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有说遥遥领先的底气吗?
当然有
——在很多领域。
能在被美国断芯的背景下突围,华为不是吹出来的。
可以说,华为的「民族之光」滤镜背后,就是叠加了
5G
、
AI
、鸿蒙系统、海思芯片、
ADS2.0
(智能驾驶系统)
等多层
Buff
。
作为全球
ICT
(信息与通信技术)
巨头,华为在
5G
领域确实是处于领跑位置:
5G
专利数全球领先,
5G
网络供应连续多年排全球第一,就说明了一切。
华为是
5G
王者,但它有的绝不只是
5G
技术——
手机
业务,
Mate 60 Pro
的攻势之猛,苹果不会不懂。
汽车
业务,
问界
M7
的起死回生,
让不愿失去「灵魂」的部分车企红眼睛幽幽地看着赛力斯。
AI
能力,盘古大模型
3.0
的
To B
能力输出,
已经征服了一众政企客户。
鸿蒙
系统,用户规模与应用生态的「增强回路」渐次跑通,已成全球第三大操作系统。
AIoT
,鸿蒙智慧屏等产品托起了
「
1+8+N
」
中
N
的增长势头。
芯片
,昇腾
910B AI
芯片
已成英伟达芯片断供情况下的国内最强替代者。
▲鸿蒙生态圈越来越大。
在遭到针对后,华为能绝地逢生,确实了得。
华为比爽文更爽文的经历,是它自己拼出来的:研发投入连年位居
No.1
,多个发明专利数量同样位居第一,让它得以厚积厚发。
也因如此,华为得到了国内市场的犒赏与舆论的支持。
去年
9
月华为宣布鸿蒙新版本
HarmonyOS NEXT
将完全自研系统底层后,国内大厂纷纷着手开发鸿蒙原生
APP
,加入「鸿蒙全家桶」。
去年
11
月余承东跟何小鹏就
AEB
(自动紧急刹车系统)
掀起论战后,周鸿祎说「任何情况下都支持华为」「余承东说了肯定没错」。
华为很秀,秀到已无需「遥遥领先」口号的加成——对当下的华为来说,被「遥遥领先」的梗绑定,也不是什么好事。
在行业竞争白热化的语境中,在
To C
业务免不了要高调吆喝的情境下,鉴于普通民众对许多技术名词、专业术语不了解,来上一句「遥遥领先」,的确有助于占住先机。
但「遥遥领先」的不谦虚程度,可比「东半球最好用的手机」要高太多了。就算不用顾虑广告法的规定,这也很容易为单个企业树敌和招黑。
▲余承东否认任正非给他下了不能再讲「遥遥领先」的禁令。
从用户角度讲,当你高调安利某款产品的某个性能在细分领域遥遥领先时,网民很容易理解为全方位的断档式领先。预期越高,失望的可能性越大:当用户使用产品发现的个别功能不够好时,难免会产生落差、失去信任。一如明星人设越完美,塌房风险就越高。
从企业维度看,很多友商
(特别是国内的)
跟华为是竞合关系,但「遥遥领先」凸显的是在竞争格局中的身位优势,卡住制高点位置固然能更加「显眼包」,却可能堵死跟很多友商的合作共赢空间。
再从当前复杂的大国科技战背景看,尽管今时不同往日的情况决定了「韬光养晦」未必合用,但用实力说话跟尽量避免把自己身形暴露在箭头下并不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时下有些肾上腺素过剩者在「遥遥领先」前面加上了「清场式」三个字,这跟弯道超车者的实际情形形成的错位,极易引人生出对「夜郎自大」的反感。虽然这涂了毒药的飞镖不是华为扔出去的,但它可能会回旋到华为身上。
从实际效果讲,在当下手机圈、汽车圈都大词膨胀,张口就是「××万内最好的车」、再张口又是个「××界没有对手」的情况下,再说遥遥领先带来的效果只会边际递减。
企业能为大众贡献几个梗,很多时候能省不少
PR
费用和营销成本,但这类梗最好是无害的而非富有攻击性的,否则梗也可能变成
雷
。
在网上,有些网帖就沿着「遥遥领先」的方向脑补,将华为描述成单挑群雄的孤胆英雄:华为
=
爱立信
(通信网络设备制造商)
+
思科
(数据通信设备制造商)
+IBM
(
PC
服务器)
+
英特尔
(服务器
CPU
)
+
高通
(智能终端
CPU
)
+
英伟达
(
GPU
)
+
谷歌
(智能终端操作系统、
AI
框架)
+
甲骨文
(数据库)
+
苹果
(智能终端)
+
红帽
(服务器操作系统)
+
亚马逊
(云计算)
+
索尼
(
TV
智慧屏)
+
特斯拉
(自动驾驶)
+
阿麦斯
(光刻机)
。
这虽是良好期望,却无异于把华为推到烤架上,也是华为不能承受之重。
余承东不是没意识到这点。在去年
12
月的
华为花粉年会上,余承东就专门回应了吆喝「遥遥领先」这事。
他表示,有很多人把他过去十几年发布会上曾经说的「遥遥领先」剪辑成段子,就成了连续的「遥遥领先」,「
其实我有时候一场发布会,可能最多有一个
‘
遥遥领先
’
,只有领先比较多的时候,才能说这个领域
‘
遥遥领先
’
。
」
跟余承东曾吆喝「遥遥领先」形成对照的是,任正非本人从没当众渲染过华为的遥遥领先。
他非但没把遥遥领先挂在口头上,还表现得极为谦虚。
2019
年
5
月,
任正非
曾在答记者问时表示:
「如果说我们不想死的话,就要向最优秀的人学习,即使人家反对我我也要向他学习,不然我怎么能先进呢……华为生存下来的唯一措施,就是向一切先进的老师们学习,认真地向他们学习,我们将来才有继续前进的可能性。」
「狭隘的民族情感和民粹主义会导致我们落后。我们在这一点是完全持开放的态度。我们公司从上到下,这个
20
多万员工,你听不见一句反美的口号,大家还是认真在学美国东西哪个好,哪一点好。」
「目前对华为有两种情绪,一种是鲜明的爱国主义支持华为,一种是华为绑架了全社会的爱国情绪……我的家人也用苹果,不能狭隘地认为爱华为就要用华为手机,我制止他们瞎喊口号,不要煽动民族情绪。」
注意了,这是任正非在华为被宣布制裁不久后的说法。
这很任正非。早在约
20
年前,他就曾对华为人表示:只有破除了狭隘的民族自尊心才是国际化,只有破除了狭隘的华为自豪感才是职业化,只有破除了狭隘的品牌意识才是成熟化。
如果说,那时候他呼吁正走全球化路线的华为破除狭隘情结是正常行止,那在华为成了「脱钩断链热」直接冲击对象的形势下,他一如既往地秉持谦虚姿态、拥抱开放心态就显得殊为可贵了——
去年
9
月,任正非
在
回答
ICPC
教练和选手提问时
就表示:「我们不要排外,我们也经常探究苹果的产品为什么做得好,也能看到我们与苹果之间的差距。有一个老师是很幸福的,可以有学习的机会,有做比较的机会。如果从这些角度来说我是果粉呢,也不为过。」
▲任正非去年9月回答ICPC教练和选手提问的媒体报道截图。
在这么特殊的形势下,任正非仍能将
反狭隘
的态度一以贯之,这铁定不是那些习惯了「以牙还牙」话语的人能理解的。
幸亏说这话的是任正非。可以设想下这番场景:
—
(掀起盖头前)
部分网民:连这话都说得出来,你个跪族、殖人、慕洋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