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面对考试,有压力是人之常情。
催生压力的外因不改变,压力不可能完全消解。无论是学霸还是学渣,面对不确定性,都是在压力下前进。重要的是,没有必要因为压力本身而焦虑。
减压不是为了完全消除压力,而是为了不让压力干扰自己。
2.
凡考试,必有发挥问题。但所谓的“发挥”,是你最不应该考虑的问题。当你在潜意识里把“发挥”等同于“运气”时,
考虑如此玄学的因素,只会让你更焦虑
。
不要凡事归咎于发挥。要透过波动看到背后的问题,减少下一场考试的不确定因素。
3.
考试状态同样玄学,前一晚睡得好不好、考前是不是喝太多水、考场是太冷还是太热……这些本不必考虑的问题,都会成为心理防线的突破口。
要相信这一路走来,你也从来不是每次考试都状态爆棚,不也走过来了吗?
还未出现的问题,没有必要去想。
4.
总会有一些突发状况让人心态爆炸,在考场上尤其如此。
在心态爆炸的那一刻,你真正需要的是,脱离那个让你易燃易爆炸的环境。
这时一段缓冲就非常必要,让突然爆发的情绪回到原处。
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喝水、擦汗、撩头发、瞭望窗外,以及向监考老师展现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围笑。
不要一味待在原地死磕,除非危机自行化解,否则只会更加焦虑。
5.
想想监考老师发考卷前的紧张,是不是在拿道题的那一刻,就稍稍松了口气?
因为很多的焦虑和压力,来源于对不确定的恐惧,来源于——心里没底。
有些“没底”,是因为“虚”,有些“没底”,是自己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