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术战争
专注艺术资本与市场的深度分析和数据挖掘。为艺术收藏家、艺术机构高管、文化产业高管、奢侈品高管、有艺术品味的新富群体服务。发力未来10年最有发展潜力的三大艺术产业:艺术金融、艺术消费、艺术旅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康石石  ·  澳洲学签大降26%!今年适合去澳洲留学吗? ·  16 小时前  
康石石  ·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开放申请啦!! ·  3 天前  
康石石  ·  清华大学 & ... ·  3 天前  
康石石  ·  什么?不花一分钱就去艺术留学啦! ·  4 天前  
舜网  ·  “泉”在济南过大年|新春探馆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术战争

书法被丢弃垃圾桶引争议

艺术战争  · 公众号  · 艺术  · 2019-09-08 23:59

正文

置顶横幅海报推广,艺术家合作可用作品置换,1折优惠。合作联系(微信号:330300000)。

(导读: 一件曾精心装裱过的书法作品静静地躺在三个垃圾桶上,这幅图片在书法公众号和微信朋友圈刷屏了。 很显然,让很多自以为是的书法家一时无法接受被残酷抛弃的现实。


书法被丢弃垃圾桶引争议


日前,一幅图片在书法公众号和微信朋友圈刷屏了。在这幅图片中,一件曾精心装裱过的书法作品静静地躺在三个垃圾桶上。很显然,它是被它的主人彻彻底底地抛弃了。而正是这样的一幅图景,让很多自以为是的书法家扎心了,一时无法接受被残酷抛弃的现实。

但是,不管书法家们是否扎心、能否接受,现实常常就是这样地无情。甭说应酬之作,就是你自认为是精品的作品,在普罗大众的眼里有时也并不比一顿饭、一两酒,或一件衣服、一双鞋等更来得重要。

很多书法家在看到那幅让人寒心的图片之后立马得出一个结论:以后再也不会白送作品给他人了。在他们看来,作品被当作垃圾一般弃置似乎都是白送作品惹的祸。如果当初不把作品白白送人,如何会落得这样一种结局!

但我想说,上述结论并不具有必然性。因为花钱买来的作品,不能成为肯定舍不得扔的前提。

(视频说明: 书法被丢弃垃圾桶)

我认为,扔不扔作品,与白送与否、花不花钱关系实在不大,而与喜不喜欢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就好比女人穿的一件衣服,此时喜欢,就天天穿在身上,一刻也舍不得脱下;彼时不喜欢了,便弃置一旁,瞅也不瞅一眼。喜欢的,并不会因为是人家白送的而扔掉;不喜欢了,即便是自己曾经花天价购得的,最终也可能会毫不吝惜地送到垃圾场或旧衣回收站。因此,扔与不扔,更多地取决于你的作品是否被他人喜欢,取决于他人的这种喜欢能维持多久,会不会因时而变。

就像图片中那幅被扔掉的作品,不管当初是名叫“国胜”的那位书者白送给这位收藏者的,还是这位收藏者花钱从“国胜”的手里购买的,我们都无法否认这位收藏者当初对那幅作品的喜爱之情,否则他实在没有必要对那幅作品作如此精心地装裱。至于那幅作品最终为什么又被扔了,也许原因很多,但我想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位藏家不喜欢它了。不喜欢了,换做书法家您本人,还会始终如一地珍藏它吗?

所以啊,无论是白送还是花钱购买,如果不能一直被喜欢,迟早都有被扔掉的可能。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相比白送的作品而言,花钱买来的作品被扔掉的风险更大。因为白送的作品,送与被送者之间至少还有着一条情谊的纽带,即便被送者不喜欢这幅作品了,但出于友情,也不会无所顾忌。而花钱购买的作品呢,买与被买者之间只有交易,有金钱做中介,双方互不亏欠,买者自然就可以随意处理作品了。


不过,书者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作品不被他人扔掉的命运也并非全无可能,办法也许只有两个:一是不出售或白送他人自己的作品;二是要有精品意识,能让收藏者始终如一地喜欢你的作品。只是这难度也实在是太大了,试问当今的书法家们,能真正做到其中之一的又有几人欤!

故此,作品被扔,书法家们还是要以平常心对待。既然已经白送人家,或被人家花钱购买了,那么作品的所有权自然属于人家,人家自然也就拥有了对作品的处置权。因此,是扔掉还是收藏,是暂时收藏还是永久收藏,是自己收藏还是另行转让,那都是人家的事。如果只是因为人家把自己的作品扔了就耿耿于怀,那么最终受伤的也只能是你自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