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顾子明明公
顾子明 政事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你的选项: -20250206164713 ·  17 小时前  
冷兔  ·  什么家庭敢养霸王龙啊! ·  昨天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小狗淋了一场枫叶雨 ·  昨天  
冷兔  ·  猫猫:现在的我冷静到发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顾子明明公

未来十年最后一次的财富周期(上)

顾子明明公  · 公众号  ·  · 2018-12-11 21:02

正文



三个成功人士坐着电梯上楼,当出电梯口的时候,记者采访他们,是怎么一口气上的一百层,有人说是靠不断的高抬腿跑,有人说是靠不懈的俯卧撑,有人说是靠努力做引体向上。


其实,他们的成功与运动并无关系,真正的秘诀在于,在合适的时间点,搭乘了一部直达的电梯。


“电梯”对于个人来说,就像“周期天王周金涛”说的,十年前在中信建投找份工作不重要,但十年前在中信建投旁边加杠杆买一套房子真的很重要。因为房子涨幅是工作一辈子可能也挣不到的。


而反过来讲,那些把一线城市房子卖掉,出国拼搏十余年后小有所成的精英们,却发现买不回来当年卖掉房子的故事,在中国也并非天方夜谭。


因为靠个人奋斗爬楼梯,再努力也追不上坐电梯的。




政事堂是一名80后,周围很多同龄的朋友跟我吐槽,说80后如何如何的惨。


其实我要说,在中国80后是最幸运的一代。


一方面,80后往前比,不仅享受到高校扩张的红利;往后比还在小时候享受了中国最后一波平等的义务教育,与王侯将相的孩子都公平的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这个不细说,大家自己体会。


另一方面,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坐电梯”就能实现财富迅速增长的机会,也都同样属于这一波的80后。


从2008年到2016年,正好是80后结婚买房子的时候,在丈母娘的威逼之下,三波政府大放水带来的房价几何倍的上涨,意味着三波中期中,只要有一次加杠杆买了房子,就能够实现个人资产的几何级飞跃,躺着上了电梯。


如果三次中抓住了两次,恐怕已经财富自由了,至于三次都能抓住的,相信现在已经在为梦想而活着了。


而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来看,过去十年房地产的飞速发展,已经具备了不可持续性,三次大放水已经将货币的蓄水池从一二线城市蔓延到了三线以下城市。


也就意味着,即使政府还想走老路子继续放水,房价也不会翻滚着上涨了,也就是说,过去“坐电梯”买房就能赚钱的日子,已经一去而不复返。


反过来说,“爬楼”的90后和00后,如果房子没选好,就要给“坐电梯”的80后接盘的。





除了三波房地产以及房地产伴随着股票的电梯之外,80后还有一次机会,就是他们刚毕业后,2014年的移动互联网浪潮。


只要你PPT写得好,都不需要像贾跃亭那样卖情怀,即使坐在咖啡店发呆,都有的是投资人拿着支票往你手里塞。


从美团王兴,滴滴程维、头条张一鸣、拼多多黄峥,到饿了么张旭豪、摩拜胡玮炜,这些80s们在2014年之后财富积累的速度,不仅远超传统制造业大亨,甚至连当年的马云马化腾李彦宏三巨头,论财富积累的速度都无法跟他们相比。


这就是80后这一波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生的一代人被给予的历史性机会,因为政策的制定,就需要跟着这一拨人的成长来走,就像他们遇到的高考扩招一样,没有人的话,什么政策也无法推进。


所以,他们一直都在坐改革开放的电梯,只要加杠杆,就有更多的机会坐上直达的电梯。


因此,想要“坐自己的电梯,让别人爬楼去吧”,就是本系列文章要解决的三个:


下一波的“中国电梯”是什么?什么时候来?大概会持续多久?





前几天闭关的时候,关于“中国电梯”,一直在跟朋友聊结果,但是却没有把原理说明白,因此今天文章的重点在于原理。


而想要明白“中国电梯”的的原理,说白了,就要明白中国经济成功的秘诀。

而说起这个秘诀,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体制的优势,让我们能够逆练经济学规律,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儿。 (老读者这时会不会脑补拳击赛和接力赛?)


而这个大事儿,就是集全民之力搞基建,“建设电梯”。



而建设电梯这事儿,虽然地方政府和学者们很难解释明白背后的逻辑,但是这却是中国特色发展之路的一种必然选择。


无论是进入WTO之后中国外贸的骤然崛起,还是互联网时代中国的逆势狂追,都是通过政策性的大规模基建所实现的。


这些政府主导的基建(算是一种变相的关税补贴),一方面,迅速拉低了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的外资,降低了融资成本并带来了先进设备。此外,我们国内十四亿的巨大市场摊薄了在华企业的研发成本等各项成本。


因此,大力基建的“补贴”,使得中国的制造业和互联网行业迅速的在政府主导之下,坐上了电梯,取得了国际竞争优势。


而80后普遍能“上电梯”的本质,是他们蹭上了国家为确立产品优势,进行了大量负债所打造的电梯。


因此对于80后们来说,个人奋斗的背后更要看历史的进程。





当然,不是所有的国家搞基建,都会取得中国这样的成就,因为除了中国之外,一方面,全球很少有国家能够达到十亿级的高密度人口,另一方面,也没有什么政府会赔钱把偏远山区也被通公路和接通4G。


因此,本着“要想富先修路”的思路,在中国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基建将原本阻塞的庞大人口打通,利用人口和资本的聚集效应,实现高速发展。


换句话说,“中国电梯”的本质,就像练功打通经脉一样,要把所有的楼层都相互打通,最大程度的发挥好中国的人口优势。


而这个优势在传统工业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发生着革命性的剧变。


嗯,从数学的角度很容易理解。


在传统工业时代,城镇化和基建打通之后,城镇人口每翻一倍,虽然消耗的资源提升一倍,但是带来的贸易量和利润将会是原来的四倍。


因此基建打通之后哦,中国庞大而复杂的内需,迅速降低了我国制造业的各项成本,取得了增量符合了各方的利益。并在进入WTO后,除了少数拥有经济殖民地市场的国家之外,中国规模化降低的成本和基建补贴便得以横扫一切。


而在互联网时代,消费品已经从工业时代的同质化转向了个性化,因此人口在N的基础上,每多一个人,只消耗一份社会资源,但是在却多了上限是N的社会关系,极大的丰富了资源和交易。


举一个形象的例子,就是微信公众号和抖音的迅速增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你的选项: -20250206164713
17 小时前
冷兔  ·  什么家庭敢养霸王龙啊!
昨天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小狗淋了一场枫叶雨
昨天
婚姻家庭那些事儿  ·  他配得上你吗
7 年前
慈怀读书会  ·  理性,是一个女人最高级的性感
7 年前
悦网美文日赏  ·  说一切都是为你好,是骗你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