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from internet
本文是针对论文《自我概念清晰性是自我连续性的基础:自传体回忆的修复作用(Self-Concept Clarity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Self-Continuity: The Restorative Function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y)》的一篇论文解析,该论文于2020年10月发表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该研究的作者包括Tonglin Jiang和Zhangsheng Chen。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以往关于自我(self)的研究聚焦于结构与时间两个维度。自我的结构维度指自我概念清晰性(self-concept clarity),是个体自我的不同层面能够融于一个整体的程度;自我的时间维度指自我连续性(self-continuity),是个体过去与当下的一种连接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自我的这两个维度间的关系,以及面临某一维度受损时的修复方法。
1. 自我概念清晰性与自我连续性的关系
首先,自我概念清晰性与自我连续性具有几个共同点:1)均与生活意义感、好心情和心理健康呈正相关;2)均受到排斥、关系破裂和孤独等负面因素的影响;3)均为个体身份(identity)的基础。
其次,自我连续性的发展需要一个清晰的自我。发展心理学家认为自我的发展沿着社会和时间两个维度,若自我不能在社会维度具有清晰的自我认识(self-knowledge),那么时间维度上的自我连续性便很难得到发展;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家认为维持自我连续性的关键是要有一个自我界限(self-boundary),人们对内具有自我保护的需求,而对外具有自我扩展的需求,个体的自我分化可以促进这两种需求,进而促进自我连续性。
第三,自我连续性需要自我的不同方面得到整合。比如,上级的身份结构需要纳入低级的身份成分,整合为一个自我的整体;另外,扩展的自我可能需要从内部进行组织,即结构和功能的分化和专业化,分为物理、社会和空间符号领域;同样的,个体的身份其实是组织在一个网络中的,人们需要不断丢弃过去的身份,添加新的身份,从而不断更新身份网络。这些不同层面的自我的整合,有利于形成一个清晰连贯的自我概念,并在时间维度上提高自我连续性。
然而,还没有关于自我概念清晰性与自我连续性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以上文献综述,可以假设:低的或者受到损伤的自我概念清晰性与降低的自我连续性有关,并可能导致降低的自我连续性。
2. 自传体回忆的作用
诉诸自传体回忆可能是一种解决低自我概念清晰性的方法,因为它不仅重建了过去的事件,而且还阐明了“我是谁”这个问题。
自传体回忆可能通过三种方式促进自我连续性:自我记忆(self-remembering),自我认识(self-knowledge)与自我叙述(self-narratives)。自我记忆指以第一视角回忆过去的经历,从而增加过去与现在的联系;自我认识指对过去的自我与现在的自我的认识,可以填补自我记忆的空白,增加过去与现在的自我的感知相似性,最终将过去的自我融入现在的自我;自我叙述比前两种方式更具目的性,可以建立有秩序和意义的人生故事,并赋予故事一个主题,进而理解生活的意义。通过这三种方式,自传体回忆将离散的生活事件与自我概念联系起来,帮助个体获得清晰的自我概念与时间上的自我连续性。
另外,研究发现低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个体更倾向于回想过去的经历,进一步促进自我连续性。
然而,还没有相关实证研究阐明了自我概念清晰性、自传体回忆和自我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基于以上文献综述,可以假设:当自我概念清晰性受损时,人们会诉诸自传体回忆,这一过程可以帮助他们重建自我连续性。
3. 问题提出与假设
基于以上论述,作者正式提出了本研究的两个假设:1)低的或受损的自我概念清晰性与降低的自我连续性有关,并导致降低的自我连续性;2)当自我概念清晰性受到威胁时,个体倾向于诉诸自传体记忆,这一过程可以帮助他们应对威胁并重建自我连续性。
基于假设,作者提出了本研究的思路:
研究1:探究自我概念清晰性与自我连续性的自然联系;
研究2:操纵自我概念清晰性(高vs低)并评估自我连续性;
研究3:探究是否诱发产生低自我概念清晰性(vs高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个体倾向于诉诸自传体回忆;
研究4:检验遮掩效应的中介模型(如图1),预期低自我概念清晰性会破坏自我连续性,但也会加强个体诉诸自传体回忆的倾向;
研究5:首先测量自我概念清晰性,然后让被试完成一个自传体回忆任务和一个一般回忆任务,最后测量自我连续性;
研究6和研究7:同时操纵自我概念清晰性和回忆任务,寻找中介模型的因果证据。
图1 遮掩效应的中介模型
研究方法与结果
研究1
被试
通过G*power算得,要达到中等效应量(ρ= .30)和0.85的功效所需样本量至少为96,但考虑到这是首次对自我概念清晰性与自我连续性关系的实证研究,为了得到稳定的结果,采用Monte-Carlo估计得到需要接近250个样本。故本研究测试了220个MTurk平台的被试的数据,得到有效数据220个(107 men, 105 women; Mage= 35.02 years, SDage= 12.23 years),其中,77.8%为白人。
实验步骤与材料
用12条目的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测查自我概念清晰性,用8条目的自我连续性量表测查自我连续性。
结果与讨论
自我概念清晰性与自我连续性显著相关(如图2),r(212) = .32, p< .001,与假设1相符。
图2 研究1中自我概念清晰性与自我连续性的相关
研究2
被试
计算得到样本量至少为102,共在MTurk平台采集了111个数据,有效数据108个(36 men, 72 women; Mage= 35.02 years, SDage= 12.23 years),其中72.2%为白人。
实验步骤与材料
1) 实验首先启动被试关于自我概念的思考,让被试了解到自我概念是很多维度的。
2) 将被试分为两组,操纵其自我概念清晰性。对于低自我概念清晰性组的被试,首先让他们了解到“有时候人们感到自己人格的不同层面相互矛盾,让人们对自己是谁产生了混乱”,随后,让被试报告自己两个相互矛盾的人格或者自我信念的层面,报告矛盾的内容和冲突带来的感觉;对于高自我概念清晰性组的被试,首先让被试了解到“有时候人们人格的不同层面是一致的,这种一致使他们明白他们是谁”,然后让被试报告两个相互一致的人格层面或自我信念,报告一致的内容,一致带来的感觉与清晰性。
3) 用三个问题检验分组操纵的有效性,分别是,“我对自己的信念有冲突”,“在我人格的不同层面没有体验到冲突”,“我觉得我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个我”。
4) 最后填写自我连续性量表。
结果与讨论
1)高与低自我概念清晰性组的写作任务的字数差异不显著,F(1, 106) = .14, p = .71, ηp2 = .001, 90% CI [.0000,.0330],但仍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参与后续分析;
2)高与低自我概念清晰性组的操纵检验得分差异显著,F(1, 105) = 43.99, p < .001, ηp2 = .295, 90% CI [.1778,.3989],操纵有效;
3)高与低自我概念清晰性组的自我连续性得分差异显著,F(1, 105) = 5.61, p = .020, ηp2 = .051, 90% CI [.1778,.3989],表明低自我概念清晰度降低了自我连续性,结论验证了假设1。
研究3
被试
计算得到样本量至少为102,共在MTurk平台采集了213个数据,有效数据185个(65 men, 120 women; Mage= 37.95 years, SDage= 13.33 years),其中77.3%为白人。
实验步骤与材料
1) 启动自我概念,操纵自我概念清晰性并进行操纵检验,与研究2相同;
2) 所有被试需要完成一项自传体回忆任务与一项一般回忆任务。自传体回忆任务要求被试回想过去并写下至少5个对自己最重要的生活事件,一般回忆任务要求被试思考社会,写下至少五个社会事件。随后,被试对这两项回忆任务的喜好程度与感觉到的困难程度进行打分。
3) 填写自我连续性量表。
结果与讨论
1) 高与低自我概念清晰性组的写作任务的字数差异不显著,F(1, 183) = .01, p = .94, ηp2
2) 高与低自我概念清晰性组的操纵检验得分差异显著,F(1, 182) = 40.20, p < .001, ηp2 = .181, 90% CI [.1031,.2612],操纵有效;
3) 对回忆任务的难度做2(自我概念清晰性:高和低)2(回忆任务:自传体回忆和控制任务)的协方差分析。交互作用不显著,F(1, 182) = 40.20, p < .001, ηp2 = .181, 90% CI [.1031,.2612];自我概念清晰性主效应不显著,F(1, 182) = 40.20, p < .001, ηp2 = .181, 90% CI [.1031,.2612];回忆任务主效应显著,F(1, 182) = 40.20, p < .001, ηp2 = .181, 90% CI [.1031,.2612],被试普遍认为一般回忆任务难度高于自传体回忆任务难度,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1。
4) 对任务偏好做2(自我概念清晰性:高和低)2(回忆任务:自传体回忆和控制任务)的协方差分析。交互作用边缘显著,F(1, 180) = 3.06, p = .0082, ηp2 = .017, 90% CI [.0000,.0597],低自我概念清晰性组的被试比高自我概念清晰性组的被试对自传体回忆表现出更强的偏好,F(1, 181) = 5.12, p = .0025, ηp2 = .027, 90% CI [.0018,.0773],如图3;自我概念清晰性主效应不显著,F(1, 180) = 2.66, p = .011, ηp2 = .015, 90% CI [.0000,.0558];回忆任务主效应显著,F(1, 180) = 7.06, p = .009, ηp2 = .038, 90% CI [.0054,.0928],被试对自传体回忆任务的偏好高于一般回忆任务。
表1 研究3中任务偏好与任务难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图3 研究3中不同自我概念清晰性组对两种回忆任务的偏好
研究4
被试
计算得到样本量至少为168,共在MTurk平台采集了184个数据,有效数据173个(90 men, 83 women; Mage= 36.66 years, SDage= 11.19 years),其中75.1%为白人。
实验步骤与材料
1) 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的测量采用12条目的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同研究1
2) 诉诸自传体回忆的倾向用8条目的自我功能(self-function)量表测量,该量表为思考人生体验量表(Thinking about Lif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的子量表。
3) 自我连续性用8条目的自我连续性量表测量,同研究1
结果与讨论
1) 自我概念清晰性、诉诸自传体回忆的倾向、自我连续性三者的相关分析得到,自我概念清晰度与自我连续性具有显著正相关,r(173) = .33, p < .001,而与自传体回忆倾向具有显著负相关r(173) = -.29, p < .001,表明低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个体诉诸自传体回忆的倾向更强;自传体记忆倾向与自我连续性具有边缘显著的正相关r(173) = .13, p = .079,说明诉诸自传体记忆的个体倾向于获得更多的自我连续性(如图4)。
图4 研究4中自我概念清晰性、诉诸自传体回忆的倾向与自我连续性的相关
2) 运用PROCESS Macro里的Bootstrap分析检验以自我概念清晰性为自变量,自我连续性为因变量,诉诸自传体回忆的程度为中介变量的遮掩效应中介模型。模型的间接效应显著(b = -.09, SE = .04),该效应的95%置信区间[-.1962, -.0277]不包含0(如图5)。
3) 将成立的中介模型的因变量与自变量交换位置,检验另一种中介模型的可能,结果发现间接效应不显著(b = -.04, SE = .03),该效应的95%置信区间[-.0990, .0103]不包含0。
图5 研究4中的遮掩效应中介模型
研究4的结果说明自传体回忆可以修复由于自我概念清晰性波动带来的自我连续性的损伤,与假设2相符。
Picture from i
nternet
研究5
被试
计算得到所需样本量至少为102,共在MTurk平台采集了143个数据,有效数据123个(59 men, 64 women; Mage= 36.70 years, SDage= 13.06 years),其中77.2%为白人。
实验步骤与材料
1) 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测量自我概念清晰性,同研究1;
2) 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完成自传体回忆任务,另一组完成一般回忆任务,指导语同研究3;
3) 用自我连续性量表测量自我连续性,同研究1。
结果与讨论
1) 回忆任务写作字数差异显著,F(1, 121) = 19.62, p < .001, ηp2 = .139, 90% CI [.0564,.2341],将其作为控制变量。
2) 将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的得分按照高于和低于一个标准差分为高低两组,对自我连续性得分做2(自我概念清晰性:高和低)2(回忆任务:自传体回忆和控制任务)的协方差分析。交互作用显著,t(118) = -2.32, p = .022, ηp2 = .043, 90% CI [.0033,.1163],结果如图6所示,自传体回忆条件下(虚线),高和低自我概念清晰性的被试的自我连续性差异不显著,t(118) = -.83, p = .41, ηp2 = .006, 90% CI [.0000,.0485],而在控制任务条件下(实线),高和低自我概念清晰度的被试的自我连续性差异显著,t(118) = 2.39, p = .018, ηp2 = .046, 90% CI [.0042,.1204],表现为低自我概念清晰度的被试的自我连续性显著低于高自我概念清晰度的被试。自我概念清晰性性的主效应不显著,t(118) = 1.20, p = .23, ηp2 = .012, 90% CI [.0000,.0631],回忆任务主效应也不显著,t(118) = 0.80, p = .43, ηp2 = .005, 90% CI [.0000,.0471]。
图6 研究5中不同自我概念清晰性与回忆任务的自我连续性得分
研究5是对自传体记忆的修复功能的再一次验证。
研究6
被试
计算得到样本量至少为102,共在Prolific平台采集了214个数据,有效数据182个(84 men, 98 women; Mage= 34.41 years, SDage= 10.81 years)。
实验步骤与材料
研究6为完全的被试间设计,首先操纵被试的自我概念清晰性,同研究2和3,然后操纵记忆任务,指导语同研究3。
结果与讨论
1) 不同自我概念清晰性组的写作字数差异不显著,F(1, 180) = 2.00, p < .16, ηp2 = .011, 90% CI [.0000,.0490];不同回忆任务写作字数差异显著,F(1, 180) = 19.62, p < .001, ηp2 = .099, 90% CI [.0398,.1709],将字数作为控制变量。
2) 对自我概念清晰性的操作检验成功,F(1, 179) = 63.25, p < .001, ηp2 = .261, 90% CI [.1733,.3433].
3) 对自我连续性得分做2(自我概念清晰性:高和低)2(回忆任务:自传体回忆和控制任务)的协方差分析。交互作用显著,F(1,176) = 4.18, p = .042, ηp2 = .023, 90% CI [.0004,.0713],如图7所示,高低自我概念清晰度组在接受自传体回忆任务之后,其自我连续性得分无显著差异F(1,176) = .92, p = .34, ηp2 = .005, 90% CI [.0000,.0367];经过控制任务后,低自我概念清晰度的被试的自我连续性显著低于高自我概念清晰度的被试,但这一效应是边缘显著的,F(1,176) = 3.81, p = .053, ηp2 = .021, 90% CI [.0000,.0680]。
图7 研究6中不同自我概念清晰性与回忆任务的自我连续性得分
研究7
被试
计算得到样本量至少需要102,共在MTurk平台采集了190个数据,有效数据155个(51 men, 104 women; Mage= 38.52 years, SDage= 12.82 years),其中82.4%为白人。
实验步骤与材料
研究7为进一步验证研究6的结果,与研究6同样采用2(自我概念清晰性:高和低)2(回忆任务:自传体回忆和控制任务)的完全组间设计,但改变了回忆任务的指导语。对于自传体回忆任务,指导被试叙述他们的生活故事,思考这些年来他们经历了什么,以及重大的生活体验是如何成就了他们,也就是如何造就了他们的身份;对于一般回忆任务,指导被试回忆与环保相关的话题。其他操作与研究6相同。
结果与讨论
1)不同自我概念清晰性组的写作字数差异显著,F(1, 153) = 6.12, p = .014, ηp2 = .038, 90% CI [.0041,.0992];不同回忆任务写作字数差异显著,F(1, 153) = 11.42, p < .001, ηp2 = .069, 90% CI [.0183, .1412]。将字数作为控制变量
2)对自我概念清晰性的操作检验成功,F(1, 152) = 55.63, p < .001, ηp2 = .268, 90% CI [.1721,.3565]。
3)对自我连续性得分做2(自我概念清晰性:高和低)2(回忆任务:自传体回忆和控制任务)的协方差分析。交互作用边缘显著,F(1,149) = 3.11, p = .080, ηp2 = .020, 90% CI [.0000,.0717],如同8所示,高低自我概念清晰度组在接受自传体回忆任务之后,其自我连续性得分无显著差异F(1,149) = .05, p = .83, ηp2
图8 研究7中不同自我概念清晰性与回忆任务的自我连续性
讨论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首次对自我概念清晰性与自我连续性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并探究了自传体回忆在其中的作用,增进了对自我加工过程对理解。
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三个。首先,自我概念清晰性可以预测和导致自我连续性;其次,低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个体倾向于诉诸自传体回忆,从而获得更大的自我概念清晰性,以此维持自我的结构整合;第三,诉诸自传体回忆可以重建自我连续性。
本研究的主要意义有:
1) 首先,本研究对理解自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整合性的框架,自我的发展需要结构维度和时间维度缺一不可,而结构维度是时间维度的基础,这与发展心理学家和个体身份的相关理论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