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交互
分享交互经验,提升产品用户体验。帮助您打造优秀产品。细节设计成就卓越产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庞门正道  ·  如!何!提!加!薪? ·  2 天前  
设计诗designer  ·  Anastasiou ... ·  22 小时前  
庞门正道  ·  整理好了,进来看~ ·  3 天前  
庞门正道  ·  有激情,没速度的8.5小时。 ·  5 天前  
字体设计  ·  最喜欢的 4 款日历日期字体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交互

设计师,如何运用产品思维制作「个人简历」

微交互  · 公众号  · 设计  · 2017-09-29 08:28

正文

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1.平时,很多设计朋友私信,让我帮忙看下简历或作品集,发现重复的问题很多,而且我时间也有限,没办法一一回复;

2.现在是九月份儿,跳槽的高峰期,因此,这个主题正好对大家比较实用;

3.很多同学做简历时, 总是停留在排版好不好看,字体高不高端,配色创不创新层面, 但这并不是简历最核心的因素。

所以,就拿出来写一篇文章,希望能够给你们做简历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文末有彩蛋 😊)




身为设计师,尤其是用户体验设计师,简历,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你的专业素养。

那么,你有没有在做简历时考虑到以下因素: 简历给谁看 ( 受众群体 ) 、在什么场合下看(用户场景)、 预计要看多久( 使用时长 ) 、对方需要什么样的人(用户需求)、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核心价值) ...




其实,就像做产品一样, 你只有明确了简历给谁看,在什么场景下看,才知道简历的内容该放什么,该 放多少;只有明确了对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能有针对性的体现自己的优势。

所以接下来,我就把以上这些因素穿插在文章不同环节,来分析如何制作简历。

由于设计师职业的特殊性,很多情况下,作品集也是简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我把简历分为两个部分来讲述: 1.个人简历;2.作品集。


1.个人简历

简历,就像是一份个人总结,来阐述你是什么样的人,能做什么样的事儿。




由于招聘人员每天要浏览大量的简历,而且又可能随时被打扰(用户场景)。因此,你的简历应该是 结构性地,言简意赅地,直接地表达你的工作价值。 让对方高效浏览,且快速抓住重点,判断你是否合适此岗位。因此要做到: a.重点突出;b.形式易读。

a.重点突出

简历上想要做到重点突出,首先你要明白: 哪些内容该强调,哪些该弱化,哪些根本不用放。


该强调的:

从招聘者角度出发,影响是否给你面试机会的有三个因素: 1. 基本信息; 2.教育背景;3.工作/项目经历。

1.基本信息包括: 联系方式 、姓名、性别、工作年限、居住地、等等...这些并不是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但是要放到最前面,偶尔有一票否决权。

建议联系方式写到你简历中最醒目的为止,方便招聘人员在任何场景下都能快速联系到你。


2.教育背景包括: 学校 、学历、专业。教育背景对于应届毕业生,或者刚毕业1-3年的设计师比较重要,很多公司有一些硬性要求。

但是,如果你的作品在行业内有很大影响力,或做出过突出贡献,那还说毛,直接收了!哈哈哈。

对于工作5-10年,比较资深的设计师,更看重的是你的项目能力及实战经验。 也就是 资历越深的设计师,教育背景对是否录用你所占的比例,会越小。

3.工作/项目经历包括: 公司名称、在职时间、工作职责、相关项目、业绩(可量化的)、等等...这部分是简历中最重要的。

建议大家这部分要模块清晰 、有逻辑 的去阐述,让对方快速抓到重点。 因为 没有主次 过于啰嗦的话,让人没有欲望看下去。


比如:通过 工作职责 的陈述,对方能判断你在以前公司,是什么角色;通过所负责的项目,对方能知道你未来可以胜任多大的工作强度,以及能服务于多大体量的业务;通过工作业绩,更能客观的展示你为公司所创造的价值。

如果,是刚毕业的应届生,没有工作经历,也可以把在校做的项目经历写上( 建议,在校大学生多出去实习,不要天天玩游戏泡妹子撩汉子逛社团了,不然毕业找工作没有任何经验,还挺难的。 )因为,大部分单位都希望招来的人,能立马上手,快速创造价值。


tips: 工作 经历 ,按照时间倒叙去写,一般招聘单位比较看重你近期的工作经历(同理心)。


该弱化的:

弱化非核心内容,也是突出重要信息的一种方式。比如:兴趣爱好 个人陈述 学校奖项,等等...

当然,身为设计师,爱摄影、爱音乐、爱手工、爱运动,说明你比较有品味,爱生活;个人陈述做得好,让招聘者对你有个相对立体的了解;学校的奖项,证明你是个上进爱学的好孩子。 但这些只具备参考价值或者只能作为加分项,并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优先级没有那么高,能放在相对靠后的位置。


不用放的:

由于简历上展示空间有限,因此跟应聘岗位关联性不大,或者不能辅助招聘人员做出判断的信息,可直接舍弃(学会做减法)。

比如: 家庭住址 是不是党员(虽然我也是党员,而且很爱国哈哈哈) 、身高、 体重 参加过的社团 职业技能百分比(PS技能80%,AI技能60%...没啥意义啊),等等。


还有人问:大牙,简历里要不要放自己的头像?我的建议是,长得好看的可以放,但是最好别放浮夸非主流葬爱家族的那种艺术写真照。



b.形式易读

合适的展示形式,能够让招聘人员高效,且按照你预期的板式去浏览简历。不会出现间距问题 字体不一致或乱码的问题。 建议采用PDF格式,在跨平台预览的时候能够尽可能的保持统一体验。

由于你的简历除了用人部门的设计师看以外,HR也会看(简历的用户群体),所以就算你作品集上有,还是需要单独准备一份儿。 简历内容, 尽可能在一张A4纸内可以承载 ,方面后续面试时HR打印出来(使用场景)。

另外,简历的排版尽量简洁直观,不要过度包装(谨慎使用非常规的字体和反人类的布局方式),有才华的你可以先忍忍,作品集里再充分展示你创新的设计能力。

比如:上图是我在网上找的一张比较有代表性的简历,首先看:1.这个角度排放字体,是想让每个招聘人员,百忙之中歪着脑袋去看你的工作经历么?而且,上下的文字从属关系也不明确,该怎么读?2.这个区域的内容有这么重要么?放那么大。你换角度想一下,既然投了那个岗位,招聘单位能不知道你应聘什么职位吗?

所以,不要为了创新,而做创新。不要为了好看,而伤害体验。

tips: 简历像做产品一样需要不断优化的过程,面试完一家公司可能会刷新你的认知,发现现有简历不足之处;或者针对不同公司可以进行修改个别内容的侧重点



2.作品集


作品集,对于设计师来说,重要程度不用多说。就算你再能逼逼,拿不出像样的作品,也白搭。

在做作品集时,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a.项目优先;b.放大优点;c.宁缺毋滥;  d.形式易读。


a.项目优先

对于作品集来说,能够体现你设计能力的作品优先级是: 项目作品>概念设计>临摹作品。

因为,项目作品,是最能体现你综合能力的。 它体现了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线上的产品,又有客观衡量标准。

在项目作品展示时,不要只放一些包装后效果图,这种门槛儿较低。 因为这些,套用个模版 留个白 放大些字 、配合英文 、搞个渐变... 效果都差不了多少 。所以,你也 很难跟别的设计师拉开差距。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作品更完善,更专业,体现自己业务能力的话,作品集里应该能够表达出: 项目背景 、产品需求、设计目标(是什么);竞品分析、用户研究、行业分析(为什么);你承担的责任、设计难点、如何取舍(怎么做),用户反馈,数据反馈,行业反馈(结果如何)。


通过这些能够看出你对项目的参与程度 了解程度 思维方式 客观反馈。

比如,“设计难点”这项,你如果能够清晰的阐述项目进行中,所面临的困难,像:推进问题 沟通问题 设计的平衡 资源紧缺 时间节点等等...

同时,再说出你如何做出解决方案,怎样确定取舍标准,这样才能体现优秀设计师的综合能力, 不比单放几张图更酷吗。

当然好有人会说,可我刚毕业确实没有项目经验,也没有工作经历,大牙,我该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你可以做一些线上产品的redesign,同时对其进行调研,竞品分析,设计优化。其实你所做的这一切,都是 为了充分证明给招聘公司:虽然没有成熟了项目经验,但是哥还是很厉害的。


tips: 在职的同学, 建议大家首先要把自己所负责的项目做的比较出色,业余时间再搞概念设计。不要沉迷于概念稿没有束缚可以做出酷炫的效果,因为,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