,反而容易让他们变得敏感和畏畏缩缩。

甚至,男孩这种“被动”的社交形式,也是能产生 额外收益 的。



当孩子发现,一群人的能力明显高于自己,而他又想融入集体、让对方“老司机”认同我、带带我的时候,怎么办?

那我先等待、有机会加入后先当个小角色,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这不也恰好是学习社交、增进社交能力的一种方式吗?



DD现在就是,虽然在小哥哥们前面,是受指挥的对象。

但跟小小孩儿一起玩的时候,他又是主导者。

这些,很可能是自己当跟班时,偷学来的经验。

前几日家长会老师还跟我反馈,中班的DD,在混龄班里已经开始承担“中流砥柱”的作用了。

向上能听从大孩子,向下能领导小孩子,真的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想起我之前的各种担心,这会儿倒显得有点多余了。


PART.
0 3

其实,身边挺多男孩儿妈妈都一起吐槽过男孩儿的社交。

除了上面这种“总给别人当跟班、被支使”的,还有一类,大家格外担心。

就是, 男孩子们一玩总是“打打杀杀”的,万一恼了,或者被欺负了怎么办?

事实证明,也是多虑了!

的确,甭管姐妹儿几个带娃聚会、还是小区楼下邻居相约...

那些 上蹿下跳、满场疯跑、你给我一拳,我还你一脚的 ,永远都是儿子。

大家可以感受下我带娃下楼的日常:

这也就算了,有一阵接DD幼儿园放学,我经常发现,他跟人家一个小女孩儿也总是这么“互动”。

走过去,“啪”的拍人家一下,然后贱兮兮笑咧咧的走开,“来抓我呀~”

或者直接一个右勾拳,然后摆好架势,“来打架啊

我的老天奶!

跟人家女孩姥姥四目相对,成功让老母亲社死了!

你们男孩子间你来我往的打闹,我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怎么跟女孩儿也这么玩!

于是我赶紧强调: “你得先问问,人家喜不喜欢这种游戏,不可以直接动手”。

好在,那小姑娘也是个英气的,姥姥说:“没事儿,她也喜欢这么玩。”

但CC,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是的,他在家也常常跟姐姐这么玩。

但通常都会被姐姐一顿血脉压制,他自己落得哭一场。

我起初非常不明白。

我觉得,我儿子是不是有点什么毛病?

你明明知道,每次都是以自己被揍结束,为什么还乐此不疲的招惹姐姐?

▼现在回头看,打小就有讨人嫌的潜质


但后来,我跟好多“姐弟组合”的二胎家庭接头,发现全都是“世另我”,我才安心了些。

其实 这种相对暴力的交流形式,是男孩与生俱来的需求。

因为男孩子体内有过高的 睾丸素 的刺激。

这种激素,使得他们的大脑比女孩子 更容易冲动、更具有主动攻击性、 也相对缺乏同理心 ,很少去想,自己的行为会不会给别人造成影响。

所以,你会发现:

他们脑子里想的可能是,来跟我玩啊!但行动上,就成了不管你喜不喜欢,上来就是“啪”的一巴掌;

他们也只是想拿着玩偶玩,但行动上,就是又扔又踢又甩...明明“我见犹怜”的场景,他们只觉得好玩好笑;

只是想要跟小伙伴们互动玩耍毫无恶意,但行动上,却是拳打脚踢,无所谓疼不疼...

确实是暴力了一点,想必家有男孩儿的姐妹,都很难不这样想:

  • 好好的玩具怎么到了他手里就摔摔打打的?

  • 这孩子怎么动不动就上手,该不会有暴力倾向吧?

  • 这俩娃怎么又打起来了,万一玩着玩着,激恼了,玩闹变打架怎么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