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IJN
全球深度报道网(GIJN)致力于整合并分享深度报道资源,包括报道手册和书籍、国内外公开数据库、数据新闻工具包和深度报道的前沿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GIJN

新时代记者“黑科技”:卫星图像如何用于新闻报道

GIJN  · 公众号  ·  · 2018-12-07 11:4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18年7月,一个让人不安的视频开始在社交媒体上传播。视频中,两名妇女及两名幼童被一群士兵从村庄带到一个枪击点。女人和幼童都被蒙上了眼睛,接着,士兵向她们开了22枪。这则帖子声称事件发生在喀麦隆,但喀麦隆政府反驳称该视频是“假新闻”。


视频所显示事件发生地的地貌,似乎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找得到,其中的人物也可以是非洲任意一个地方的人。然而,BBC《非洲之眼》(BBC Africa Eye)栏目对这个视频片段进行了严谨的调查分析——他们通过翻查多年的卫星图像,依据视频中的一些地标,找出了事件真正的发生地,查明真实发生时间以及谁应对此负责。喀麦隆政府被迫发布一则声明解释他们此前的立场,表示他们已逮捕了几名士兵并在调查此事。


报道链接:https://youtu.be/4G9S-eoLgX4


卫星图像已逐渐成为新闻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无论是查找事实,衡量某一特定情况的影响,报道气候事件或是冲突地带,卫星图像总能揭示不偏不倚的内幕,因此愈发广泛地为专业记者所使用。


新闻业进入新轨道


科技进步与开拓性创新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地球观测新时代,使卫星更多地被用于商业与公共事业中。这不仅改变了我们认识地球的方式,还带领新闻业进入了新轨道。


建立相关性


现在你有了一个故事,但你需要确切的信息,通过某些相关性,来把故事的点串联起来,理清有关地点和时间的零碎片段和线索。正如上述BBC揭露喀麦隆杀戮事件的例子,卫星图像能够帮我们达到这个目标,并且远不止于此。


“根据一个喀麦隆信源的提示,我们通过谷歌地球找到了与视频中一模一样的分水线。”BBC非洲频道在推特上介绍,“知道了大致地点,我们再观察视频中的其他细节,比如道路、楼房、数目,然后在卫星图像上寻找完全对应的地点特征。”



在这过程中,BBC团队找了 DigitalGlobe 帮忙。后者属于Maxar科技公司(前身为全球通信和空间信息解决方案供应商MDA公司)。“我们翻查六年间的图像,寻找线索,最终精确到年月的信息。”Maxar新闻局高级分析员Steve Wood解释道。


https://www.digitalglobe.com/


相似地,2015年美联社的普利策奖作品——一个揭露 东南亚渔业人口贩卖内幕 的报道,也运用了DigitalGlobe的服务。美联社记者在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域追踪人贩子数月,无功而返,于是便寻求DigitalGlobe的卫星技术援助,追踪深海中的指定区域。下图这张照片,就捕捉了两艘拖网渔船,正把由被奴役渔工捕捞的海鲜装载到一艘商业货轮上的情形。美联社的系列报道使2,000多名被囚渔工重获自由,印尼政府被迫展开大型调查,美国有关水产进口的法律也因此修改。


DigitalGlobe为美联社提供的这张照片,显示两艘拖网渔船正往一艘商用货轮上装载海鲜。


报道突发新闻


卫星图像有时相当于独家证据。一张曝光了伊朗秘密核动力火箭设备的卫星照片曾震惊世界。这张出自 Planet 的图像不仅拍到了位于沙漠中的在建设备,还有疑似火箭发射和降落点的奇怪标记。


Planet于2018年5月拍摄的伊朗秘密火箭发射基地。来源:Quartz。 报道链接:https://qz.com/1286633/planet-satellite-images-exposed-irans-secret-rocket-program/


气候变化


监测气候活动是卫星图像最重要的用途之一,并已被广泛运用于对比某个特定地点在不同时间的变化。


例如,欧洲空间局(European Space Agency/ESA)用 Landsat Sentinel 的卫星数据展示亚马逊雨林30年来的变化。在这组图片中,红色代表植被,右图增多的棕色斑块表明雨林砍伐现象严重,引人担忧,因为巴西的雨林被认为对调控全球气候有重要作用。但不像一般的森林,雨林一旦被毁,无法自动复原。


亚马逊雨林的30年。来源:Landsat, Sentinel。

https://landsat.usgs.gov/

https://sentinel.esa.int/


改变监测方向


路透社就利用了Planet的图像来追踪孟加拉国内罗兴亚人难民营的扩张与状况。


路透社“Life in the Camps”报道荣获2018全球数据新闻奖的优秀数据可视化奖。报道展示了难民营在短短几个月内如何以惊人的速度扩张,数千人涌进卫生条件低劣、饮食短缺的临时避难所。


同样,在土耳其和冲突不断的南苏丹,卫星图像也被用于追踪和报道有关难民营的悲惨状况。


Planet拍摄到孟加拉国内,Kutupalong和Balukhali两地的罗兴亚人难民营不断扩大。来源:路透社。 报道链接:http://fingfx.thomsonreuters.com/gfx/rngs/MYANMAR-ROHINGYA/010051VB46G/index.html


战地报道


卫星图像也成为在冲突地带进行报道的实用工具——无论是报道定点附带性破坏,抑或是揭发违反人权的行为。在叙利亚或伊拉克国内旷日持久的冲突中,卫星图像帮助确定了ISIS的据点、阿勒颇的破坏程度以及饱受蹂躏的考古遗址。


例如,这一组图片,分别展示了伊拉克西部拉马迪市(Ramadi)被从ISIS手中解放前后的情形,大范围破坏清晰可见。根据联合国对该组卫星图像的分析,在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底期间,将近2,000处楼房、街道及桥梁等建筑遭到破坏。


从ISIS手中获得解放的拉马迪市战前与战后对比,从卫星图像可见该地遭到严重破坏。 报道链接:https://www.geospatialworld.net/blogs/satellite-imagery-reveals-devastation-of-mosul/


追踪恐怖主义或独裁政权


在被ISIS、“博科圣地”或塔利班等恐怖组织控制的地区,媒体和民政当局无法深入当地,但卫星图像却能够传递有关敌方控制或破坏范围的信息。


同样地,在朝鲜这样几乎与世隔绝的国家,卫星也是探其内幕的唯一信息源。多年来, Earth Observation 都被用于监测朝鲜核弹研发活动;同时,还用于观察朝鲜国内的总体生活状况,如电气化、植被覆盖和住房发展情况等


报道链接:https://www.usatoday.com/story/news/world/2018/06/28/north-korea-upgrades-nuclear-research-facility-despite-trump-kim-summit-satellite-images-show/741015002/


探知无法抵达的地区


在人类无法立刻抵达的灾区,通过卫星图像可以了解到灾难所造成的损失情况,并对潜在危险作出预警。


例如,2011年3月11日,福岛核电站第一反应堆爆炸仅三分钟后,DigitalGlobe便拍摄了爆炸现场的情形。这张照片,在福岛变成无人可至的“荒岛”之时,成为向世界传达现场实景的关键。


2011年3月11日,DigitalGlobe拍摄到福岛核电站爆炸三分钟后的景象。


卫星照片能展示如火山爆发、地震或洪水这样的灾难性事件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例如,这组灾难前后的卫星图像,就记录了2018年9月的最后一周,印度尼西亚海岸线上的居民区被骇人的海啸和地震完全摧毁的情景。


2018年9月,卫星图像显示印尼海啸淹没了沿海的居民区。


气候事件预警


国家级空间站如 NASA、 ESA、ISRO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等,通常会发布有关主要气候事件和潜在自然灾难的更新。媒体机构可以监测报道相关预警,从而指引当地人口疏散和应急,或者提醒灾难管理部门采取正确行动。


增加视觉元素


卫星图像也可以被用于为某些重大事件的报道增加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比如,NASA宇航员Frank Culbertson从国际空间站拍到了911事件发生时的世贸中心——当时他是唯一一名驻站美国宇航员。照片中,一条烟雾从世贸中心所在地蔓延开来。


NASA宇航员Frank Culbertson摄于9/11事件当天的照片。


另外值得一提的卫星图像应用案例,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宣誓就职现场的观众规模,及其与2017年特朗普宣誓就职翌日的女性大游行规模的对比。另外,在重大的体育赛事如奥运会或世界杯上,也常用卫星图像来展示比赛场馆和观众盛况。



卫星图使用指南


卫星通过给记者提供“上帝”视角、准确无误的数据和信息,为新闻业开拓了新的疆界。然而,在使用卫星图像的时候,有一些原则必须牢记。


不要为用而用: 不要单纯为了“噱头”而使用卫星图像,而要使之为故事增值。若仅为了“妆点”报道,普通的照片效果更好。即使需要展示某事发生在某处,如果卫星图像不能为故事增加任何有用信息,通过地图来提供空间信息更好。


不要过度使用技术性太强的数据: 像NASA或ESA这样的国家级空间局都拥有卫星,能利用雷达或其他科学设备来测量冰川、风象、海洋等地理和气象状况。然而这些专业性的测量数据都需要专家来分析。因此,只有当媒体团队里有能解读、分析此类数据的专家的情况下,才去使用这种卫星图像。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参考在这些议题上NASA或ESA的报道(他们实际上经常发表相关报道),或者找一位专家谈谈。


了解你可以利用头上飞过的卫星,但同时对一无所得有所准备: 有些时候,由于时间、卫星像素、云层覆盖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你不一定能找到在某段特定时间内、某个特定地区的任何信息。如果你有足够资源,你可以求助DigitalGlobe,让他们为你锁定一颗卫星。


一天内卫星不能多次监测同一个地区: 尽管卫星重访次数在减少,但最好的卫星是Planet,它一天能监测全球各地一次。


卫星在夜晚作用不大: 云层和烟雾会阻挡卫星“视线”,只有雷达卫星能够在夜晚穿透云层进行探测。然而,正如刚才提到,除非有专家来分析那样的图像,否则外行是无法解读的。


像素很重要: 要了解你想要什么数据,要哪些细节。如果要找的是被洪水或地震袭击的地方,如Landsat或Sentinel这样的政府卫星就是很不错的免费数据源。“要理解人类的活动,例如某个建筑工地上在发生什么,高像素图像就十分必要。”Maxar科技的公关部总监Brinton说道。


初次使用卫星图像的人注意——这听起来可能不言而喻——一旦你选好了照片,你绝对不能用后期来使它变得“更清晰”。


高像素图像也有其限制: 即使是来自DigitalGlobe的30厘米高像素世界全景图,也不能给你提供所有细节。例如,卫星图像可以发现人群,但不能辨识他们;可以看出车子在地面上跑,但不能显示是什么车型。



使用卫星图像并非难事


很多记者始终持有一种观念——图像只是为了可视化。其实,当这图像可以是一组主要数据的时候,可视化只是叙述一个故事的最后一步。利用卫星来报道重要问题的方式很多,尤其当你同时结合其他报道方法和数据源的时候。报道灾难和改变监测方向的故事最简单。对于调查报道,故事或许需要花费数周或数月来挖掘,而且并不是每一次调查都会有成果,因此,保持耐心。



编译 | Vickie Liang

编辑 | Ivan Zhai



本文首刊于Geospatial World,全球深度报道网获授权节选原文转载。了解更多卫星使用知识和相关资源,欢迎访问深度网资源库《 借用“天眼” 探知遥远真相:卫星图像报道资源手册发布》


Anusuya Datta是Geospatial Media & Communications的执行编辑。她是有着作家理想的编辑,同时热爱撰写科技评论。本文由Datta在 第三届亚洲深度报道大会 的分享整理而成。








你看了,但你没看见 | 事实核查最强资源清单


调查血汗工厂,记者可借助哪些资源?


加州山火可视化 美国媒体的八种角度与方法



全球深度报道网

cn.gijn.org

工具 | 数据 | 调查 | 深度 | 可持续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深度报道资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