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为用而用:
不要单纯为了“噱头”而使用卫星图像,而要使之为故事增值。若仅为了“妆点”报道,普通的照片效果更好。即使需要展示某事发生在某处,如果卫星图像不能为故事增加任何有用信息,通过地图来提供空间信息更好。
不要过度使用技术性太强的数据:
像NASA或ESA这样的国家级空间局都拥有卫星,能利用雷达或其他科学设备来测量冰川、风象、海洋等地理和气象状况。然而这些专业性的测量数据都需要专家来分析。因此,只有当媒体团队里有能解读、分析此类数据的专家的情况下,才去使用这种卫星图像。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参考在这些议题上NASA或ESA的报道(他们实际上经常发表相关报道),或者找一位专家谈谈。
了解你可以利用头上飞过的卫星,但同时对一无所得有所准备:
有些时候,由于时间、卫星像素、云层覆盖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你不一定能找到在某段特定时间内、某个特定地区的任何信息。如果你有足够资源,你可以求助DigitalGlobe,让他们为你锁定一颗卫星。
一天内卫星不能多次监测同一个地区:
尽管卫星重访次数在减少,但最好的卫星是Planet,它一天能监测全球各地一次。
卫星在夜晚作用不大:
云层和烟雾会阻挡卫星“视线”,只有雷达卫星能够在夜晚穿透云层进行探测。然而,正如刚才提到,除非有专家来分析那样的图像,否则外行是无法解读的。
像素很重要:
要了解你想要什么数据,要哪些细节。如果要找的是被洪水或地震袭击的地方,如Landsat或Sentinel这样的政府卫星就是很不错的免费数据源。“要理解人类的活动,例如某个建筑工地上在发生什么,高像素图像就十分必要。”Maxar科技的公关部总监Brinton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