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收到一个姐妹的60秒语音方阵。
主题就一个:
养一个敏感的孩子太难了
。
昨天孩子跟她小表姐一起玩,玩的过程小表姐突然流鼻血了,我紧着拿纸给人擦,并询问了几句。
结果娃不干了,人家流鼻血的都没哭,她在那大哭!
边哭边喊“为什么要关心她,不关心我”!
我赶紧解释,“妈妈并不是不爱你,只是姐姐流鼻血了事情更紧急一些,妈妈最爱的还是你。”
安慰了好一通这事才过去。
结果就在昨天的明天,也就是今天!
我在厨房做饭,听到娃喊叫声,就跑出来看了一下。
看娃正趴地上,估计是绊了一下,通过她当时的反应,大致判断没啥大事,我笑了一下,就继续炒菜了。
等我做好饭,怎么叫她都不应!
好不容易叫来吃饭,也是一整个气不顺。
问她怎么了?
她说,
不公平,为什么姐姐流鼻血,你很着急地跑过去关心她,我磕了腿你都不关心我,还哈哈笑!
然后我各种解释,
我听到后立刻出来看了,只是觉得你没事,嗑到腿的样子有点可爱才笑的,没有嘲笑的样子。
那也不公平!你每次跟别人说话都很温柔,看姐姐的眼神也很温柔,对我就是凶的!
天知道,我解释了多少遍。
但娃一个字都听不进去,全身写满了抗拒。
最后,我也烦了,好吧,互相伤害吧
。
她哭诉我不关心她。我嫌弃她事多、脾气大。
最后不出意外的俩人又大干一架,谁也没说服谁。
完了,朋友还愤愤不平地说,不明白孩子为什么老抓着这种小事不放,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能激起她很大的情绪反应,你怎么说都不听;一言不合就大喊大叫,脾气上来不问青红皂白,先闹够为止。
你说的她不爱听,但不说还不行,一旦你不应她,她也要一直闹一直叫。
我是什么很贱的人吗,一点自由都没有?
话说,
一个敏感易破碎的妈,如何养育一个敏感易破碎的娃?
如果你也有这样一个高敏感的娃,那以上的内容不是夸张,而是写实。
养育一个高敏感的娃,你可能时常免不了陷入一种“自我怀疑”的状态:
觉得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是不是太惯着孩子了,才会养出这么一个破事如此多的娃?
你也会比普通父母更频繁的陷入挫败感和自责中,而这些负面情绪也会消耗你对孩子所有的热情和耐心。
然后,你必然又会把这种压抑的情绪宣泄到孩子身上,最终你变得狰狞和咆哮,孩子也变得更加难养和阴晴不定。
而孩子在父母的误解和嫌弃中,也会感到异常痛苦,既为自己的感受而感到羞耻,觉得自己很糟糕,又无法控制自己有这种感受。
但今天,请停止这种想法,跟我大声朗读下面这句话:
敏感并不是一种惯出来的毛病,而是一种天赋。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高敏感都是一些孩子与生俱来的特质,虽然也有后天养育环境形成的,但大部分都是被写进DNA中的。
这类孩子大脑变化更迅速,更容易感受到特定的刺激,包括但不限于环境刺激、心里刺激,他们能更快速、更敏锐的感知到气味、光线、声音以及情绪的变化。
这是进化的结果,要知道,感知力敏锐的人在危险来临时有更高的概率存活下来。
当然,也因此更容易发怒和哭泣。
下面有一个高敏感孩子测试表:
1. 容易受到惊吓;
2. 经常抱怨衣服刺痒,袜子接头或者衣服商标扎人;
3. 不是很喜欢太大的惊喜;
4. 对 TA 而言,温柔的指正比严厉的惩罚更有用;
5. 很体谅父母的心情;
6. 会使用比自己年龄成熟的词语;
7. 会注意到那些细微的、不易察觉的气味;
8. 具有幽默感;
9. 直觉很敏锐;
10. 如果白天太兴奋,晚上就很难入睡;
11. 遇到重大变化后很难适应;
12. 爱问问题;
13. 衣服如果湿了或者进了沙子,就想换衣服;
14. 是完美主义者;
15. 会注意到他人的痛苦;
16. 喜欢安静地玩耍;
17. 会问具有深度、思想激进的问题;
18. 对疼痛非常敏感;
19. 对嘈杂的环境会感到烦躁;
20. 关注细节(注意物品位置的变动,懂得察言观色);
21. 做事比较谨慎;
22. 只有在熟人面前才能顺畅地表达;
23. 对于事物有深刻的感受。
如果你的孩子中了13条及以上的话,恭喜你,正在养育着一个高敏感的孩子,
看到这,别先着急着感叹自己的命有多苦,抽到了
地狱级副本
。
要知道,凡事都有两面性,
难养的高敏感孩子,可是具备“长大后更优秀”的潜质
。
高敏感的孩子是越养越好养,可以说是先苦后甜。
因为他们天生就很细致,专注力强,如果培养的好,未来职业也大多可以走向高精尖。
研究表明,挑剔的孩子更警觉、聪明、更充满热情和善解人意。
正是小时候这种让人难以相处的敏感特质,可以帮助他们今后更快的接受和学习大量信息,变成在学业上更成功的、更善于社交的孩子。
但前提是,他们在小时候得到了正确的养育方式。
赋能!
什么是赋能?
高敏感孩子,他的心力、意志力的损耗,是在无声无息中,甚至他自己都不能察觉到的情况下,就发生了。
因为他们非常强的共情能力,他不像那些大大咧咧的孩子,需要专门调动关注才能get到别人的情绪。
高敏感的孩子,会不由自主地自动捕捉和吸收别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就比如,课间几个人聚一起聊天时,一般人只会关注说话的那个人说的好不好玩。但对高敏感的孩子来说,各种信息就扑面而来了:
谁谁今天穿了新的衣服、戴了新的发夹,谁谁心情不太好…
很多时候,这些信号的接收并不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而是自动地传递进TA的大脑。
而这种信号的过度捕捉,无形就会消耗孩子大量的能量。
尤其是在儿童时期,自我评价还不完善,他会更多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害怕自己没达到别人的期待。
别人一个眼神,一个无关紧要的玩笑,都会给他造成很大的消耗。
而且,敏感的孩子羞耻感也往往十分强烈,他们不仅会记住你的责骂和嘲笑,还会记住你失望的眼神,愤怒的表情以及暴力的肢体语言,而这些都会引发他们的痛苦。
一旦高敏感的娃“输入”
达到满级的状态,他就会需要释放。
这时候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就非常重要。
如果父母是理解他的,接纳他情绪的宣泄,那孩子就会慢慢的冷静。
相反,如果父母把孩子的压力释放,当做是故意找茬,当做是叽歪事多,无理取闹。
那孩子容易对父母失去信任,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长此以往形成
压抑和退缩
的性格。
高敏感的孩子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自我攻击,认为别人不满意、不高兴,是因为「是我不够好」、「我不该这样」。
这样的思维方式,让孩子更容易关注负面反馈,也就更容易痛苦,将来也容易抑郁。
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转换思维,
引导孩子从接受的负面信息中,去多关注自己积极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