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改变的前奏是在2011年响起的。
梁军在一间茶室里见到了贾跃亭。当时乐视只是一家二流的视频网站,山西来的北漂贾跃亭还没有在京城闯出名头,但他善于搞关系,能说服人,出手大方。
图:六年后两人同框,心境已全然不同
梁军很快就领略到他的魅力。
第一次见面,苹果公司成为两人的共同话题
,耿直的梁军从自己擅长的硬件角度分析,贾跃亭侃侃而谈扯起了互联网、生态和服务,又兴致勃勃勾勒了中国电视产业未来发展的蓝图。
梁军动心了。没多久,他专门去买了台乐视机顶盒研究,摸着手里的这只小物件,他真切看到了互联网和传统电视结合可能产生的魔力。等到第二次见贾跃亭时,他已经基本确定了加盟。
当时41岁的梁军正迫不及待开启人生新篇章
。他1995年从北京交通大学硕士毕业后直接进入联想工作,一呆就是17年,经历过联想最辉煌的时候,也开始切身感受到这艘巨船缓慢下沉的危机感。
无力改变整个联想,梁军选择先改变自己。
他一头扎进了互联网江湖。2012年春天,梁军迎来人生第一次跳槽,新身份变成了乐视网副总经理兼乐视TV总经理。
突然被告知要做电视时,梁军其实是有些惊讶的——在欢迎梁军入职的饭桌上,
贾跃亭第一次公开表态“我们要做电视”
,编织这张生态版图的重任,就落到了梁军头上。
开局并不顺利,梁军很快见识到市场的残酷之处。
2012年9月,乐视网对外宣布成立乐视致新,正式进军智能电视领域,作为乐视网控股子公司,其主营业务是乐视超级电视、乐视盒子等。
资本市场对这家互联网公司企图涉足新领域的野心表现出了警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股价跌跌不休,到2013年1月,乐视网股价已经从27块跌到了13.5块左右。
但这是贾跃亭的梦想,梁军只能咬牙去坚持。他事后回忆过那段时光,
“一个季度当一年使,一个礼拜工作六天,每天晚上9点之前回家算早的”
。
工作环境很糟糕。最早的办公地在朝阳区泰达时代中心,办公室就像库房,桌椅等设备都是临时拼凑的,比这更糟糕的是团队不好招——当时市面上既懂互联网又懂智能硬件的研发人员并不多。
梁军招来了很多联想的老部下,又通过社会招聘招到了负责安卓底层开发的李强、负责电视UI的黄滔。带着这支80%来自手机行业的队伍,梁军闯进了新领域,也自证了打硬仗的实力。
“
用打仗来形容当时的情形一点不过分
。在最困难的时候,靠着一批批干部红着眼顶住了,并拿下了阵地。”
等到2013年5月第一代乐视超级电视问世时,梁军应该是松了一口气的——一手把贾跃亭画的饼变成现实,他算是对老板有了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