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音
最精彩的情感故事、人生故事、明星情感揭秘,这里是《知音》和您共同的网上家园。这里有最新锐的生活健康知识和最独到的人生情感指导,经常派发福利。微《知音》,无微不至的服务,大美大爱,炫彩内容,惊喜互动,期待您的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单读  ·  浅薄而低级的快乐,我配拥有吗?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了解波伏瓦的最好方式,读她的自传 ·  11 小时前  
读者  ·  你一整年的运势,藏在这3句话里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知音

最后的觉醒:撕开17年前特大纵火冤案

知音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1-20 11:52

正文

文/ 夏日等 编辑 / 肖岚  图/摄图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知音杂志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



2015年3月24日,河南省鹤壁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漯河“黑老大”王华一案。让这个曾一手遮天官至河南商会副会长的“黑老大”意外的是,扳倒他的不是他欺凌过的受害人,而是一个绝症女人临终前缘于良心自救而爆发的强大力量。


1998年10月18日凌晨,漯河市源汇区的“觉醒商行”发生火灾,店主宛振宇夫妇被活活烧死。时任源汇区公安分局副局长的杨威以“电路老化”为由草草结案。事发后,宛家人悲痛欲绝,却无力回天。14年后,宛家人接到了三封匿名信……


匿名信扯出尘封的纵火案,一个女人沧桑走来


2012年10月10日傍晚,家住漯河市源汇区的宛振水下班回家,小区门卫递给他一封信,说下午三点左右,一中年女人送来交给他的。宛振水疑惑地打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短笺:“振宇哥和嫂子的忌日快到了,我想到坟前祭拜一下。此外,当年的事我知道一些,你们可以联系我,阿菊。130xxxx1234。”看着信上工整的字迹,宛振水愣了,14年前哥嫂丧生火海的惨烈一幕在眼前重现……


1998年10月18日凌晨五点,睡梦中的宛振水突然接到朋友打来的电话,说哥哥宛振宇位于源汇区的金店“觉醒商行”着火了,火势非常厉害,里面的人还没出来。挂断电话,宛振水立即往现场赶去。到时消防车已赶到,可火势太大,根本没办法救人。一个小时后,大火才被扑灭。宛振水不顾危险,四处寻找哥嫂身影,最终在卫生间发现了他们,但两人均已死亡,身上烧得全是水泡,惨不忍睹。宛振宇一儿一女因为没睡店里逃过一劫。


后经调查,时任源汇区公安分局副局长的杨威以“电路老化短路造成火灾”为由草草结案。可邻居却说,凌晨四点多,听见外面有窸窸窣窣的声音,没多久,“觉醒商行”便着火了。


经当地消防部门鉴定,火灾是由外来火源引起的。拿着这个结论,宛振水不知往公安部门跑了多少次,但始终没为哥嫂讨回公道。这起案件也因为没有新证据而不了了之。14年来,宛家人没有过过一个安稳年,当年的火灾,像是一根刺,扎在每个人心里。


这些年,得知宛家人急切想要翻案的心态,不少所谓的“知情人”都带话给宛振水说知道当年的内幕,但接触后,宛振水明白他们大多为骗钱而来,开口就索要线索费。这个“阿菊”他根本不认识,宛振水以为自己又被骗了。哪知,两天后小区门卫又递给他一封信,还是那个“阿菊”送来的:“或许我这么找来有点冒失,但我知道这些年你们一直在寻找真相。我不说,我心难安,请你相信我一次。”这个“阿菊”一连寄来三封信,由不得宛振水不信。


2012年10月16日,宛振水拨通了“阿菊”的电话,两人约好在市内的一处公园见面。下午,到了约定地点,宛振水见到一位身穿黑色上衣的中年女人,看上去十分沧桑。他问道:“请问你是阿菊吗?”


对方点点头。宛振水开门见山地问:“你知道当年我哥嫂是怎么死的?”


“阿菊”没说话,垂着头:“他们忌日那天,我想去烧些纸,可以吗?”虽然宛振水迫切地想知道内幕,但是“阿菊”坚持要等到那天才说,他无可奈何。


2012年10月18日,哥嫂忌日。宛振水一大早就给“阿菊”打电话,约她一起去扫墓,可对方始终关机。此后一周,她就像消失了般,没了音讯。就在宛振水失去信心时,“阿菊”再次约他见面。


当天下午,在市区的一间茶楼,对方主动介绍了自己。时年46岁的苗会菊是漯河人,初中毕业后,她外出打工,认识了前夫孙培超。孙培超比苗会菊大六岁,城市户口,开有一家电焊铺子,和“觉醒商行”在同一条街。两人认识时,孙培超有家室。两年后,孙培超离婚娶了苗会菊。婚后,夫妻俩居住在源汇区八一路上的一家属楼里,和孙培超的弟弟孙培国门对门。1998年夏天,苗会菊怀孕了,此时,夫妇俩已先后下岗,家庭陷入窘境。


说到这,苗会菊问:“你认识我小叔子孙培国吗?”宛振水摇摇头。“你爹肯定知道,以前就是在街面上混的,整天跟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人谋些事做。当年,就是他指使人纵火的。”突闻哥嫂当年的命案有隐情,宛振水的声音提高了好几分贝:“他为什么纵火烧死我哥嫂?”苗会菊神情尴尬地说道:“我不太清楚,我只能说他是凶手。”


宛振水当即要求苗会菊跟他去公安局报案,可苗会菊就是不去:“我不想把自己搅进这些是非中,你们自己去查吧,我能说的就这些。”


那艰难的“回头路”,一声稚语惊痛妈妈的心


宛振水走后,苗会菊茫然地回到家。其实,她没跟宛振水说实话,当年的事,她不仅知道,而且还参与了,宛振宇夫妇的死,她脱不了干系。


时光回溯到1998年。十月初的一天晚上,苗会菊刚睡下,孙培国来敲门。进门后,孙培国如鲠在喉,抽根烟后,他说:“哥,有人找我做件事,说事成后给我30万,让我把一家店烧了,你说能干不?”苗会菊吓坏了,纵火可是犯法的,她力劝小叔子:“缺钱也不能干那伤天害理的事。”没想到,丈夫并没明确反对。


孙培国告诉哥哥:“大哥,你在这儿人缘不错,大家又都觉得你老实,你出面绝对比我出面好得多。如果你愿意,事成后,30万咱俩对半分,拿着这钱你可以再买套房子,也可以存着以后给孩子上大学用。”妻子即将临盆,用钱地方多,孙培超虽然害怕,但不可否认他动心了。


弟弟走后,孙培超坐在那里想了半宿,临近天亮时,他决定把这事应承下来。苗会菊尽管也一宿没睡,丈夫的决定她却无法反驳。考虑到培养孩子的艰辛,考虑到或许也只是放一把火,思想传统的她抱着一丝侥幸顺从了丈夫的安排。


1998年10月18日凌晨,苗会菊和丈夫骑着自行车赶到“觉醒商行”门口,他们把装有汽油的塑料袋放在准备好的木条箱上,然后把箱子靠在“觉醒商行”的卷闸门旁。正准备点火时,有人从远处骑车来了,吓得他们赶紧躲了起来。对方走后,孙培超说:“你去把火点着,我帮你看着。”


受不住丈夫的恐吓,苗会菊战战兢兢地拿着烟头扔在了木条箱上。火着了,瞬间把整间商行包围。事后据孙培超交代,当时他们根本就没想到店里会有人。


回到家,天快亮了,苗会菊和丈夫在屋子里愣愣地坐了很久。早上七点多,他们特意回现场,想打听一下纵火后的事,这才知道宛振宇夫妇被烧死了。苗会菊吓坏了,她回家收拾东西打算逃走。孙培国找到他们,让他们别害怕,并说“华哥”一切都安排妥当,公安局那边也打点好了。虽不知“华哥”是谁,但见小叔子胜券在握,苗会菊将信将疑。


从此,苗会菊每天都在胆战心惊中度过。两个月后,儿子出生。不久,孙培国给大哥大嫂送来一万元,说是辛苦费。孙培超怕事情闹大,没敢多要。纵火后,苗会菊发现自己和丈夫的关系就像是进入了一个怪圈,即使睡在一张床上,也很少聊天。她常做噩梦,眼前仿佛有无数火光在闪现。


转眼五六年过去了,无数担惊受怕的日子让苗会菊的容颜迅速地衰老。她曾打听到宛家人的两个孩子在火灾中幸存,心里尚存一丝安慰。2006年,孙培超的电焊铺子倒闭,一家人彻底没了生活来源。而此时,苗会菊听闻丈夫在外面有了人,夫妻关系更是紧张。一次,两人大吵之后,苗会菊脱口而出:“这些年我过够了提心吊胆的日子,大不了鱼死网破,我去公安局自首。人家也有两个孩子,可我们硬是让人家孩子没了爸妈,这份罪孽这辈子怕是也还不清。”孙培超当即给了妻子一巴掌:“有本事你说去,你心疼别人孩子,可如果咱们蹲了大狱,咱们8岁的儿子也会成孤儿。”丈夫走后,苗会菊蹲在地上大哭,心像是被挑在针尖上般难受。


这次大吵过后,孙培超突然对苗会菊好起来,多次劝她为了孩子别多事。孩子是她的软肋,丈夫的话吓住了她。即使这样,孙培超兄弟俩还是不放心,吸食毒品的他们硬是让苗会菊也染上了毒品。


2007年4月2日,警方从苗会菊家中搜查出海洛因0.5067克。最终,漯河市源汇区人民法院审理此案,指出苗会菊为达到以贩养吸的目的,在家中向吸毒人员出售海洛因,依法判处她有期徒刑三年。


为了让儿子有人照顾,苗会菊把一切事情都扛了下来,誓死没把丈夫和小叔子吸毒的事交代出来。刑满释放时,原以为迎接她的会是想念已久的丈夫和儿子;哪知,丈夫有了情人,而儿子也被交给孙培超的大姐抚养,苗会菊的天坍塌了。


12岁的儿子十分懂事,见到出狱的妈妈,居然没有生分,他依然亲近她。一天晚上,苗会菊辅导儿子写完作业,便坐在那里跟孩子聊天:“你说妈妈如果出去找份工作,能行吗?”儿子说:“怎么不行?我妈妈做饭好吃还会针线,肯定行。”苗会菊十分震惊,纵火、坐牢、吸毒,原本以为在儿子眼里,自己已经是个坏妈妈,没想到儿子依然以她为傲。苗会菊搂着儿子,哭了:“妈妈做了很多错事,现在不知道能不能回头?”儿子认真地回答:“妈妈,我们老师说人犯错,改了就还是好人。不管别人怎么说,你永远都是我妈妈,等我长大了,我挣钱养你,让你过上好日子。”苗会菊泪如雨下。


我也是凶手!这是绝症妈妈在人间最后的勇气


一连几天,苗会菊都在想儿子的话。离当年纵火案已经几年,这十几年,她生不如死,虽将秘密埋葬心里,后半辈子会平安无事;但不说出来,她实在对不起儿子的信任,连小小的孩子都知道是非黑白,她不能让儿子对这个世界失望,对妈妈失望。


之后,苗会菊开始尝试着接触宛家人,一开始她没有勇气直接见面,只是偷偷打听。听人说,这些年来,宛家人为了寻找当年的真相,从来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宛振宇年迈的老母亲几乎每个月都会去有关部门上访,眼睛都哭瞎了。两个孩子失去父母后,虽然有叔叔们照顾,但一直郁郁寡欢。听到这些,苗会菊心里更沉重了。可每当她要拨通宛家人的电话时,便没了勇气,她怕自己因自首再也不能陪着儿子长大。时间在矛盾的心境中匆匆流逝。


2012年6月中旬,苗会菊开始头疼,并大把脱发。儿子吓坏了。在医院做了脑部CT后,医生确诊为恶性脑瘤,必须尽快动手术,否则生命堪忧。时间,一下子就滑到了生命的终点。苗会菊决定走之前,一定进行良心自救,用最后的行动告诉儿子“知错能改”的道理,做一回好妈妈。可如果贸然行事,宛家人或许会不信,更可能只是苦了自己。只有搜集到证据,才能说明一切。


2012年9月30日,中秋节。苗会菊特意做了一大桌子菜,请小叔子过来吃饭。几杯酒下肚,苗会菊提起了当年的事。略有醉意的孙培国放松了警惕,提到了“王华”。对于王华,苗会菊并不陌生,在漯河当地,那可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王华,高中毕业,从漯河市轻工机械厂的一名工人做起,先是当上了漯河市服装鞋帽厂副经理,后在1991年开了腾达出租车公司和双龙公交公司,2002年成立了漯河市三鑫稀土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曾获“河南省百佳慈善大使”、“河南省关爱新农村十佳慈善人物”等荣誉称号,并先后担任漯河市工商联副主席和河南省总商会副会长。


如此权倾一时的人物会是幕后黑手?苗会菊想继续问,可是小叔子不愿多说。在小叔子这里找不到突破口,苗会菊只能从丈夫那里套取更多证据。一次苗会菊发烧后咳嗽不止,丈夫在旁替她捶背喂药。苗会菊心酸地落下泪来。她问丈夫:“我虽然快去了,可有件事死不瞑目,当年纵火案的前因后果到底是啥?”丈夫吞吐着说了实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