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运营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编微信号:dayuhai123入社群
欢迎各行业互联网运营达人加入我们91运营大家庭,会运营的人都来这里了!
导读
:
这篇文章从选题、文章结构、评论回复和人格化这四个方面,拆解「丁香医生」的内容运营风格。
来源|插坐学院(ID:chazuomba)
作者|张二狗
我爸妈的朋友圈里,有很多健康养生文章,内容鱼龙混杂,为避免他们上当受骗,我总是给他们发一个公众号的文章,也是我长期阅读的健康类公众号——「丁香医生」。
在“新榜”的健康类公众号排行榜中,「丁香医生」长期占据榜首,它的选题都针对常见健康问题,语言通俗幽默,读者评论及回复水平高超,堪比“毒舌电影”,而且有明显的人格化特征。所以,这篇文章就从选题、文章结构、评论回复和人格化这四个方面,拆解「丁香医生」的内容运营风格。
「丁香医生」写哪些选题?
「丁香医生」的定位是“专业医生写下的健康科普”,只科普常见健康问题,不讲解复杂疾病。在这个定位下,「丁香医生」的选题有三类:
1. 浅层科普医学知识,让读者了解到常见疾病。
比如,《抑郁症就是「不高兴」吗?》,分析抑郁症;
2. 辟谣网络上的医学错误。
比如,《不抽烟、不喝酒,为什么也会得肺癌?》,讲解肺癌的真正成因;
3. 针对常见疾病,给出解决办法。
比如,《感冒了擤鼻涕擤到耳朵疼怎么办?》。
「丁香医生」如何写文章?
1. 整体:如何设计文章结构?
1)每篇文章写多长?
1200字-1500字/篇,既能说清一个问题,又不会因为太长,让读者疲倦或厌烦。
由于目标读者不是专业医学人员,所以文章每段不超过
80 字,语言简短,不给读者阅读压力。
「丁香医生」文章节选
「华医网」文章节选,目标读者是专业医学人员
2)如何排列文章内容?
以问题编排全文,比如,《得了高血压,就不能运动了吗?》的全文标题如下:
高血压就不能运动了吗?
哪些运动适合中老年高血压患者?
只做有氧运动足够么?
这种用编排方式,既能改变读者已有的认知框架,又能重新解释某一疾病的病因。读者阅读时,经历困惑、思考再到豁然开朗,这种阅读快感和阅读奖赏,会产生神经递质多巴胺,让读者心情愉悦。
2. 开篇:如何切入主题?
「丁香医生」讲解专业科普知识,但如果开篇就讲解专业知识,会降低读者阅读兴趣。为了优化阅读体验,常用以下几种方式切入主题:
1)从健康类话题切入
比如,《豆浆「假沸」不能喝!这 5 种食物一不小心都会中毒》中,开篇写到:
曾经有一个热门话题问:有哪些食物是学食品学营养的人绝对不会吃的?
之后自问自答“没成熟、没做熟的植物(绝不会不吃)”,再引申到文章主题“怎么吃,不中毒?”
2)从生活场景切入
先描述生活常见问题,再引入文章主题。比如,《动物内脏到底要不要吃?别说我没告诉过你……》中,开篇大致内容如下:
对于内脏,估计很多人是又怕又爱。说怕,是怕……胆固醇和脂肪太多;说爱,是因为……我们暂时抛开口感,只说营养,动物内脏真的是……吗?
想找到这类切入场景,往往需要从文章主题,反向思考,常见的方法有:
以文章主题为核心,横向拓展类似的主题;
以文章主题为核心,纵向拓展类似上下游的主题;
从文章主题所在场景切入,描述场景中的其他主题。
尝试这些思考方向之后,选择最适合的切入点,从它引申到文章主题。如果想深入研究这种反向思考方式,推荐阅读《水平思考法》(爱德华·德博诺 著)。
3)从投票切入
投靠内容与文章主题相关,但更有娱乐性质。主要作用是提高参与感,调动读者兴趣。
比如,在《食物发霉了,去掉坏的部分,还能吃吗?》中,开头投票如下:
4)从调侃反例或病症切入
先说调侃反例。当文章针对年轻读者时,风格轻松,通过调侃文章主题的反例,让读者意识到文章主题的重要性。比如,在《纹眉要是不注意这 5 点,一不小心就悲剧了》中,写纹眉的注意事项,开头这样调侃:
做得好的,一个字,美,今天开开心心过节;做得不好的,一个字,惨……
为了避免更多人盲目「入坑」,丁当请皮肤科的美女医生禹汐,来讲一讲纹眉最应该注意的 5 件事。
再说调侃病症。如果文章主题相对轻松,可以开篇就调侃病症表现。比如,《老是爱放屁,咋回事?》这样开篇:
从今天起,做一个有「气场」的人,有声,有味,自带出场效果。认真来说,爱放屁和平时吃的东西、生活习惯及一些疾病有关系。
3. 正文:如何解释专业内容?
针对这个问题,我曾专门写过一篇《为什么你写的专业内容没人看?》。「丁香医生」的写作技巧在文中已经提到。而今天的重点是「丁香医生」的整体内容运营规则,不单单讲“如何解释专业内容”。所以,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高效阅读,这里只罗列那篇文章的重点,不再赘述:
1)用通俗表达写专业理论:
写完专业名词,用日常语言解释;转换不同内容时,用“对话风格”;专业知识,形象总结。
2)选择恰当的例子,帮助读者理解理论:
讲述理论概念时,例子要有情景;使用读者熟悉的例子;同一例子,前后对比。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这方面内容,强烈推荐《为什么你写的专业内容没人看?》,下面说两个推荐文章中没写到的,「丁香医生」却采用了的方法:
3)多写结论或建议
对于医学科普类文章,相比于读懂专业原理,读者更关心“我该怎么办”,所以先写结论或建议,让读者即便不明白原理,也能记住结论,指导实际生活。比如,在《蛋黄好还是蛋白好?答案原来是这样的……》中,某小节的结构如下:
胆囊炎患者,应尽量少吃蛋黄。胆囊炎患者必须限制胆固醇摄入,不仅要尽量少吃蛋黄,也还要少吃动物性脂肪。不妨选择富含膳食纤维和豆固醇的豆制品,作为膳食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更好的方法是,用口语风格描述结论,比如,在《1 月死亡 79 例!预防禽流感,必须了解这 6 个关键》的结尾,这样描述结论:
空气中的病毒细菌对酸性环境并不敏感,曾有实验研究过「密闭空间里熏醋能否减少细菌」,结果是:没用。
4)联系生活情景
通过生活情景,描述读者心理状态,更能打动读者。比如,在《食物发霉了,去掉坏的部分,还能吃吗?》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还有一些小伙伴决不放弃「勤俭节约」的美德,觉得只要把「霉」削掉,再高温加热,就可以去除毒素了。
这段描述,容易让读者带入自己的生活情景,更想要读下去。
4. 发布后:如何挑选和回复评论?
像很多公众号一样,「丁香医生」为了提高读者的参与感,增加粘性,要引导、回复读者评论,除此之外,作为医学科普类公众号,通过回复评论,帮读者解决问题,也能够提升自己的可信度和品牌价值。下面说说「丁香医生」读者评论的主要类型和回复方法:
1)同意型
读者就文章内容发表意见,讲述亲身例子,赞同文章内容。这类留言能够增加文章可信度。
回复方法:肯定读者,鼓励读者在现实生活中实践文章内容。
2)提问型
读者向「丁香医生」提问,「丁香医生」解答,增加文章信息量。
回复方法:先要就事论事,回答内容。如果可以,再加入情绪,人格化表达。
3)聊天型
内容与文章主题无关,主要是增加文章趣味。
没有固定回复方法,随机性强,考验情商。
「丁香医生」如何做人格化?
为了医学科普更有趣,「丁香医生」塑造了一个人物“丁当”,并给他设置了固定的特点——“丁当扶了扶眼镜”——在每次回答读者问题之前,都有这句话,给读者种“心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