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到老所办事,也不知道进哪个门,动不动就跑到户籍室了,而且原来的接警室也小,站都站不下几个人。”大厅里,到所办事的小刘看着明亮宽敞的新所不由地感叹。“以前派出所基础建设不完善,办公设施老旧,办事空间狭小,群众办理业务确实不方便。”派出所迁至新址后,对各个办公区域进行了重新规划,对窗口服务进行了合并,群众办理业务更加方便快捷。
民警表示,这是一场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办理业务的窗口规范了,服务质效提高了,群众方便了,对公安工作也就更满意了。
“新环境肯定好,进来也亮堂,也不用再跑着找窗口,忙了还能坐在沙发上等,心里也没那么着急了。
”小刘乐呵呵地说道。
“这不仅仅是一次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是一次对基层派出所工作的系统性改造,我们对派出所的机制建设、人员配备、警务模式等方面也都进行了系统化的升级优化,以适应公安工作的新形势新需要。”所长吴凡介绍。
2024年以来,柔远派出所刑事案件同比下降37.6%,电诈财损下降率达54.6%,如今,接处警大厅、执法办案区、民警办公室等功能区的建立,将会让打击违法犯罪更加有力、更加高效、更加精准。近日,民警在工作中发现,有群众在空置的农村自建房中存放了大量烟花爆竹,民警经过调查发现该自建房不具备存储烟花爆竹的条件,依法对该批烟花爆竹进行没收,并对储存人员处以行政拘留处罚,为欢度春节拧紧“安全阀”。
新家新风貌,新年开新局。
新家改变的不仅是“面子”,更在于“里子”。吴凡说,以“派出所主防”为指引,全面推行“一村一警”警务模式,推动“向日葵工作法”迭代升级,协调各村委会将5个二类警务室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派出所将农村警务和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人口管理、矛盾调处、隐患排查、安全宣传……逐步实现“在基层、听民声、知民情、汇民意、解民忧”,赢得了百姓的认可。1月初,18名农民工因未拿到工资,与负责人发生了冲突,民警经过初步调查了解了前因后果后,立即启动“警司联调+”模式,联合镇政府、镇司法所、人民调解员等,就该起纠纷进行调解。经过两天耐心的调解,18名农民工如愿拿到了30余万工资款及伙食住宿补助。
“拿到工资,老百姓就能过个好年,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值得高兴的事。”吴凡说,基层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把所有能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打造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舞台,切实服务好辖区群众、保护好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
“说到保护财产安全,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成了我们护财安民的新挑战。”吴凡说,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柔远派出所在原有的上街、入户做反诈宣传的基础上,创新了“八心”反诈工作法,积极联动村委、环卫、学校、企业等,采取“铁脚板”走访宣传、环卫车喇叭宣传、学生联动家长宣传、大棚网红果蔬宣传、定点引导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横幅真实案例宣传、发送提示短信、受骗群众回访等措施,不断提高群众反诈意识和能力,不断降低辖区群众被骗率。
所长吴凡继续展望,在新的一年里,柔远派出所将按照市局、分局党委部署,积极争取乡镇党委、政府支持,不断完善“派出所主防”机制,从群众的期待出发,进一步完善更新“向日葵工作法”“雷达警务工作”等社区警务工作机制,继续探索群防群治新思路,强化和村“两委”班子联动,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壮大“红袖标”群防队伍,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到共建共治的队伍中来,锚定目标齐发力,护航发展开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