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媒介360
媒介360(Chinamedia360.com)是营销传播行业唯一整合全营销、全媒体的行业趋势、战略、思想、数据、案例及解决方案的第三方创新咨询智库平台,旨在创建市场广告主-传媒-专业机构的行业智能生态系统,搭建行业顶层架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保人  ·  备用锅炉算进合计出力不?有明确依据? ·  3 天前  
青海生态环境  ·  一图读懂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 ·  3 天前  
青海生态环境  ·  一图读懂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媒介360

2018广告行业:内忧外患中,代理商还好吗?

媒介360  · 公众号  ·  · 2018-09-18 21:31

正文

作者:沈浩卿

2018年的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风险下的战略改革期。这一年的转型结果,决定了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格局的走向。

正是这样一个敏感的时期,特朗普发动贸易战,让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尴尬境地。企业主们惶惶不安,思考今后的发展。马云在浙商总会2018年半年度工作会议中,发表演讲,讲述了当今企业的发展状态。他表示,在如今的中美贸易战中,中国90%以上的企业都难存活。

实体经济如此,我们来看看广告营销行业的境况又如何。

2018上半年广告代理公司业绩回顾

即便面对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今年于代理公司而言仍然是个丰收年。

全球市场

根据胜三国际咨询公司的半年度代理业务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新的商业收入增长了36个百分点。报告统计,2017年上半年代理收入6.91亿,而2018年上半年则增加到了10.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三。这主要得益于全球700多家代理机构的新业务赢得的收入。

2018年上半年,媒体公司Initiative 和浩腾媒体(OMD)并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宏盟旗下的PHD、竞立媒体(Mediacom)和精锐媒体(Spark Foundry)。在创意方面,阳狮集团在竞争中遥遥领先,紧随其后的是奥美、Havas Worldwide、智威汤逊(JWT)和盛世长城(Saatchi&Saatchi)。

WPP的两个业务均出现大幅下滑,新业务营收从4.54亿美元下滑至3.39亿美元,但仍保持着最高的地位。创意机构奥美和JWT都是新业务收入的前五名。

阳狮集团新业务营收从1.31亿美元增加到3.29亿美元,相对稳定的业务增长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旗下盛世长城广告公司成功拿下宝洁北美的织物护理业务,和金宝汤的全球业务,以及阳狮集团获得的梅赛德斯-奔驰的全球创意业务。

IPG的成功竞标数量从567下降到371,但是收入依然增长,从1.23亿美元增加到2.49亿美元。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Initiative成功获得露华浓全球业务,以及MullenLowe赢得了个人护理公司Edgewell的全球业务。

中国市场

截至今年 5 月,在中国市场创意新业务动向榜单上,奥美(Ogilvy)、安索帕(Isobar)和智威汤逊(J Walter Thompson)排名榜单前三。过去的四个月里,奥美(Ogilvy)共拿下 56 宗新业务,为其带来了约为 2.04 亿人民币的收入。

安索帕(Isobar)紧随其后,同时期共斩获 67 宗新业务,为其带来约九千三百万人民币的收入。

智威汤逊(J Walter Thompson)排名较上月上升一名,本月排名榜单第三。在过去的四个月里成功拿下了 17 宗新业务,总价值约为七百三十万人民币。

里奥贝纳(Leo Burnett)排名较上月下降一名,本月排名第四。阳狮(Publicis)排名未变,仍居于榜单第五位。

媒介榜单方面,Wavemaker 仍然稳居榜首。其在过去的四个月里,共斩获 15 宗新业务,为其带来了约 1.05 亿人民币的收入。

上个月排名第八位的 dentsu X 这个月的排名大幅上升,本月排名榜单第二位。截至5月份,共斩获 6 宗共价值约六千七百万人民币的新业务。

PHD 本月排名下降一位,位于榜单第三名。过去四个月共拿下 8 宗新业务,为其带来了约为六千五百万人民币的收入。

国内营销传媒类广告公司经营现状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广告行业原有秩序不断调整,产业链中的各主体角色也随之产生变化。

目前,2018年行业整体数据还未出来,我们不妨先看看2017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各大公司的财报,来近距离感受下营销市场的冷暖。2017年全国广告经营额达6896.41亿元,较2016年增长6.3%;全国广告经营单位112.31万户,首次突破百万户关口;2014—2016年中国广告市场增幅分别为2.2%、-2.9%、-0.6%,2017年广告市场企稳回升增幅扩大至4.3%,4年最高。

互联网公司不断蚕食传统广告市场份额,传统媒体仍旧遭受冲击寻求革新,生活圈线下媒体实现快速增长,电梯媒体、影院媒体迅速崛起,信息流广告成为杀出重围的黑马,短视频依旧处于风口,以其“短平快”的特点成为最受欢迎的媒体形态之一。

目前,中国广告市场已形成电视媒体、互联网媒体、生活圈媒体三大阵营格局。

从传媒上市公司整体情况来看,在总样本118家传媒上市公司中,营销传媒上市公司数量仅占15.3%,其中5家营销传媒上市公司挺进2017年传媒上市公司综合绩效TOP30,分众传媒表现突出,位列第一。

营销传媒上市公司因自身行业特征,在运营能力维度表现强劲,远超传媒行业均值,但在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能力四大维度均低于传媒行业绩效均值。

从营销传媒业内各上市公司具体情况来看,各公司之间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相差悬殊。

2017年新增3家营销传媒上市公司,分别是宣亚国际、华扬联众和元隆雅图。其中华扬联众在业内综合绩效排名中后来居上,位列第五。因新上市的缘故,三家公司在资产规模维度落后行业均值,但在成长能力维度均表现不俗,未来值得期待。

十年前,哪怕是五年前,如果有人说中国广告行业的风向标会越来越多掌握在本土创意公司手中,大家一定会觉得他疯了。可事实上,这些公司很可能决定着未来数年间中国广告行业的走势。它们速度快、接地气、运营能力强、数据技术意识好。

当然也有危机,比如创意保鲜。时间紧任务重,竞品多差异少,这几乎是一众本土公司共同的生存现状。如何在KPI和流量的双重压力下,保持旺盛的创造力以及一颗不甘于落入俗套的初心,是它们必须面对的考验。这可能比“是把自己卖掉还是规模化成长”更令公司老板们烦心。


2018年全球广告行业的几个现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