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fK中国
更多出海、科技及耐用消费品洞察,关注GfK中国。我们秉承“知识驱动增长”的价值观,凭借可靠的数据和洞察以及先进的人工智能应用,解决用户在消费者、市场、品牌等方面的关键业务决策问题,助力企业提高营销、销售和组织效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GfK中国

GfK行业热评丨科技消费品市场2025年第1期

GfK中国  · 公众号  ·  · 2025-03-13 15:5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GfK行业热评栏目 ,关注科技消费品市场,甄选行业最新要闻动态。本期热点话题包括:


干衣机能成为下一个洗衣机吗?


曾经的网红破壁机,会不会消失在厨房?


社交媒体能持续带火相机市场吗?


由GfK的行业专家点评话题,透过事件分析因果关联,助您精准把握市场趋势,明悉决策方向。



2025年第1期


热点话题

干衣机能成为下一个洗衣机吗?


干衣机(或称烘干机)在南方绝对有成为刚需的底气, 与不少人的认知有些出入的是,越来越多的北方朋友家里也开始添置烘干机。小红书上,仅“北方烘干机有必要吗”的话题相关笔记就有超过5万篇,而网友们给出的答案大多也是肯定的。干衣机俨然有了南北“通吃”的架势。


GfK专家点评

付立瑶

GfK中国家电事业部分析师


GfK中怡康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4年,中国干衣机市场零售量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1.5%。


相比多采取冷凝式高温烘干的洗烘一体机,热泵干衣机不仅高效节能,且低温烘干对衣物面料更加友好,特别是对羊毛、丝绸等贵重或易损面料,能够显著减少因高温造成的缩水、变形、褪色等衣物损伤。 GfK中怡康监测数据显示,当前热泵式干衣机在双线市场零售额份额均已超过97%,且份额仍在持续提升。


根据GfK中怡康市场监测数据,2024年干衣机双线市场的增长主要集中在4000—8000元的中高端价位段,8000元以上的产品市场份额已经有所萎缩,整体的干衣机产品均价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据GfK中怡康预测,未来三年内中国干衣机零售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且增幅依然将高于其他大家电品类。即使国补在2024年至今的市场规模增长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吸引大量消费者提前购买干衣机,透支了一定的未来市场需求,但从长期来看,随着大众健康洗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产品的持续升级换代,干衣机的市场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来源:《烘干机,开始南北“通吃”了》(中国新闻周刊)



热点话题

曾经的网红破壁机,会不会消失在厨房?


从市场数据来看,破壁机的规模正在连年萎缩 。即使是年轻人都扎堆儿养生,去年更是在国补助力下,豆浆机、养生壶都卖得挺好的时候,破壁机依然显出了落寞的意味。 为什么破壁机从高端网红走向了默默无闻?


GfK专家点评

哈晓磊

GfK中国家电事业部分析师


2014年前后破壁机在国内快速流行。彼时小家电各种细分品类涌现于市场,大众对于厨房电器的期待也从“刚需型”转向了“改善型”。


当前破壁机产品正向着更小巧的机身、更便捷的操作以及更高的颜值方向发展。特别是通过配备隔音罩、使用变频无刷电机等方式降低噪声,也成了业内较为普遍的方式。


最容易触动消费者神经的价格,也早就被打了下来。据GfK中怡康零售监测数据,破壁机的均价还在下探中,线上市场均价从2022年398元下降到了2024年的337元。


小家电品类的兴衰除了受制于宏观因素,也受到市场的需求热度、技术迭代与产品升级、竞争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国内发展了十来年的破壁机,在技术和功能上已经较为成熟,主销产品同质化明显,但头部品牌为了抢占市场,也并未放弃做细节上的优化与创新。


虽然在消费群体和消费方式发生变化的当下,与手持式搅拌机、榨汁机等同类型小家电有功能交叉的破壁机,市场正在从饱和走向衰退,但小家电品类本就要在短期“网红”属性与长期“刚需”属性之间寻求平衡。破壁机从功能上看具备了多维延展的特点,从长期来看,具备一定的购买力回升潜力。

来源:《破壁机,消失在厨房》(中国新闻周刊)



热点话题

社交媒体能持续带火相机市场吗?


相对全球相机市场,中国市场一枝独秀。蓬勃发展的网络视听产业,拉了相机市场一把。小红书上的拍照达人、抖音和B站上的视频博主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手机画质,而是纷纷入手相机。


日本相机及影像产品协会(CIPA)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数码相机销量比前一年增长了24.8%,全球数码相机销量增长则只有12%;2024年1~11月,中国数码相机销量增长24.7%,而全球销量增长只有9.6%。 富士胶片、索尼以及佳能的市场表现显示,相较其他国家,目前中国相机市场更能抵御手机的侵蚀。


GfK专家点评

吕思霖

GfK中国影像产品 分析师


近年来国内相机市场的增量,很多是靠网红拉动,小红书这种社交媒体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影响不可小觑。


尽管如此,相机需求跟手机需求的量级相比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别。Gf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零售量为11.62亿部。近十年来,消费电子产业的供应链是围绕手机而非相机运转的。如果手机和相机的供应体系出现冲突,那么前者会得到优先保障,后者只能退而求其次。疫情前后,全球供应链受到扰动,这一特征尤其突出。 当手机和相机都需要的重要传感器件CMOS短缺时,供应商首先保障的是手机大客户的需求,而非尼康、富士胶片等相机企业。相机企业在与手机企业争夺关键资源的时候处于弱势地位,这也是相机供需出现缺口的核心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 据GfK研究报告,5000~10000元的非全幅无反入门产品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2021年至2023年,非全幅无反入门产品在中国无反市场销售量占比从50%增加到了59%,而价格更贵的全画幅无反相机比例缩减到41%。中低端入门产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既能满足年轻人对功能的期待,又不至于给他们带来过大的经济压力。


2024年上半年,整个相机市场表现不俗,但从下半年开始,市场开始出现一些下滑。一个原因是2024年的“6·18”促销期拉得太长了,价格力度比较大,下半年的部分需求提前释放了;另一个原因则是2024年各大厂商没有重磅的走量机型投放市场。GfK认为2024年中国相机市场零售量虽然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但是进入2025年,该市场整体的增长率会继续放缓至个位数。

来源:《小红书和B站的网红们,阻止了手机对相机的侵蚀》(第一财经)




更多业务咨询,欢迎联系:

[email protected]



—相关内容推荐—





—往期精彩内容—


2024~2025年清洁电器品类十大现象级产品

2024~2025年厨电品类十大现象级产品

GfK@慈溪跨境电商全球峰会丨科技及耐用消费品全球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免责声明:

GfK拥有所发文章的版权及知识产权。未经GfK许可,您不得做任何形式的转载和出版。如在未经GfK书面同意的情况下,将本文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及其他有损于GfK利益的用途,GfK将追究您的法律责任。对于您因使用本文而采取的任何措施、决定所造成的任何损失,GfK不承担任何责任。GfK针对本文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包括对其准确性、非侵权性、适销性及对特殊用途适用性的担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