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哥和小伙伴到楼下的拉面馆吃饭,听到旁边一个同龄人跟朋友抱怨已经连续加班
21
天了,感觉身体被掏空,可上有老下有小,不拼命不行啊。
一下子,让哥想到了最近的热门话题“过劳死”,不由得为旁边的这位仁兄捏了一把冷汗。
因为日前有报道称,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
60
万人,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在中国,
每1000人里就有4人会存在过劳死的风险
,过劳死的
平均年龄
也已经从44岁下降到了
37.9岁
。
在竞争压力特别大的大环境下,“过劳死”的新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在我们身边:
2015
年
3
月,
36
岁的
IT
男张斌猝死与酒店马桶上,当日凌晨
1
点他还
发出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
;
2015
年
6
月,广州红十字医院
43
岁的急诊科主任医师因
连续加班
疲劳过度
导致心脏破裂而死;
今年
6
月
29
日,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北京地铁上突然晕倒,失去意识,经施救无效离世,年仅
34
岁。他的友人介绍,金波平时工作很拼,
离世前经常熬夜
。
今年
10
月
5
日,
44
岁春雨医生创始人兼
CEO
张锐因
过度劳累
,突发心肌梗塞去世。
今年
12
月
6
日,苏州一名
24
岁工程师呼吸心跳骤停去世
,生前经常加班且工作压力巨大
。
虽然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但是每一次听到,还是会给我触动很大。很多时候大部分人都知道加班熬夜的危害,但就是停不下来,工作量完不成就意味着被淘汰,这份工作不能失去,所以就硬着头皮上了。
哥也担心自己有一天也累“挂”了。
“过劳死”是啥?全是加班引起的吗?
外界长期的传播渲染,给大家了一种错觉,觉得熬夜就会导致猝死。然而,和熬夜最好的CP就是“加班”,因为它们总是不离不弃……
另外从医学上解释,“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
如此看来,过度加班可能是导致“过劳死”的首要原因。但加班却不一定是真的有多“劳累”。也有可能是由许多不健康的作息及饮食规律导致的,比如长期熬夜打牌、玩游戏、看剧等。
从人类的科技进步来看,人类的劳动强度是越来越小了,相比农耕时期,现代人的劳动强度已经非常低了,再看看马路上穿梭不息的汽车,时不时接收到的快递和外卖,想想老一辈常常念叨自己上山下乡,一天“腿了”几里地,真的觉得现代人已经很幸福了,所以说所谓的“过劳死”应该不是纯累死的。
此外,在30岁至50岁英年早逝的人群中,95.7%死于因过度疲劳引起心脏骤停等致命性疾病。但从这个死因上看,心肌梗塞、脑溢血等这些病也不是单纯累出来的,劳累和过度紧张是诱发这些病突然爆发的原因。
再让我们看看,
哪些人容易“过劳死”?
有人将严重过劳的行业归纳为十大行业:广告狂人,白衣天使,网络店主,IT工程师,媒体人士,人民警察,莘莘学子,演艺明星,公务人员,运动健将。
好吧,哥所在的这个行业果然在列。
这十大行业,有被动过劳,也有主动过劳。的确,有一些企业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便肆无忌惮地要求员工加班加点地工作,哪怕是员工生病了,也不许请假,把员工的血肉之躯当成了满负荷运转的机器。
但很多时候,并不是被领导强制加班,而是自己“不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