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纤纤,英雄惊霸气;十年款款,玉女断芳心。
在2012年那个炎热的7月,对于谷歌CEO佩奇(Larry Page)来说,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情。这一月,他在肯萨斯城推出震惊天下的光纤电视(Google Fiber TV)服务,网络时速高达千兆每秒。业界惊呼:倘若再结合Google Play上的影视内容,以及智能平台谷歌电视(GoogleTV),这简直是要把现行的在线影视服务商赶尽杀绝。而另一件事儿,则略带花边:谷歌美女副总裁梅丽莎[1](Marissa Mayer)宣布出任雅虎CEO,彻底断绝了自己与佩奇十几年的款款深情。
王国维有语,“人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然而,这句话却并不适合佩奇。作为互联网界无可争议的霸主,他虽有着超乎常人的境界,但却并没有什么高贵的品格。且不说他和梅丽莎的往昔情史,在商业战场上,美国连线杂志(Wired)甚至反用谷歌的口号,而称呼他为“恶魔”[2]。在硅谷“恶人榜”上的三个半人中,佩奇便是那半个“恶人”。当然与乔布斯比,他还是逊了半筹。老乔在“恶人”榜上排第二,能够“恶”到把现实都扭曲[3]。
“人成各,今非昨。”再说梅丽莎与雅虎。此时的雅虎早没了昔日的霸主气势,梅丽莎就任之后的首要任务自然是要把谷歌在移动互联网的成功复制到雅虎来。然而,除此之外,却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任务,那便是在智能电视平台上与谷歌电视的攻防战。
电视发展到今天,早已超越了单纯对图像质量的追求,其状况已不仅仅是“千古未有之变局”即可概述。当内容分享、搜索广告、移动应用、体感交互、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等,这些新兴科技纷沓而至的时候,拥有巨屏属性的电视将会在家庭娱乐里充当起更加智能与逼真的互动角色。对于互联网大佬们来说,倘若夺取了智能电视平台,最直接的获益就是占领了在线流媒体、家用游戏、和视频广告,这三大巨型市场。当然,还有可能因为平板电脑与智能电视的紧密作用,进一步占领相关的移动互联网市场。
早在2008年,雅虎就推出了名字叫做“Connected TV”的平台,免费提供开发工具,允许第三方在平台上发布小应用(Widget),这比简单的在线视频服务商(例如Netflix)先进了不少,算是略具智能电视的雏形了。Connected TV在初期还算成功,截至到2011年,全球已经有多达八百万台电视设备整合了Connected TV平台[4]。相较而言,谷歌则略显逊色,到2012年的时候,谷歌电视的装机量还没过一百万[5]。
虽然如此,但仍没有人敢低估谷歌电视的潜力,因为它的手里握着一把“屠龙之刀”,Android。从2007年起,谷歌凭借Android操作系统,逐步扩大自己在移动互联网的市场份额,至2010年的时候,整个Android的生态环境已告成熟。于是,在2010年底,谷歌顺理成章地推出了基于Android的智能平台--谷歌电视,并拉上电视巨头索尼一起入伙。当此时刻,试看普天之下,除苹果的倚天剑(iOS)之外,还有谁能与之争锋?
从本质上来说,雅虎的Connected TV与谷歌电视是相同的:在底层Linux操作系统上加上自己的虚拟机,然后在最外层做一套应用程序接口供第三方开发。但由于两者对各自平台掌控能力的不同,从而在终端设备上显现出了天差地别的结果。
与雅虎的Connected TV相比,谷歌电视有着十分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谷歌给合作厂家提供整套Android操作系统,而雅虎只提供虚拟机和应用引擎,由厂家自行整合进各自的Linux系统里。这就导致了雅虎设备的良莠不齐。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在某个设备上运行良好的应用,换到另一个厂家的设备上就不行了。更别说,谷歌电视还提供了全互联网功能,而雅虎Connected TV则只提供应用程序接口,连浏览器都是各个厂家用开源代码自行设计,经常随机性歇菜。
2、谷歌电视的应用程序,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强于雅虎Connected TV。谷歌电视可以兼容Google Play上的海量Android应用,别说雅虎,就连电视巨头三星自己的应用商店也和Google Play相差十万八千里之遥。
谷歌在扼住了PC互联网的入口后,便把触角延伸到移动设备SmartPhone和Tablet上来,与苹果分庭抗礼,现在更是抢先布局智能电视的互联网入口。当然,如果你认为佩奇的谷歌只是为了占领互联网,那未免太小看他的王霸雄图了。看看最近的谷歌眼镜和无人驾驶汽车,我们当能感到,他应该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大到可以影响整个人类与世界的交互模式。
而雅虎与谷歌,前后两代霸主之间,也将注定会有一场激烈的争斗,无论是在移动互联网,还是在智能电视平台上。雅虎生存的压力与谷歌理想的超然,或将成为我们这一代永远不能忘却的故事。唉,造化却又弄人,偏要安排下一对儿旧情人来做这直面的冲杀。而,女人总是感性的。当眼噙泪水的梅丽莎看到佩奇立在对面,铁戟戎装,她是否当真有厮杀的勇气?
传说,天空里总有一道彩虹,当你流泪的时候,就会显现。梅丽莎看到了,可佩奇呢?
[1]. Marissa Mayer,按惯例要用last name翻译为“梅耶尔”,但用first name翻译为“梅丽莎”更女性化。
[2]. http://www.wired.com/business/2012/06/opinion-google-is-evil/
[3]. 出自Walter Isaacson的《Steve Jobs》:Reality Distortion Field。本文里的“恶人”,乃调侃之意,指偏执狂,又能经常给竞争对手以无情打击的人。并无人身攻击之意。
[4]. http://gigaom.com/2011/06/28/yahoo-tv-broadcast-interactivity/
[5]. http://gigaom.com/2012/02/28/google-tv-number-of-active-devices/
在斯力奥海峡的潮起潮落里,鲜活的生命与阴冷的死亡也不过是擦肩之隔。加隆便被囚禁在这里。每当天涯的明月照在北大西洋那间或平静的海面时,他总禁不住叹道:为什么自己要在这冰冷的长河里备受煎熬?而孪生兄长,撒加,却能坐在雅典娜神殿里扮演教皇,受万人敬仰?[1]
纵然是神,也无法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或许这就是双子星座各自的宿命。
在谷歌的智能平台上也有两个如同孪生兄弟一般的电视系统:谷歌电视(Google TV)和安卓电视(Android OS-based TV,简称Android TV)。这本不是谷歌强行的划分,但却由于天然的市场生存法则,而从同一个操作系统里衍生出了“高富帅”的Google TV和“屌丝级”的Android TV。在美国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中只有Google TV(比如:Vizio Co-star,Netgear NeoTV,海信 Pulse,TCL Movo,),而在中国市场上却是一水儿的杂牌Android TV。
在比较Google TV与Android TV之前,我首先想告诉大家的是互联网商业内的一条“箴言”:千万别相信“免费”,“免费”只不过是个传说。当谷歌祭出安卓“免费”的大旗,赢得无数消费用户的时候,又有多少合作厂商在这个传说里有苦而难言?虽然安卓的权利金要远少于微软的Windows($15/设备),但它绝非真正的白捡免费品[2]。而之所以出现Google TV与Android TV两大电视阵营,其主要原因也正来源于此:
1、Google TV UI:谷歌为自己的Google TV平台提供一套优化的标准界面,目的是为了使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能够拥有相似的用户体验。当然,如果厂家想要把这套UI(User Interface)嵌入到自己的设备中,是需要经过谷歌的认证,并缴纳相应的权利金。而Android TV的设备并没有标准的界面,生产厂家虽然无需“纳税”,但也无法提供一致的使用体验给消费者。
2、Google TV Library:谷歌给获得授权的设备厂家提供Google TV的开发库,使得第三方应用商可以在该设备上开发Google TV的专有App。而没有安装开发库的Android TV设备上将只能运行兼容性的安卓App,这将会导致无法在Android TV上使用谷歌最新的交互技术(例如,最新的手势识别算法)。
3、Google TV Certification:谷歌会给获得授权的设备提供认证服务。对于没有通过认证的设备,谷歌可以随时禁止其各种功能,比如无法访问youtube,不能通过Google Play下载App,不能集成Google Map,等等[3]。
看到谷歌的城府有多深了吧,上述每一点,对于合作厂商而言,都是要付费的。真正免费的只有基于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的安卓Linux内核。除此之外,每加一项服务,都有相应的权利金在不远处招手。
当然,在中国这么一个以成本竞争为主,且有着诸多行政限制的市场里,设备生产厂商尽可以撇开谷歌的各种服务,反正谷歌动不动就被过滤,与其花钱买罪受,不如敞开了“裸奔”更舒服。尤其是在第三方安卓应用商店(例如,豌豆荚)出现之后,中国的用户们就更不在意什么原生的Google Play了。而近期小米盒子的夭折于中途,则更加体现了中国市场独特的“封闭性”。
但这种新时期的“闭关锁国”绝非长久之道,任何国度终归是要与世界融合的,任何科技市场也根本无法抵挡世界最先进技术的冲击。我想,每一个科技业者,都无法忍受“持利器而不用”的感觉;每一个科技公司,也都无法忍受来自于某种干预下的非技术性竞争。
只希望有一天,双子星座都能有同样公平的命运。
[1]. 这段故事出自《女神的圣斗士》,车田正美。
[2]. http://www.guardian.co.uk/technology/2011/sep/19/android-free-software-stallman
[3]. http://support.google.com/googleplay/bin/answer.py?hl=en&answer=1397129
我也曾从完美的梦中醒来,阵阵忧虑,发现属于自己的路并非平坦,在荒寞的恐惧之中,感到生命正自沙壶里一滴滴地流逝。梦想与现实,有时候,就像在冥界入口,那永远徘徊于阿格龙河两岸的灵魂[1]。
自乔布斯去世之后,苹果改造TV的梦想日趋艰难。在商业战场上,朋友与敌人可以瞬间互易;而在技术争夺里,结盟与倒戈则交错间行。苹果在电视市场上将要面对的是,坐了7年头把交椅的韩国巨无霸,三星电子。
三星用了30年的光景,收购近百家公司,才达成现在这般打通全产业链的局面。苹果用了30年时间,却只打造出了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Reality Distortion Field)。而如今,乔布斯已逝,与三星相比,苹果更没有丝毫技术厚度的优势,又该当如何颠覆这现有的格局?
简单说来,苹果打造新型智能电视的梦想集中在三个方面:生态整合,新型交互,最佳视觉。前两者是颠覆传统之“新”,后一者则是电视必备之“本”。然而,现实的残酷却是没有了乔布斯的苹果在短时期内几乎无法克服的困难。在最近之一年里,苹果在上述三方面均遭遇重挫。
生态整合含有两层意思:第一,无缝连接iOS生态圈里的诸设备(iPhone、iPod、iPad、iTV);第二,整合电视产业的内容到苹果的平台上来。这第二点尤其艰难。自从苹果通过iTunes垄断数字音乐市场之后,所有的内容提供商都看到了这种商业模式的可怕:如果把内容交给单一的平台入口,那么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不可逆转的边缘化。
去年9月份,苹果遭遇第一次打击,与美国最大电视运营商兼内容供应商Comcast的谈判崩裂。双方的分歧点正在于如何控制用户的访问方式,是通过iTunes获得最大自由度的单节目单频道式订阅,还是通过Comcast的独立App获得没有自由度的打包式订阅?前者符合苹果和用户的利益,而后者却是Comcast数十年来赖以生存的模式。既无法妥协,则只能作罢。
新型交互方式Leap Motion的成熟使得苹果此前幻想基于iPhone/iPad的交互方式几乎要胎死腹中。Leap Motion,这个由北卡大学辍学博士生,David Holz,创办的公司,成为近半年里最为轰动的传感交互技术公司。苹果欲收购Leap Motion的谣言曾沸扬满天,但旋即就被证伪了。当然Leap Motion的出现,对于iTV而言,并非致命性打击,苹果大可以在自己的平台上增加对Leap Motion的支持,只不过如此一来徒增了打造iOS无缝生态圈的难度。
当然,即使上述两点都不能成功,但只要抓住了第三点,最佳视觉,苹果依然可以推出一款高品质的智能iTV,来徐图缓进地抢占平板电视这个每年上千亿美元的市场。然而,三星却又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给苹果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对于电视而言,视觉体验无非来自两个方面:静态画面与动态画面。高分辨率高色彩度的显示屏(LCD、OLED)对于提供高品质的静态画面,起到关键作用。苹果本来希望战略盟友夏普为自己定制显示屏,但岂料风云变幻,三星却在近日突然入股夏普,这无疑对将来苹果iTV的品质与量产都增添了诸多变数。
对于电视里动态画面(运动场景)的提高,则有赖于一个非常关键的芯片,叫做:FRC(Frame Rate Conversion,帧频转换)。基于运动检测与运动补偿(MEMC)原理,FRC芯片可以把普通60Hz刷新率的影视内容提升到120Hz或者240Hz的刷新率,从而极大地提高运动画面的清晰程度。对于3D影视内容,这种高刷新率(120Hz/240Hz)尤为重要,否则您将会看到非常模糊且闪烁不定的3D画面。
苹果并没有这方面的技术积累,所以正在积极地寻求业界已有之方案。现在有三个芯片设计厂商,联咏(Novatek)、Pixelworks、Sigma Designs可以提供成熟的FRC方案。联咏已经是三星和索尼的主供应商,几乎不太可能再来供应苹果。剩下Pixelworks与Sigma Designs的比拼,如果我所料不差,Pixelworks将会凭着更好的芯片架构以及对超高清分辨率(4K2K)的支持而胜出[2]。
综合以上之分析,苹果iTV究竟会提供怎样的功能给用户呢?
在生态整合上,苹果虽不能整合大量的直播内容,但以iTunes上现有的点播内容,也可勉强过关。当然苹果一定会重点推出基于iTV的各种游戏或应用类App。在这一点上,苹果足可击败三星。
对于新型交互,苹果iTV目前只会提供基于iPhone/iPad的交互方式。我想,在可以预期的未来,通过软件的升级,iTV就可以非常容易地加入对Leap Motion的支持。
有了夏普的屏幕和Pixelworks的芯片,苹果已经获得了足够优秀的视觉品质,推出240Hz的超高清3D电视并非难事。虽然在产能上存在着被三星牵制的危险,但就短期内的供应量而言,苹果当无可忧虑。
这就是iTV的框架,及至于其中每一功能的细节,我想,以苹果业界NO.1的品质控制能力,当不会令消费者失望。如果一切顺利,圣诞佳节之日,便是iTV面世之时。
每一项产品的问世,都怀着颠覆世界的梦想,无论结果如何,这尘世的历史里都会记住苹果的努力。
[1].阿格龙河:希腊神话里冥界入口处的河流,河上有一位摆渡者叫卡戒。每一个死去的亡灵都要付给卡戒船费,否则只能永远地徘徊于对岸而不能进入冥界,成为孤魂。此处比喻梦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就像阿格龙河两岸徘徊的灵魂一样,永远无法接触。
[2].Sigma Designs通过收购Trident Microsystems而获得了FRC芯片相关的技术。Pixelworks最新的FRC芯片,PA168,可以支持4Kx2K的超高清分辨率。虽然台湾的晨星半导体与联发科也可以提供FRC方案,但由于它们与苹果是竞争关系,故此处不列晨星与联发科。
2008,这一年,芯片霸主Intel凭借酷睿系列处理器,将“一生的对手”AMD彻底埋葬,独领多核芯片之风骚。然而,Intel在绽放PC产业最后魅力的同时,却无可避免地要面对夕阳西下,产业萎缩的无奈。自此之后,5年间,随着PC增长率的逐年下滑,顶尖时尚科技的光华从桌面渐渐转到移动领域,而纵横天下三十年的Wintel联盟终于未能赶上这时代的步伐,以致土崩瓦解,烟消云散。唉,谁叫岁月把拥有变作了失去?
从2008年初至2012年末,Intel在移动领域的举步维艰给芯片产业留下了统治者缺位的空白地带。一时之间天下纷争,鹿失于野,高通、博通、Nvidia、Marvell、MediaTek、展讯,群雄并起。这一场乱世,在2012年11月份,以高通的登顶而宣告终结:新霸主诞生了[1]。
谈到高通,则无法避及一个二十世纪堪与爱因斯坦比肩的天才,“信息论之父”,香农(Claude Shannon)。天才总是给世界画出一个完美的极限,世人就在这追逐极限的过程中或功成名就,或皓首穷经。1948年,香农在著名论文“通信的一个数学原理”[2]中给出了数字信道传输速率的上限,这一上限被后人誉为“香农极限”。高通的两位创始人,维特比(Andrew Viterbi)与雅克布(Irwin Jacobs),也正是在逼近“香农极限”的过程中,奠定了高通公司的不世基业。
维特比发明了“维特比解码算法”(Viterbi Algorithm),给最接近“香农极限”的卷积编码提供了最为有效的解码方法;雅克布则在CDMA理论上,研发出了成熟的商用性CDMA系统标准,使得更多的用户得以共享同一信道,并获得更好的通信质量。
借着两位创始人的奇才,高通凭一己之力就把数字通信推进到3G时代,而后便顺理成章地统治了当下的移动互联网。当一众Internet公司还在为如何从移动互联网里盈利而大费周章的时候,高通早已寻到了致胜法门,赚得盆满钵满。2013年第一季度,高通总营收约60亿美元,净利润高达20亿!而同期Facebook的总营收只有15亿,净利润约4亿。淘金者还在挥锄挖坑的时候,卖锄头的早就发达了。
(图左:Irwin Jacobs;图右:Paul Jacobs)
2005年,小雅克布(Paul Jacobs)从自己父亲手里接过了高通CEO的权杖。他在把持住CDMA系统标准专利的基础之上,更敏锐地觉察到单芯片(SOC)将成为移动设备处理器发展的必然方向。所谓单芯片处理器,也称,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在整体设计理念上,与Intel前代的X86处理器相反。X86处理器通常只具有通用运算功能,以追求更强大的计算性能为目标,不惜整个系统的成本。而单芯片处理器则在满足基本计算需求的基础上,以功能整合为目标,从而达到整体系统的性价比最优。目前,主流的单芯片处理器上大多选择性地集成了以下一些模块:基带通信、Wifi、NFC、GPS、蓝牙、内存控制器、电源管理、图形处理单元(GPU),视频处理单元(VPG)、以及中央处理单元(CPU/ARM)。
想要集成上述所有的功能模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高通做到了。通过近几年的兼并与收购,高通逐一补齐了自己在移动领域的技术短板,其即将推出的Snapdragon 800单芯片处理器堪称集大成者,不仅功能完备,更可支持从2G到4G LTE的所有通信制式,以及4K2K超高清视频实时播放。世人在赞叹苹果自成一派的生态系统时,千万不要忘记,高通在移动单芯片领域也存在着一个强大到包罗万象的自有体系。
不想失去的东西,就应该赌上一切,这想必是Intel当下的心态。在移动领域艰难打拼五年之后,昔日芯片之王Intel终于下定决心,一方面开发基于X86架构的单芯片处理器,另一方面则孤注一掷,准备开放自己领先世界的芯片生产线,用以代工。颇具讽刺的是,Intel首批代工的产品,将会是当年Wintel联盟的死敌,苹果公司的A系列处理器。难道这真是为了给Wintel联盟的瓦解再颁个证书吗?
然而,相对于高通完备的体系,即使Intel赌上所有,也只不过增加了一点点微乎其微的成功概率。要知道,这早已不是“萧规曹随”便能取胜的时代,站在Intel对面的是心怀梦想追求创新的高通。高通的梦想并不仅仅局限于通信,它甚至将触角延伸到了智能电视、无线充电、声纹语音识别等等,这些目前还是一片蓝海的领域。
当然,不是每个梦想都能成真,甚至,多数都被残酷的现实所埋葬。然而,在与昔日霸主争锋的险途上,高通正以卓绝的才华与瑰丽的梦想,追逐着天才们的极限,撑起移动时代的天空。自今而后,这片天空彩虹明丽,将会深深震撼我们每一位处于其中的人。
[1]. 2012年11月,高通市值超越Intel,保持至今。
[2]. Shannon, Claude E. (July/October 1948).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27 (3): 379-423
未完待续~
本文由 新浪微博@硅谷那些破事儿 授权原创转载,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关于转载】: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文章标题及内容,不得删改、添加内容绕开原创保护,且文章开头必须注明:转自“半导体行业观察icbank”微信公众号。谢谢合作!
【关于投稿】:欢迎半导体精英投稿,一经录用将署名刊登,红包重谢!来稿邮件请在标题标明“投稿”,并在稿件中注明姓名、电话、单位和职务。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MooreRen001或发邮件到 [email protected]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半导体高薪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