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思想聚焦
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校导网编辑、时评作者吴雁 @思想聚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山西发布  ·  春节假日山西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 ·  8 小时前  
山西发布  ·  春节假日山西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 ·  8 小时前  
CZ老乡俱乐部  ·  山西一机场正式升级!山西省第二大机场! ·  2 天前  
山西广播电视台  ·  山西多地景区发布公告:接近最大承载量,提醒广 ... ·  4 天前  
山西广播电视台  ·  山西多地景区发布公告:接近最大承载量,提醒广 ... ·  4 天前  
岚县老乡俱乐部  ·  山西:免费制发! ·  5 天前  
岚县老乡俱乐部  ·  山西:免费制发! ·  5 天前  
HQ老乡俱乐部  ·  山西:免费制发! ·  5 天前  
HQ老乡俱乐部  ·  山西:免费制发!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思想聚焦

支教两年,我们能改变什么?

思想聚焦  · 公众号  ·  · 2017-09-06 21:20

正文


本文原发于公众号:新世相,覆盖千万文艺生活家的自媒体组织"文艺连萌"发起者。微博:新世相  微信:新世相,本文已经过原作者授权。


在教育资源不均衡地区支教两年,我们用两年的时间能改变什么呢?是学生的命运,还是老师自己的人生?


也许,这两件事正在同时发生……

 

“内衣作坊的女孩说,读书有什么用?

我每个月打工赚的钱都比你多” 

@陈骁 | 26岁,支教于广东汕头


我支教的地方以内衣加工业出名,很多学生都会去内衣作坊打工。我劝一个打工的孩子,你这么辛苦也挣不了多少钱,还不如好好学习,以后考大学。她嘿嘿一笑:老师,我暑假打工赚的都比你多,读那么多书又有什么用呢?

 

她的工作是钉内衣扣子,一个月 3000,确实比我的支教津贴还多,但听到她的话,我还是震惊了。

 

于是我策划了一组职业教育讲坛,告诉学生们初中毕业后可以读哪些职业学校,高中和大学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很多孩子从此开始用功学习。

 

后来那个女孩考上了中专幼师专业,但很快便因为家庭压力辍学。她在一家超市做收银员,再见到时,她说现在除了收银还会学习进货、摆货架、管理等知识,老板给她推荐了很多书看,她很开心。

 

她已不再是当初那个认为钱比学习重要的孩子了。

 


另一个姑娘学习特别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可临近中考,父母不让她继续念书了。他们从骨子里认为读书没用,不如打工。家访时,一句“家里没钱”令我们无言以对。

 

教育远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们提供了选择的可能,却无法帮他们决定未来。

 

“一岁时妈妈就去世的她,在周记里写妈妈叫自己起床,给自己做饭,吃得好饱”

@杨松 | 25岁,支教于云南保山


我教初一语文,班上的一个学生在所有的书、卷子上,都会写上“人生如梦”四个大字,总是一副皆为虚幻的态度。上课不听讲、下课不交作业也是常态。

 

很多孩子只能写一百字的周记,满篇都是错字。个别学生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对。孩子们羞于提问,不愿意积极努力。

 

有天我批改到一个女孩的周记,她写道,周末的早上,妈妈叫自己起床,又给自己做了一桌喷香的饭菜,自己吃得好饱。可我知道,她妈妈在她一岁时就去世了。

 

她成绩很差,倒数第五。我以为她无心学习,后来才知道她原本成绩挺好,不好好上课,是因为希望别人放弃对她的期望,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哥哥,自己去打工。

 

那天我对着她的周记哭了很久。也才明白,自己或许改变不了孩子们的命运。但至少在两年时间里,我想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与陪伴。

 

“我教的不仅是一个学生,更是一个未来的父亲”

@康瑜 | 24岁,支教于云南保山


刚接手这个班级,所有的“问题学生”集中在教室后三排,各种捣乱。

 

元旦时,我给学生带了一大箱礼物,告诉他们答对问题就发礼物,结果他们直接去抢,坚决不背书,也不回答问题。

 

我一个个找他们谈话,说服他们参加补习。我告诉他们:我们就好像站在悬崖边,老师会紧紧拉着你们,绝不松手,也请你们千万不要松开。慢慢地,他们变听话了。

 

这群孩子里,有一个“大哥”。他很聪明,小学成绩非常好,但是初中染上一些不良嗜好,带头打架,功课越落越多。父母嫌他丢人,对他很粗暴,有一次回家晚了,他爸爸直接甩了他一耳光。

 

后来,这个男孩辍学去了县城,给我写了一张小纸条:

“老师,对不起,我不继续读书了。但是,我会记得我们一起度过的那几个月。我会带着我的孩子,让他学会坚持,好好读书。我知道读书有用,读书才能改变现状。”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教的不仅是一个学生,更是一个未来的父亲。

 

我很庆幸那时自己没有放弃,紧紧拉住了他们的手。

 


“她拿着一个快化了的冰淇淋,说要带回家给奶奶吃”

@张懿心 | 25岁,支教于广西百色


我家是教育世家,我的人生本来有清晰的轨迹:读博士,然后去大学教书。2014 年,我同时被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等4所美国高校以全额奖学金录取;之后,我前往哥伦比亚大学读经济学博士。2016年,我选择退学去支教。

 

我迫不及待要先去做这件事,因为我意识到当老师不一定非要留在大学里,农村地区 1.62 亿的孩子需要我们。

 

我去了广西的琴华村教英语。这个前后不足 200 米的村子被群山环绕,与世隔绝。一个月只有固定日子才能买到蔬菜水果。我们的宿舍楼在牛棚边上,到处都是叫人难受的气味。下雨天会看到很多虫子爬满潮湿的墙壁。

 

我们班的班长是一个女生,叫黄小坤,有个姐姐。姐妹俩每天挤在一张很简陋的木板床上睡觉,周末七点多就要跟着爸妈去田地里做一天农活。为了不耽误学习,她们早上五点就爬起来写作业。另一个小姑娘黄小娴,才上三年级,有一天天气很热,我见她手里拿着一个快化了的冰淇淋不吃,问她为什么,她说要拿回家给奶奶吃。

 

这些山里的孩子们啊,纯真朴实得像山泉一般。

 

“我找到了深爱的人”

@李志伟 31岁、@王雨轩 27岁 | 支教于云南大理、临沧


第一次见到王雨轩时,我就被她深深吸引。支教期间,她为了让孩子们能够看到外面的世界,组织了一个明信片活动。孩子们好奇地拿着一张张从外面寄来的明信片,一脸好奇,高高地举着、大喊着,兴奋不已。

 

暑期培训结束后,我们俩去了不同地方教书。因为太想把这些孩子教好,雨轩有时会很着急。我经常给她打电话,安抚她别着急、慢慢来。

 

一次又一次的聊天,无数短信、电话,就连我们村移动营业厅的老大妈,每次见我去那里,都会问:“诶?小伙子,你怎么老来充话费啊?”

 

她在千里之外接受表白后,我猛砸开队友的房门,“我恋爱了!我有女朋友了!”然后在晨曦中的空旷校园里疯跑起来,这是我的初恋。三年异地,我们在每个深夜聊各自的童年,聊我们的学生,聊中国教育的未来。

 

不久前,我们举办了婚礼。如果有机会,我们还会再回到农村。

 

“24岁那年,我当上了副校长”

@陶潜 | 24岁,支教于云南临沧


从南开大学毕业一年后,我去参加了支教。第一年我教生物,班级成绩全县第一。第二年我教两个年级的物理,还是全县第一。最后一学期,我被任命为学校的副校长,这一年我 24 岁,不是在备课,就是在去备课的路上。

 

两年间,我带着学生种辣椒、豌豆,带他们在农田、山林和池塘中辨认昆虫和植物,用三棱镜看折射出的七彩阳光,让自制的水火箭呼啸着掠过操场。

 

一个乌云密布的夜晚,我把幕布竖在楼顶的天台,连上手机和投影仪,打开手机中那个叫“星图”的app,将它举向天空,幕布上映出满天的星座,那一夜成了我和学生们最浪漫的回忆。

 

上大学时,我没有明确的生活方向,总想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却像朴树的歌词一样迷茫得“没有答案”。

 

现在,我在美国范德堡大学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也会从事教育工作。我不知道,我的一生当中,还能做其他什么事情,能够如此地影响一个人的人生。

 

“我的命运是读书改变的,希望我的学生也可以”

@樊彩莹 | 23岁,支教于云南保山


我来自陕北的乡村,初中时遇到一位来支教的数学老师。记忆中,他一年四季只有两套朴素的西装,脱口而出的流利英语。我对他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憧憬,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读大学是这样的,我也要读大学。


有次看电影,同学们看完一部吵着要再看一部。他气得要哭出来了,说怕我们太贪玩忘记学习,我们还有很多没学会,还可以变得更好,但他很快就要走了。听了他的话,全班都陷入沉默。


大学毕业前夕,我下定决心来支教,回报哺育我的这片土地。我的命运是通过读书改变的,我也希望自己的学生,能选择他们想要的生活。

 

“我的学生将去往何方?我很为难”

@何流 | 29岁,支教于云南临沧


当年,我是第一个申请支教三年的老师。就为了把学生们带到毕业,完成一个轮回。那时有个学生身体单薄,看起来古怪精灵。有次我们给学生买书,弄了一个小型图书借阅项目,他借了一本 500 多页的《马克·吐温全集》,一周后来还书,说看完了。

 

后来他考上了我的母校北师大。六年后,我问他觉得老师当年起到的作用有多大?他说,知识已经不记得了,但我给他们买的书、带他们去临沧玩的经历,都给了他努力的动力。

 

我一直很担心学生能否考上高中,能否脱颖而出。如果不去读高中,将来做什么?考技校?去打工?甚至留在小镇上做一个“小混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