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鱼羊秘史
」关注,每晚八点推送
回复「
揭秘
」,看欲罢不能,闻所未闻的野史奇谈
(图)影视剧照
▼点击下方音频主播鱼公子为你讲古▼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战神,我们的脑海里会闪现出一连串的名字,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孙武、白起、廉颇、李牧、项羽、韩信、卫青、霍去病、关羽、周瑜、陆逊、李靖、徐达、袁崇焕、左宗棠等一大批闪耀于中国历史的英雄,可以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战神。然而,纵观中国历史上这一大批战神,我们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的战神很难用完美来形容,要么功高震主,让主人嫉妒最终结局惨烈;要么因为骄傲或守旧等原因,在一些关键战役上没有取得胜利;要么因为目空一切最终身败名裂;要么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等等。然而,有一位战神,堪称完美,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战神,这位战神就是唐朝开国英雄李靖。
为什么说在中国历代战神中李靖最完美呢?纵观李靖的一生,无论他的战略战术、人格、高风亮节、懂得进退、不参与政治纷争等方面确实是其他战神不可比拟的,所以,在所有战神中他的结局应该是最完美的,不但能够活到79岁寿终正寝,而且是受到了当时的统治者李渊、李世民的信任。
首先,李靖的完美在于用事实赢得信任。
李靖是唐朝开国最大功臣之一,但是,李靖最初并不被李渊和李世民所信任,李靖本是隋朝将领,在隋朝末年,他本想挽隋朝于危难之中,并且发现了李渊有谋反之心,准备向隋炀帝告密,刚到京城长安,才发现天下已经大乱,李靖也就在犹豫之际,被攻占了长安的李渊俘获,在被行刑之际,李靖大声疾呼:“您兴起义兵,本是为了天下,除去暴乱,怎么不欲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斩杀壮士呢?”正是这一喊,惊动了正需用人之际的李渊,李世民也欣赏他的才识和胆气,李靖因此在鬼门关前又回到了人世,从此随李世民打江山。李靖这一点似乎与韩信相似,韩信当年也是在刑场上一声疾呼,震撼了萧何,最终被萧何所识而捡回了一条性命。
(图)李靖,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
而后来在平定南梁萧铣政权的过程中,李渊差点以其贻误军机将李靖秘密处死,没有想到执行人许绍爱才,为他请命,终于又免一死。当时虽然在征剿萧铣的过程中并不顺利,赵郡王李孝恭是节节失利,唯独李靖传过来捷报,在夔(kuí)州战役中,率八百士卒袭击敌方营垒,后又在险要处布下伏兵,一举杀死了敌人首领,并且俘虏5000多人。李渊听到捷报,高兴得不得了,立即颁下玺书,慰劳李靖,说只有天长日久才发现李靖是无限忠诚的,并且对他说以后的功名利禄就不用担心了,从此博得了李渊的高度信任,李靖从此成为闪耀于唐朝开国功臣的战神,在讨伐南梁萧铣政权过程中,李靖根据个人的看法,陈书攻灭萧铣十策,得到了李渊的高度重视,最终辅佐赵郡王李孝恭平定了夔州,萧铣被逼投降。
后来,李靖在平定岭南、消灭唐朝最大的敌人突厥(李渊当年起兵向突厥称臣)、远征吐谷浑等过程中,李靖从辅佐到副帅到统帅,可以说日益得到了李渊、李世民的高度信任,李靖也最终被李世民封为卫国公。虽然有人多次举报李靖有谋反之心,李世民也派人有过调查,最终结果不但是子虚乌有,而且是举报者贼喊捉贼,是自己有谋反之心,如同是开国大功臣之一侯君集,所以,从李渊到李世民对李靖的越来越信任,那完全是李靖是在用事实说话,无论上战绩、还是对唐朝的忠心。
其次,李靖的完美在完善中国版图方面古今少有。
中华文明发源地主要集中于中原,经过几千年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国的版图逐渐扩大,从秦到汉再到唐,然后经历元,再经历明清时期的稳定,直到现在沿存的版图,历代战神的血汗那是功不可没,这也是他们能够称为战神的根本原因。而在这些战神中,李靖的功劳尤为突出,中国在唐朝时期的版图达到一个巅峰,可以说没有李靖很难做到。李靖不但战无不胜,让大唐统一了天下,而且在北征突厥,西征土谷浑方面,让大唐的领土向北向西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大唐的版图能够西达咸海,北越贝加尔湖,这都离不开李靖的功劳,而李世民当年东征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因李靖年老而没有带李靖出征,李世民后来也是深为后悔。
(图)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的李世民,张丰毅(饰)
第三,李靖的完美在于对于不同的对手能够采取不同的策略。
李靖天生就是打仗的,他一生戎马倥偬,但他打仗不是不分对手,而是面对不同的对手,冷静分析对手的优劣,然后采取不同的策略,如面对南梁铣,制定了十策,虽历经万难,但最终臣服之;南征岭南,采取安抚,刀不见血仞,对手望其风而迎;平定辅公祏,迅雷不及耳;消灭突厥,既强攻,又采取政治手段,并且采取分化瓦解之势,一举雪耻大唐之辱;西征土谷浑,一路穷追,不给其喘息机会终告捷。
第四,李靖的完美是能够把实践化为理论,让后人可以学习。
李靖不但是实干家,也是理论家,在其晚年,他将自己的军事实践写成书,写就了《六军镜》(共3卷)、《阴符机》(共1卷)、《玉帐经》(共1卷)、《霸国箴》(共1卷)等军事著作,把实践化为理论,让后人可以研究,这一点可以与孙武谐美。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做到将自己一生的战斗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时的其他将军,让其他将军能够从中得益。
第五,李靖的完美还在于不制造分裂,不参与任何派别政治斗争。
当年,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形成水火不容的两派,面对内部的激烈斗争,当时,有许多大臣和将军纷纷站队,其中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廓等跟随李世民,宰相陈叔达、大臣长孙无忌暗中支持李世民,而李靖保持完全中立,只忠于大唐,不参与内部的政治斗争。后来,有人包括侯君集告密李靖有谋反之心,但李靖光明磊落,任其调查,最终是证明子虚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