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读 书 开 始
尝 试 不 粗 糙 的 生 活
小河: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灯。
很多人不知道,灯和灯也是不同的。
下面这个场景,大家应该不陌生吧?
▼
很多小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都是这样:开一盏小小的灯,缩着身子。
然后,没多久,他们的鼻梁上,就都多了一副眼镜。
以前只顾着看书,哪知道要保护眼睛。我现在也慢慢有点近视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是吓一跳: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
中国小学生近视率在
30%
左右,
中学达到
50-55%
,
大学近视人群更是将近
70%
。
我们通常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手机、电脑看得太多。其实,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几乎被我们所有人都忽略了,那就是:
用!错!灯!
你可能像我一样傻傻地认为,
台灯,应该是越亮就越好吧?
▼
其实这也不怪你,从贫苦年代过来的人,对事物的认知大概都是这样的。
直到我认识了这哥们
▼
他叫杨钢,是80后。
两年前,原本在外企当副总的他,和
铁哥们大熊、李威一起辞职下海,他们研究的领域,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
“照明”
。
杨钢告诉我,
亮度
根本就不是衡量一盏灯好坏的标准。
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一系列陌生名词——
蓝光,频闪、炫光、照明范围等等。
杨钢的搭档
大熊,先后在飞利浦的顶尖供应商和亚洲最大元器件代理商大联大任职,对LED产品有多年的研究和销售经验。
李威则是军人出身,因为对工业设计一直很感兴趣,退伍后
一门心思都在钻研产品上,到现在,已经有10年的产品设计经验,拥有60多项专利。
这几年来,他们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这个事情上。
大概在一年多前,他们研发出了一款灯
,让业界刮目相看。
喏,就是下面这个—
—还未上线时,就有照明一线的某国际大品牌想要花高价购买他们的专利,但被杨钢拒绝了。
这盏灯至今都未在国内上市,但在国外,早已卖得非常之火。
他们的客户包括,美国的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香港汇丰银行等。
而且,这些挑剔的大客户,都是批量采购,一次都是上万台。
大牌那么多,为何他们独独钟情这款“中国制造”?
从外形上看,这盏灯好像没啥特别的,但如果细看,就会发现很多不一样。
首先,他是可以
358°旋转
的。
灯柱和底座,被设计成罕见的
可插拔式
,
只需要轻轻一拔,就可以轻松分离。
灯的整体设计,非常简洁,是书单君特别喜欢的性冷淡风。
和苹果产品摆在一起,简直是绝配。
但如果你以为,它只是外形好看,你就错了。
这个灯真正的亮点,是
“护眼”
。
为了研究这事儿,我专门向一位在这个行业做了10多年的朋友请教。
他告诉我,判断一个灯好不好,最关键的是看
“光谱”
,也就是
光的品质
。
“越接近自然光,说明灯的品质越好,因为,自然光的光谱,才是最完整的。”
和一般的台灯不同,这款台灯的光源,是由
28颗复合白光LED芯片组成的
。
什么是复合白光呢?就是由蓝光、绿光、黄光混合后呈现出来的一种光。
“我们常见的日光色温
(即光源颜色的温度)
是5600K,和正午的直射阳光差不多,对桌面照明来说,偏高偏白,所以眼睛很容易疲劳。
最好的光,是在日出后1-2小时,色温在4000—4700K左右。
”
杨钢他们用的这款复合白光LED芯片,将色温恰好降到了
4000K-4500K,
即俗称的
正白光
。
这个范围的光,比较适合需要集中精力的工作,比如读书,写方案等
,对眼睛也是最舒服的。
更重要的是,这种复合白光,还解决了
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都很难克服的一个难题:
被称为“视网膜杀手”的蓝光
。
所谓蓝光,是最接近紫外线的一种可见光。
它能够直接穿透角膜和晶状体直达黄斑区,对视网膜造成光学性损害。
但是经过混合后,蓝光的成分被大大稀释,对眼睛基本上就没什么伤害了。
对比一下,右边的灯光是不是更暖一些?分布也更柔和、均匀一些?
为了达到“护眼”效果,杨钢他们还花了不少心思。
很偶然的一次,他发现,亲戚家的小孩在写作业的时候,总是喜欢仰着脸去看台灯发光的地方
(我发现我家娃也经常这样)
,
这很容
易刺激到孩子还没有发育完全的视力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在芯片的外面,加了一块
自主研发的导光板。
在光
源四周,加了一个白色的8mm
防护罩。
这种导光板有柔光效果,通过
多层过滤和柔化
,
光对人眼的刺激就大大减少了
。
而防护罩,则让使用者
无论是正面看,还是侧面看,眼睛都不会直接受到光源的刺激。
而且,这个导光板还有扩散作用。
市面上的很多台灯,发光的范围,大部分只能覆盖直径55cm左右,相当于一本普通杂志的大小:
在这样小范围的光照下看书或是工作,
很容易导致
坐姿不正确,引起驼背
。
但杨钢他们用的
这种导光板,可以将发光角度扩大至
140˚
,这个角度下,光源能覆盖
直径110cm
的范围。
无论是放在办公桌上,或是家里的书桌上,都可以满足至少
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同时使用
。
在和杨刚的交流中,有一点让我特别触动。他说,
在决定进入这个领域之前,他和搭档专门做了一次市场调研,他们发现,
大部分中国人对健康照明完全没有概念。
“很多家
庭甚至连一盏真正可以给孩子读书、写字的台灯都没有。”
但在国外,却全然不同。
他们的这盏台灯,曾被入选美国高校的
“LED桌面照明升级计划”。
参选前提,是要拿到下面这个标志:
千万别小瞧它。它是美国“能源之星(Energy Star)”的认证标志。据说,
通过能源之星的认证的产品,比联邦标准还要再节能20%—30%。
杨钢他们的这款台灯,之所以能被哈佛大学,汇丰银行等批量采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取得了这个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