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伪砖家说经济和投资
最敢说真话的中国经济原创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秦朔朋友圈  ·  经济第五城,广州还是一座沿海城市吗? ·  昨天  
数据宝  ·  最新筹码大幅集中股出炉 ·  昨天  
第一财经  ·  31省份GDP增速最新排名来了 ·  3 天前  
计量经济圈  ·  计量圈里这AI到底是谁?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伪砖家说经济和投资

房价问责,实体回了一口血!

伪砖家说经济和投资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8-09 21:00

正文

上周,政治局会议提出“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这周,住建部对楼市开了“第一枪”。

8月7日,为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住建部在辽宁沈阳召开部分城市房地产工作座谈,明确发话:稳地价、稳房价。

并且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主体责任落实到地方政府,对楼市调控不力的城市坚决问责!

1、

上一次“部分城市房地产工作座谈会”是在2017年11月21日。

当时,住建部会同原国土资源部和央行共同表态,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不会“喘口气、歇歇脚”,要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引导好市场预期,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而从去年11月底至今,调控政策也确实做到了没喘气、没歇脚。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7月,全国房地产主要城市的楼市调控次数累计达到260次,比去年同期上涨了80%。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7月,全国有超过60个城市发布了近70次楼市调控相关政策,而在6月份,这个数字为32次。

但调控是调控了,光有政策还要有效果啊。时间走到今年8月,调控依然是楼市的关键词,这个是有问题的。

这其实是中国一贯政策现象的缩影。就是高层发布政策,只要下发到地方,力度绝对会大打折扣。

怎么办?问责!

8月7号的座谈会提出,住建部将建立房地产市场监测体系,完善对地方房地产调控工作的评价考核机制。要严格督查,对工作不力、市场波动大、未能实现调控目标的地方坚决问责。简单讲,就是和地方官员的KPI挂钩了。

自古以来,问责制在我们这个体制性国家是异常见效的。因为牵扯到乌纱帽,纵使有千万种借口也不能推脱。其执行力度,看看这些年地方官员是怎么保GDP就知道了,这和以往的确不同。

对于房价,过去十几年中央的用词都是比较温和的,比如“保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严格抑制资产泡沫”、“大树不能涨到天上”,更严厉的话就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而这一次的用词却是“坚决遏制”。

可见中央对控制房价上涨用词之强烈,决心之大,证明高层对高房价已经忍无可忍。因为,高房价确实已经严重伤害经济之根——实体。

2、

上个月,华为搬家了。

动用了40辆8吨货车,共60车次,往返于深圳-东莞松山湖,将华为研发部门迁往了东莞。有2700人从深圳赶往东莞松山湖溪流背坡村上班,车辆多达1500辆,其中大巴车达70辆。

其实,华为搬家,从深圳迁往东莞,这是早已有预备的事。之前,深圳方面也曾努力挽留过。毕竟,华为对深圳龙岗区实在太重要了。数据显示,2016年,华为产值占龙岗地区总产值高达47%,纳税占比高达55%。

但就是这么一家对深圳有着如此重要贡献的企业,深圳是如何逼走它的呢?

一句话:高房价!是深圳均价高达5万元/平以上,最高甚至超过10万元的房价,把华为给逼跑了!

房子不是只给个人居住的吗?怎么会把企业也逼跑呢?

原因很简单,办企业,需要有员工。而有员工,就必须要解决员工居住的问题。即使是企业不解决,让员工自己去解决,那么也必须付给足够的工资给员工能够买房,至少是租房。否则,就根本不可能招来有技术、或者有才能的人员。

所以,房价的高企,必然导致企业人工成本的迅速上升,利润迅速下降。资本的本性,就是逐利。华为面临着深圳的高房价,只能从深圳搬出,跑到东莞去。

伪砖家甚至不排除,未来华为也可能把工厂搬去美国,前车之鉴就是富士康和福耀玻璃。难道美国的人工成本比中国的还低吗?当然不是。

但建厂需要土地,安排员工的住宿,需要房产,所以,房地产价格的高涨,也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成本。再加上税收政策的不同,那些精明的企业家们一算,还是跑到美国去投资建厂,更花得来!所以,他们去美国,并不是为了宏扬国际主义精神,而是跑去赚更多的钱,或者,至少不至于死亡去的。

那么,那些既无法获得国家补贴,又无法跑路的中小私营企业怎么办?在高企的房价面前,只有等死。

3、

这段时间国内经济不乐观,国际上也不太平,贸易战打打停停,股市起起伏伏,房价晃晃悠悠,老百姓战战兢兢。

面对美帝国主义咄咄逼人的态势,我们好像没有太多的有力应对之策。人们惊奇地发现,改革开放40年了,中国市值排名前几位的企业:阿里、腾讯、几大国有银行、包括两桶油,在贸易战面前,竟然都帮不上什么忙,更不用说刚刚上市的拼多多了。

当美国提出要制裁中兴的时候,我们一点反制措施都没有,整个国家为了一个企业奔走呼号,总算保下一条命来。

现在看来,国内经济杠杆过大,国际贸易话语不强,都和我们的实体经济,特别是以基础装备制造业、精密制造业为主体的制造业不发达有关,纵观国际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富裕和强大不是因为制造业,美国如此,德国如此,日本也如此。

但是,搞实体经济是个苦差事呀,需要静下心来、长时间地耕耘和付出,特别是在一些技术的研究上,不信的话可以参考原子弹研发过程。俗话说的投资少、见效快,在实体经济这里多半是反过来的:投资大、见效慢,简单地说,收回成本乃至见到经济效益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

而房地产呢,来钱快。大家预期房价还会或永远上涨,并相信政府为了土地财政也不会让房价下降,所以大家都往里面冲。没有人愿意沉下心来干实业了,所有的钱也不愿意往实体跑了。

高房价使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失去效力。

地价贵、房价高、税负多,使人们想创业也租不起房,更买不起土地工厂。高地价、高房价大大推高了创业成本,不少青年人开个店、办个小微企业,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还不够交纳房租费。

很显然,高房价、高地价增加了人们创业成功的难度,如果创业、创新是找死,创业只是成为铺满鲜花的陷阱,那谁还有创业的动力呢?但如果大家都没有创业动力,又怎么能向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来替地方政府解忧呢?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依靠高房价,实现本国经济高速可持续增长,并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业才应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脊梁骨”。

炒房永远兴不了邦,实业才能真正兴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