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有乾景文化
文艺创作;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承办展览展示活动;工艺美术设计;电脑图文设计、制作绘画技术培训。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会议服务;企业策划;经济贸易咨询;技术推广服务;销售工艺品、文具用品、体育用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秦皇岛晚报  ·  家里换包盐,或许能省很多看病钱 ·  12 小时前  
最红安  ·  正大量上市,有人吃进急诊! ·  昨天  
最红安  ·  正大量上市,有人吃进急诊! ·  昨天  
LRTV辽宁之声  ·  刷短视频“刷”成2300度近视?这些习惯,正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有乾景文化

花卉饮食极简史:真香!

大有乾景文化  · 公众号  ·  · 2019-04-22 09:39

正文

随着天气日渐和暖,朋友圈也被各种盛开的花朵刷屏。


但是对于我们大吃货帝国的传人来说,美丽的花儿除了观赏,当然还有另外一层用途——



用四时花卉做成的菜肴、点心、酒水等,称作“花馔”。我们熟悉的黄花菜,其实就是一种萱草属植物的花。


黄花菜


而在菜肴中加入花卉,不仅能为饮食平添一缕清香,就连用餐之人仿佛也变得风雅,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早在 先秦时期 ,楚国的美男子大夫屈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塑造出一位以落花为食的高洁文人形象: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离骚》


除了提高自身的level,此时的花卉饮食还有另一个重要用途: 祭神。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九歌·东皇太一》


先秦时期的天神和人一样,喜欢洁净芬芳的食物。楚人用来祭祀东皇太一的神仙套餐里,包含加入蕙、兰的蒸肉,桂花酒(一说为用桂皮泡的酒),以及用椒叶制成的饮料,香气扑鼻。



汉代 的人们食用花卉,目的简单粗暴:花不是有香气吗?我们就把它当口香糖用!


据《拾遗记》记载,汉昭帝曾在皇家园林里种植一种叫“低光荷”的花。这种花开放后,经久不谢,香气浓郁,方圆十里都能闻到。


吃了低光荷的人,“口气常香,益脉理病”,不仅口气清新,而且小病小痛都不见了,身体倍儿棒。


因此,宫中上至王公大臣,下至洒扫宫女,都常常含嚼低光荷,以达到吐气如兰的效果。


到了 魏晋时期 ,全国人民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服食花卉,就像服食五石散或丹药一样。


不是因为好吃,而是人们希望借助花的力量,早日得道成仙。


热门食用花卉TOP1当属菊花。连魏文帝曹丕都相信菊花能够包治百病、轻身延年,进而辅助成仙,因此经常向臣下赏赐菊花,鼓励他们好好修炼道术。


《历代帝王图》中的曹丕


民间也流传着很多与服食花卉有关的神异故事。


比如道士朱孺子,在玉笥山中服食菊花,一下子修仙成功,直接脚踩五色祥云升天。


再比如渔阳人凤纲,用窖藏百日的百种花卉制成丸药,天天服用,最后长生不老,入山中仙去。


总之,这一时期,食用花朵的功效被大大地夸张了。



与做梦都想成仙的魏晋人相比, 隋唐 人对食用花卉的态度要务实很多:


既然花是可以吃的,我们就把它做成点心酒水,乖乖吃掉!


这一时期,桂花酒成了赏赐臣子的常见之物。



武则天也曾命宫女遍采百花,和米捣碎,制成“百花糕”食用。


皇帝带头吃花花,平民百姓们也不甘落后,开发出各种应季花卉食品:


春天用杨花煮粥、制桃花醋;夏天将荷花捣碎,酿成“碧芳酒”;重阳时节饮菊花酒……


这种以花卉入馔的风气,在 宋代 越发盛行。


美食大V苏东坡在《后杞菊赋》里说:“吾方以杞为粮,以菊为糗(饭或面食粘连成块状或糊状)。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而冬食根。”在吃货的眼里,菊花浑身上下,哪都能吃。


另一位美食博主林洪,出版了菜谱《山家清供》,里面记载15道花馔:


梅粥:梅落英,净洗,用雪水煮;候白粥熟,同煮。

薝卜煎:栀子花采大者,以汤焯过,少干,用甘草水和稀,拖油煎之。

雪霞羹:采芙蓉花去心蒂,汤焯之,同豆腐煮,红白交错,恍如雪霁之霞。

广寒糕:采桂英,去青蒂,洒以甘草水,和米舂粉,炊作糕。

……


身份贵重如宋高宗皇后吴氏,也喜欢用花卉入菜。


吴皇后是位素食主义者,常吃的一道菜是拌生菜,大约类似于现在的蔬菜沙拉。


南宋没有沙拉酱?不怕!


春夏时节,用牡丹花瓣拌菜;冬季,则改用梅花拌。


想吃点油脂丰富的,就把牡丹花瓣上浆挂糊,过油一炸,千年之后的小编都馋哭了。


宋高宗吴皇后画像,身材苗条是有原因的


元代 统治者留给大多数人的印象,应该是豪爽,甚至粗野,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元代的皇家宴会上,也出现了蔷薇酒、杏花酸酪等用花朵制成的食品。


民间更是延续了食用花卉的风气,还总结出“六月收槐花,八月收韭花,九月采菊花”的规律,彻底把花卉饮食纳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熟悉的茉莉花茶,其制作方法也是由元代人总结并记录下来。


仇英《人物故事图册》之《贵妃晓妆图》(局部)


明清时期 的花卉饮食,可谓集前代之大成。


无论是田间地头的野花,还是供人观赏的名贵花卉,都可以制作成茶酒饮料、精致点心、豪华大餐。


皇宫的膳单上可见花卉的身影:


明代御膳有牡丹头汤、木樨糕子汤;清代皇帝接受的贡品有玫瑰露、桂花露、蔷薇露;慈禧太后爱喝花茶,爱吃菊花火锅,还常让御膳房在夏季采摘荷花瓣,裹粉油炸,做成休闲小吃。


清代锡一品锅,故宫博物院藏


民间用花卉制作食品饮料,也是常事,还会根据时令,用不同的花卉做出不重样的美食:


四月,用玫瑰花、藤萝花做饼;五月,采槐树花炒鸡蛋;六月,摘茉莉花熏茶;八月桂花飘香,酿桂花酒、腌糖桂花……



时至今日,花卉饮食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传统佳肴,有玫瑰饼、桂花糕、桂花酒、菊花火锅、茉莉花茶……是我们从小吃到大的熟悉味道。


现代美食,有洛神花茶、樱花冰淇淋、樱花果冻……给我们的味蕾以新奇的体验。



但无论如何推陈出新,这些花卉饮食总会给人以清新美丽之感。吃上一口、喝上一口,仿佛置身于无边花海,呼吸着芬芳的空气,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不知道这个春天,你的舌尖是否已经感受过花香呢?


主要参考资料:

孟晖《画堂香事》

钟晓璐《中国古代餐花行为及其书写研究》

张红伟《清代北京的花卉饮食综论》

王星光、高歌《中国古代花卉饮食考略》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更多极简史

古埃及 / 翻白眼 / 西王母 / 绿帽子 / 煎饼

胡须 / 饮茶 / 洗澡 / 皇帝称呼 / 压岁钱

外卖极 / 美女脸 / 美甲 / 真·剁手

广告 / 月饼 / 锦鲤 / 春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