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作以来,我妈和我说过的第二多的话就是“没关系,爸爸妈妈支持你。”排在第一的是:“下班了吗?回去了吗?吃饭了吗?”三连问。每天例行的一通电话,对话朴实,目的性很强,只为了确定彼此安好。
但我知道这些没有任何华丽词藻的普通叮咛承载了牵挂、爱和包容。尽管,他们可能一直不理解我的想法和感受。
“怎么这么晚才下班呀,回家吧”
“怎么又吃外卖呀,回家吧”
“觉得辛苦就回家吧”
无论聊什么,都有可能成为我妈话锋一转的铺垫:“回家吧”。对于我妈的老生常谈,我总是不耐烦地回应:“家里有什么有意思的工作啊,你根本不懂,也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我的想法。”我很少认真和他们说我的理想、我的工作以及我所热爱和追求的东西。
随之,我妈就会说:“我们虽然不理解,但爸爸妈妈支持你。“我知道这种不理解的支持其实更难得。
相信很多人也曾面临过同样的问题,我们与父母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之中,他们无法体验我们的处境,也很难真正了解我们的想法以及我们正在做和热爱的事。
西班牙插画作家胡安霍·塞斯(Juanjo Saze)让我看到填补这一鸿沟的一种方式。
2.
胡安霍·塞斯(Juanjo Saze)选择追求他所热爱的艺术,但他的家庭始终无法理解他。他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母亲的理解,这种理解绝不是一种“自证”。他的目的并非是在小有成就之后骄傲地对他的妈妈说:“看,我有艺术天赋,我的作品是受认可的,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图片来源:未读·艺术家《每当我和我妈聊起艺术,她说“哦”》
他希望可以让母亲真正体味到艺术的美好以及欣赏艺术的乐趣。
当他提出带母亲去看他最喜欢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时,他的母亲会回绝说:“哎呀,奶奶这个样子,你知道我们去不了的”“你知道我不懂的……”“博物馆里都是些古怪的东西”。
关于“艺术”,很多时候他们的对话都是“鸡同鸭讲”。
这一话题常常终止于他妈妈的“哦”。
|图片来源:未读·艺术家《每当我和我妈聊起艺术,她说“哦”》
好在他有一个“怪癖”,在结束他和母亲的对话后想象他们接下来的对话。在假想的对话中,他会耐心地向他母亲介绍他所热爱的艺术,
用敏锐风趣而独到的见解,为母亲分析艺术作品的精妙与荒诞
。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为什么值得他反复参观?
“这座浮夸而不加节制的设计就像是出自超自然的巨人之手。”
|图片来源:未读·艺术家《每当我和我妈聊起艺术,她说“哦”》
胡安霍·塞斯将这些假想对话连同他和母亲的珍贵回忆绘成了一本图像小说《每当我和我妈说起艺术,她说“哦”》,献给他的妈妈。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童趣的画风重新解构艺术世界以及他和他母亲生活的点滴之美。
3.
胡安霍·塞斯:
妈,我在跟你谈艺术诶!
妈妈:孩子多大都得教育。
当胡安霍·塞斯说起安迪·沃霍尔的“功”与“过”时,他和他母亲发生了以下对话:
“安迪·沃霍尔取笑了整个世界,他站在所有人的头顶之上小便,但这也正是他值得我献上最崇高敬意的原因。”
“这样是不对的。”
“什么不对?”
“随地小便”
他曾与母亲聊起艺术的门槛:“通过这个原则上反艺术的行为,杜尚赋予了艺术家们一种堕落的能力。从这一刻起,他们什么都不用干了,只要动动小手,随便指一指就好了。”
他的母亲告诉他说:“用手指人是不对的”
|图片来源:未读·艺术家《每当我和我妈聊起艺术,她说“哦”》
在书中,你常常能够看到作者和他的母亲不在一个频率上的对话,也许你会发出:
“天下妈妈都这样”的感叹。
4.
学艺术的人长不大?
男人一辈子都是孩子?
不,你在妈妈眼里永远都是孩子。
以下对话来自胡安霍·塞斯和他的母亲……
“至少你和你那些玩艺术的朋友,都有点没长大。”
“好吧……长大这件事……我没法说我喜欢,我不能……我不喜欢长大,为了不长大我做了各种准备,其中最主要的对策就是选择了我现在的工作。我决定致力于此,做一直不离开蛋壳的雏鸟,我深深地以此为荣。”
“对,我知道,但偶尔我觉得这有点儿像是在和我作对。”
“与世界格格不入。”
“当然……要不你以为会怎样?”
“我不知道,做小孩子很好,至少你不会那么孤单,但当你长大了,你会发觉,自己是孤单的。”
“好吧,最糟的事,我不能再依赖你们了。”
“什么?”
“就是这样!”
“就算是开玩笑也不要说这种话。”
5.
“这是一本背着妈妈悄悄创作的书,尽管我不清楚她是否真正看懂这本书,她从来没有做过相关评论,但我希望通过这本书告诉她,我在乎她对我的看法,希望她能了解我以及我所热爱的东西。
”
|图片来源:未读·艺术家《每当我和我妈聊起艺术,她说“哦”》
|图片来源:未读·艺术家《每当我和我妈聊起艺术,她说“哦”》
这本书创作于10年前。那时,他的母亲抗癌成功收到了医院开具的出院通知。他是一个非常依恋母亲的孩子,他想告诉他的母亲他一直以这种方式爱着他,虽然他从未当面告诉过她。
这也是一本献给作者母亲的生命赞歌,创作初衷是希望把母亲留在身边,让她永远不要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