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INNO
CINNO Research为Display显示产业链专业第三方咨询机构,为您深入全球消费电子上下游产业链,提供最新产业资讯、专业行研报告、投资并购、精准行销、高端猎头等一站式服务。一键订阅,同100万产业精英一起把握行业脉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否科技  ·  【广告】爱否回收,欢迎比价 ·  4 天前  
爱否科技  ·  【广告】爱否回收,欢迎比价 ·  5 天前  
爱否科技  ·  OPPO Find N5 ... ·  4 天前  
爱否科技  ·  vivo Y300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INNO

深度 | 面板显示产业的发展规律你到底了解多少

CINNO  · 公众号  · 数码  · 2017-07-13 23:58

正文

作为消费者,液晶屏现在到处都是,电子表、计算器,手机屏幕、高清电视和电脑显示屏等等。可是你想想,液晶屏的爆发,就是这几十年的事。这个产业快速变化的背后,一定有很多大赌大赢、大得大失、惊心动魄的商业故事。

19世纪后期,科学家就发现了液晶这种东西。液晶的特点是能够随着温度的变化,在浑浊和透明之间转变,但很多年间大家都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实际用处。一直到了1960年代,一家美国公司开始把液晶用于显示技术。

具结晶性的液体 - 液晶

这家美国公司现在已经消失了,当初可是鼎鼎大名,叫美国无线电公司(RadioCorporation of America,简称RCA),是彩色电视机的发明者,二战之后是美国乃至全世界电视机工业的主导者。作为彩电的发明者,RCA公司很早就想到研发那种能“挂在墙上的平板电视”。

在1961年,美国RCA公司普林斯顿试验室,有一个年轻电子学者正在准备博士论文的答辩。他发现,把两片透明导电玻璃之间夹上液晶,再给液晶加上电压,就可以精确操控液晶透明或者浑浊——这不就是彩色平板电视吗?

RCA公司刚开始对他的研究极为重视,一直把它列为企业的重大机密项目。直到1968年,RCA公司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液晶显示模型,在纽约召开了发布会,当众展示这项新发明。日本企业参加了发布会,由此知道了美国人研发的这项新技术。

但是,RCA公司虽然发明了液晶显示技术,但他们失望地发现,这东西根本不可能用来生产“挂在墙上的平板电视”。因为液晶显示速度太慢,颜色也太单调,距离能看的彩色电视还有很远。时间一长,RCA公司就有点绝望了。

而且,这个时候RCA公司,把注意力转向了当时越来越兴旺的计算机行业。他们打算和IBM公司较量一番,因此削减了消费电子方面的投资,停止了液晶方面的继续研发。可惜的是,RCA公司在和IBM公司的较量中完全败下阵来,也就此从市场中消失了。到了1970年代,其他美国公司也因为类似的理由,先后放弃了液晶显示技术的研发。

日本进入液晶市场,研发技术突破成为先行者

但在,在RCA公司发布会上见到新技术的日本人,可对液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率先出手的,是日本钟表企业,精工。当时,日本人正在雄心勃勃地研发石英表,打算挑战盘踞市场多年的瑞士等钟表强国。日本人研发出了用于石英表的集成电路,但在显示方面始终没有突破。看到液晶技术,精工大喜过望,赶紧购买技术许可,造出了液晶显示的电子表。

第一支使用液晶显示器的手表为1972年的Gruen Teletime

日本人发明的电子表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几乎把瑞士机械手表逼入绝境。传统的机械手表后来是通过转向奢侈品,才赢回了局部市场。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除了电子表,夏普等日本企业,还把液晶技术用在计算器、仪器显示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日本企业靠液晶显示技术,赚了大钱。除了赚钱外,这种市场成功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保证了日本企业在液晶方面的后续投入,推动了液晶技术的持续进步。如果没有滚滚而来的利润,日本企业也不可能长期投资去研发液晶。

第一台使用液晶显示器的计算机为1973年Sharp EL-805

那么,美国企业为什么不生产电子表、计算器这些市场欢迎的产品呢?

这就是美国人起大早赶晚集的主要原因。研发液晶技术的RCA等公司,一心想的就是把液晶技术用于“挂在墙上的平板电视”。电视机这个市场太大了,如果真正造出平板电视,替代显像管电视,简直就是挖到了金矿啊。后来的事实也表明,全世界范围内平板电视对显像管电视的替代,确实是个巨大的市场。

 

美国人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但他们太“眼高手低”了

 

在液晶技术还很不成熟,完全无法用于电视机时,美国人选择了放弃。他们根本看不上电子表、计算器这些小玩意儿,挣钱不多嘛,就让日本去做这些小产品吧。我们美国人要做的就是大生意,赚大钱。但就是凭借美国人看不上的小玩意儿带来的利润,日本企业持续投资,努力研发液晶技术。

到了1983年,精工研制出了2英寸的彩色液晶显示屏。液晶技术终于突破了以前缓慢、单色的状态。到这个时候,由于日本企业的大量参与和持续研发,液晶技术相关环节的各家企业已经在日本聚集。

企业的聚集加快了知识的传播速度,大大刺激了技术的进步。由于这个尺寸太小,不但不能用于电视机,其他方面的用途也不大。液晶要想大规模应用,需要尺寸变大,所以日本企业兴建的第一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尺寸在8、9英寸左右,也就是iPad那么大。

1988年,夏普、东芝、NEC等公司,都具备了生产大尺寸液晶屏的技术。1991年,夏普率先开动了第一条大尺寸液晶屏的生产线。产品、工艺、生产设备等多环节的整个液晶生产供应链,都位于日本,这不但让日本在液晶研发、生产上遥遥领先,还形成了先行者壁垒。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这时候再想在液晶技术上赶超日本,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1990年,全球90%的液晶显示屏在日本生产;到1990年代中期,这一比例又上升到95%,日本人几乎独占了液晶市场。荷兰的飞利浦公司,在1991年曾经尝试建造一条液晶生产线,但他们发现,因为远离日本的产业集群,他们根本无法跟上液晶主流的工艺进步。

几经努力以后,飞利浦公司显示业务的总裁不得不承认:我们在孤独中付出了代价。美国人这个时候就更尴尬了,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这说明什么?

 

一项新技术,从最初出现到工业化生产,往往要经历漫长的研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能否持续投资支持技术研发,非常关键

 

电子表、计算器这些小玩意儿,美国人虽然看不上,但日本人就是靠这些产品确保了企业的盈利,从而可以持续在液晶技术上投入资金,取得了技术突破,最终占据了市场优势地位。

不过,日本人也没能笑多久。在液晶产业的演化过程中世界变化很快,没过多少年,日本人就风光不再。到今天,只能用一溃千里来形容日本的液晶产业。

2016年,郭台铭的鸿海集团收购了日本的夏普,这是个标志性事件。现在,日本继续生产液晶面板的,只剩下两家企业了。目前世界的液晶产业,是中韩两国对抗赛,日本基本算出局了。

1992年,IBM公司推出了后来鼎鼎大名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系列,它的第一个产品700C,采用10.4英寸的彩色液晶显示屏。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是液晶的第一个“杀手级应用”,市场一下子被引爆了。夏普、NEC、富士通等等日本企业纷纷响应市场需求,开建了第二代液晶生产线,生产笔记本显示屏。

ThinkPad笔记本电脑

液晶周期

我们要先说一下,液晶屏幕的代际划分,主要就是切割出来的液晶面板大小。液晶产业各家企业之间的竞争,简单理解就是争相建设更高世代、可生产更大尺寸面板的生产线。液晶产业按代际划分的特点,造成了独特的“液晶周期”。

液晶显示器的分代

当某一种尺寸的液晶面板进入市场以后,满足了某方面——比如笔记本电脑显示屏——的需要。企业利润会猛增,其他企业看到此景,就纷纷投资生产这种尺寸的液晶面板。于是产品很快供过于求,价格大跌,各家企业的利润都骤减,甚至陷入亏损。

虽然大家都陷入亏损,但面板价格的下跌,让液晶显示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更多的用户开始使用平板显示。这又导致产能不足,价格上涨,然后企业再次投资扩大生产。然后又供过于求,价格猛跌,又陷入亏损……

看上去,这个过程和一般商品的供需变化没什么区别,其实不然。液晶产业的特殊性在于,液晶显示有一个在社会中越来越广泛应用的过程。如果液晶面板很贵,就只能满足那些高端应用,比如战斗机驾驶舱或者高端笔记本电脑,一般人根本不会考虑。但如果液晶面板大幅度降价,许多原本并不存在的需求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冒出来。比如我们普通个人用户,也把桌上的显像管显示器换成液晶显示器,这件事其实就发生在前些年。

 

问题在于,这种产量越大、企业利润越高的过程,不是直线的,而是跳跃式的

 

每一次跳跃就是一个液晶周期,企业必须先屈腿——承受周期中的亏损,并坚持投资兴建新一代生产线,然后才能跳起来——迎来更大的产量和利润。

曾经几乎垄断世界市场的日本液晶生产企业,就是因为没能充分理解这种特殊规律,没有及时转变竞争方式,才给了韩国企业异军突起的机会。

1993-1994年,液晶生产进入了第一个周期——价格下跌,利润大减。日本企业因为亏损,削减产量,于是一批液晶行业的日本工程师就失业了。

韩国的崛起

韩国的三星集团就抓住这个机会,在日本开设研发机构,招揽这些失业工程师,开始筹备液晶生产。到1995年,三星、LG两家企业分别建成了自己的液晶生产线。

韩国企业进入液晶产业以后,“反周期投资”成了他们的大杀器。1994年以后,液晶产业度过了低谷期,但到了1995-1996年,又进入周期的低谷。面对巨额亏损,韩国企业不但不像日本企业那样削减产量维持价格,反而坚持大举投资扩张产能。要知道,液晶产业的投资额可是天文数字的,按人民币计算,动辄就要几十、上百亿。韩国企业正是凭借这种前所未有的,凶猛的进攻性投资战略,打败了日本企业。

对韩国企业疯狂的投资战略,日本人刚开始很不以为然。一家日本大企业的高管曾经讽刺韩国企业,投资的5代生产线肯定是一出海就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日本人觉得他们现有的第3代、4代生产线,都已经供大于求,这时候难道不应该削减产量保住价格吗?韩国人反而投资生产更大尺寸的面板,简直不可理喻。

但是,韩国人正是通过大举投产5代生产线,彻底打败了日本企业。5代生产线以前的液晶面板,可以满足14寸笔记本显示屏的需要。生产更大尺寸的笔记本显示屏,看上去确实没多大必要,日本人甚至认为5代生产线就是液晶工业的物理极限。

但液晶领域“生产创造需求”的规律,这时发挥了作用。5代生产线可以切割出最大26英寸的面板,确实没人会用那么大屏幕的笔记本电脑。但5代生产线的面板,让消费者把原来的桌面显像管显示器,换成了液晶显示器。同时,人们憧憬多年的平板电视也开始生产——虽然这时平板电视的尺寸还不大,但是以前根本不存在的市场被激发了。

2001年,三星、LG两家公司咬牙投资了5代生产线。投产以后,韩国企业就彻底赶超了夏普等日本企业。三星、LG两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分别是世界第一和第二。被韩国人一举超越的日本企业这时才如梦方醒,夏普不得不放弃原有的保守态度,越过5代生产线,直接投产尺寸更大的6代生产线。

但日本人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进入21世纪以后,不但韩国企业异军突起,中国台湾的液晶生产也开始高速成长,两面夹击之下,日本企业节节败退。

当初日本人后来居上,打败美国人占据液晶市场,靠的就是小处入手,保持盈利,然后持续投入技术研发,促成产业最终成熟。但也正是这种过分求稳的“小格局”,让日本企业后来不敢像韩国企业那样“疯狂”投资。

所以,韩国人打败日本,靠的不是技术超越,而是全新的投资战略。时代变了,玩儿法也变了,日本人这次没跟上时代,因为他们犯了战略错误。

液晶 V.S.等离子

其实,造成日本人失败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平板电视刚上市的时候,并不只有液晶这一种技术,还有等离子电视,这两种技术一时难分高下。

刚开始的时候,等离子平板电视更有优势,因为面板尺寸更大,色彩更鲜艳。当时很多人认为等离子会胜出,比如长虹集团就押宝在等离子技术上。

 

当然,现在我们知道了,胜出的一定是液晶

 

原因在于,液晶显示实际上是一种半导体技术;而等离子是一种真空管技术,原理上更接近原来的显像管。真空管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极限。虽然显示效果很好,但无法进一步发展。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至少到目前看,不仅快而且没有尽头,也就是所谓的摩尔定律,每过18-24个月性能翻一倍。

摩尔定律

所以,即使初期液晶的显示效果不如等离子,但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屏的分辨率会飞速进步,从2K到4K,现在已经到了8K,甚至10K。液晶面板的尺寸,初期确实不大,但尺寸超过等离子面板,也只是时间问题。后来的发展果然如此,现在等离子电视基本已经退出了市场,而液晶技术在平板显示领域一统天下。

液晶和等离子两种技术的区别,意味深长,这实际上代表了两种工业的发展模式。

对等离子和更早的显像管来说,技术是五花八门的。优秀的企业会有独门绝技,并因此获得超额利润。比如,在显像管领域,索尼公司有高超的“单枪三束”技术,也就是特丽珑显像管,色彩表现力出众,图像鲜艳。索尼电视因此一枝独秀,虽然价格昂贵,消费者还是热捧。还有三菱公司,也有独特的显像管技术。他们生产的钻石珑显像管,图像质量也很棒。这个时候的技术,是各家有各家的高招,各村有各村的地道。

但是对液晶显示来说,技术是通用的,生产是高度标准化的,分工是全球化的。各家企业生产线的上游供应商、设备提供商、配件商,都差不多。因此,液晶面板在品质上并无大的差别,最主要的差别就是面板尺寸大小。

据说,三星液晶电视刚上市的时候,日本企业很看不起三星。一位日本记者到商城去,对比三星液晶电视和日本企业的液晶电视,看来看去也看不出差别。记者就去请教日本液晶企业的高管,日本高管答道:你连续看半个小时,就能看出日本产品比三星产品好了。这位记者后来评论道,没有哪个消费者会在商场盯着两台电视比较半个小时。如果消费者觉得品质差不多,功能、可靠性也差不多,他们就会选择更便宜的产品。

实际上不只是液晶,进入数字时代以后,整个电子产业差不多都是这种情况。模块化、标准化的生产,全球范围的产业分工,通用的技术,各家的产品在技术、品质上并无大的差别。

在数字时代,竞争的主要方式不是靠独门绝技、工艺强,而是靠开发新产品的速度、供应链控制、成本控制、营销推广等等。这个时候,在显像管时代凭借独门绝技大赚特赚的日本企业,就落后了。

实际上,在计算机时代,日本人在这方面的错误可以说是一犯再犯。他们在通信设备、手机、PC机上都犯了类似错误。就是在通用技术的时代,还一厢情愿地想靠着独门绝技、高超工艺、精妙设计等等,打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从而获得超额利润。

当然,日本企业这么做,也不全是因为认知失误,其实还有一个更深刻的社会原因,他们在显像管时代赚到了高额利润,企业高管和员工的收入也因此水涨船高。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日本企业非常需要维持显像管时代的高利润,不然整个组织体系都没法维持。他们能想到的方式,就是再一次找到独门绝技。

所以,在平板显示技术初期,日本各大企业想的都是和别人弄出差异化,奔向独门绝技。当时,松下和日立主攻等离子技术;佳能和东芝研发一种名为SED的显示技术;索尼研究“场致发光”技术(现在很少人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三洋则专攻OLED技术。

日本大企业中,只有夏普专注于液晶技术。但即使是夏普,也还是想要研究独门绝技。在很长时间里,夏普生产的液晶面板只供给自家的电视机使用,不对外供货,夏普想让自己的液晶电视一枝独秀。当然,这很快成为空想,夏普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在通用的液晶技术上和别人有明显差异。后来,卖给鸿海集团以后,夏普首先改变的,就是开始对外供货。

韩国的三星和LG两家公司,起初也是在等离子和液晶技术之间犹豫。但当他们看清了半导体给液晶创造出来的发展前景以后,就果断放弃了等离子,开始对液晶“疯狂”的巨额投资。他们不再试图用技术打败日本人,他们知道,竞争的方式已经变了。

当然,日本企业也醒得很快,先后加入了液晶阵营。不过,他们也没有放弃对独门绝技的痴情追求。有人分析过液晶技术的专利分布,发现日本企业的专利数量有明显优势,而且主要集中在技术专利,而不是设计等其他专利。

可见日本人还是想打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他们没有摆脱以前的思维方式。可惜,更多的技术专利并没给日本液晶产业带来竞争优势。日本人在液晶领域的失败,值得我们认真分析。

 

竞争永远都在,但竞争的方式绝不会一成不变

 

日本人曾经凭借着“工匠精神”,靠着精雕细刻、工艺精湛、质量出色在世界市场独领风骚。但是数字时代到来之后,这种精雕细刻在很多领域不再有用武之地。

在模块化生产、广泛分工、巨型生产线、巨额投资、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之下,竞争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现在如果还执著地想靠独门绝技,打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最后只能尴尬地发现,所谓的独门绝技,基本都是自欺欺人。

时代已经变了

我们从液晶这个领域先离开一会,从一个更基础、更广阔的角度,来看日本电子产业的一个战略失误。

计算机之父

我们先从一个美国人说起,他叫冯·诺依曼。他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学家,各方面贡献都很多,还参与了美国原子弹的研发。但是冯·诺依曼最知名的贡献,是提出了“冯·诺依曼结构”,因此他被称之为“计算机之父”。

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我们今天使用的计算机,不管多先进,基本结构还是当年冯·诺依曼提出来的。关于“冯·诺依曼结构”,如果你去查资料,会看到一大堆技术名词。那简单理解,它的开创性到底在哪儿呢?

冯·诺依曼结构

你看,一个电子产品,要想正常工作,无非就是输入信号或数据,然后是处理信号或数据。比如一部收音机,通过天线输入广播电台发出的电波信号,在收音机内部经过一番处理,变成人耳能听到的声音,播放出来。你打开收音机一看,里面有各种电子元器件,晶体管、电阻、电容等等,作用无非就是处理输入的信号。这些元器件组合在一起,成为电路;更多的复杂组合,就是集成电路,虽然复杂,但原理并无区别。

到此为止,我们说的都是计算机以前的电子产品。这些电子产品的特点,是用途单一。收音机是收音机,电视机是电视机,电话机是电话机,区别很大,不能混用。因为它们内部硬件不一样,处理信号的程序就不一样。

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同样是由大量元器件组成,并且靠元器件的组合来进行计算。所以,在进行不同的计算时,就要改变元器件的组合和布线方式,这当然很不方便。于是,就有人提出了新设想,他就是冯·诺依曼。

他提出来的“冯·诺依曼结构”,就是把一台计算机分成大概五个部分:

  1. 输入数据和程序的输入设备

  2. 记忆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

  3. 完成数据加工处理的运算器

  4. 控制程序执行的控制器

  5. 输出处理结果的输出设备

我们现在用的计算机、手机,也都是这五个部分组合出来的。

这样一来,就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在完成不同任务的时候,你不必再改动硬件,不用再制造不同的集成电路,只需要改变存储器里的软件就可以了,这就是所谓的通用计算机。一台通用计算设备,可以计算,可以处理文档,可以播放视频音频。

硬件软件分家

这是原来的电子设备不能想象的,这是一个重大革命。它的结果是啥呢?是硬件和软件分家了。

软件担负着把通用的硬件“个性化”,并因此提高附加值的任务,所以软件就作为一种单独的产业出现了。看上去这只是一个技术上的变化,但实际上,这种变化深刻地改变了企业形态。

如果硬件和软件没有分家,一家电子产品企业就必须既干设计又干制造,也就是纵向一体化。生产收音机的企业,不但要自己设计收音机内部的电路,还要把它制造出来。

当硬件和软件分家以后,不但出现了微软这样的软件企业,制造业内部还出现了分化。比如,出现了苹果公司这样只设计不生产的企业,和鸿海公司这样只生产不设计的企业。这是两种不同的企业,他们之间会展开分工协作。

这是一个重大的创新

可能会有人说,这也是创新?一般人总是把创新理解为技术上的新发明、新突破。但按照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定义,将原始的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这就是创新,并且可能是更重要的创新。

日本的电子工业,正是因为拒绝这种创新,而从遥遥领先转为一路落后。日本人一向自豪于自己的“制造力”,认为制造优质产品是日本的特长。但在计算机时代来临以后,在软硬件分家的大背景下,日本企业却不愿意放弃原有的纵向一体化方式。

制造能力很强的日本企业,拒绝变为鸿海那样的代工企业。他们坚持原有的设计、制造一体的企业形态,想成为苹果+鸿海。但结果却是,既没有成为苹果,也没有成为鸿海。

日本电子产业的国内产值,在2000年达到最高峰,约为26万亿日元。到2013年,这个数字猛降到11万亿日元。曾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的日本电子工业,已大面积衰退,很多企业陷入亏损。

日本人过去把电子产品卖到全世界,但现在,电子产品在日本已经是贸易逆差了。

电子制造业,不再是纵向一体化,就是一家企业从设计到生产什么都干。而是用横向的供应链来组织生产,在全球进行分工。这有什么好处呢?为什么日本人背离了这个趋势,就会落后呢?

你想,电子产业变化的速度特别快,一个产品设计出来,要不了一两年就该淘汰了。如果你把设计和生产制造,全部捏在自己手里。设计一变,产品一升级,就要调整生产线来配合,那创新的成本就太高了。甚至企业就会本能地想,只小打小闹地做点修补,不再考虑革命性的创新。当年的诺基亚,之所以死的那么惨烈,和这个因素是有关系的。

而像苹果这样的公司,只需要考虑产品上的更新换代,制造问题交给富士康这样的代工厂去解决,自己就可以轻装上阵去创新了。理解了这一点,就又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制造那么强大了。中国制造,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只是因为人工便宜。现在中国人工并不便宜,就算是很便宜,也便宜不过印度和非洲。那中国制造的优势在哪里呢?

是效率和弹性

中国的东南沿海聚集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形成了一个紧密结合的供应链网络,单个企业的专业化分工,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一个发包任务来了,中国的供应链网络可以迅速重组,把它完成。发包任务一变,你创新升级了,我的重组又立刻发生。这种兼具生产规模、效率和弹性的网络,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没有的,这是中国制造的真正力量所在。

随着软件和硬件分开,电子产业出现了一种重要的变局。从原来的一家企业垂直整合整个产业链,就是“纵向一体化”,变成了“水平一体化”——也就是每家企业都加入全球供应链,从中找到自己的分工和位置。

而日本电子企业,过于痴迷于自己原来擅长的东西,过于强调精雕细刻的“工匠精神”,错过了这一波创新的浪潮。

原来,液晶产业有一个独特的“液晶周期”,每次周期的低谷,都创造出一个让新企业进入的机会。韩国人就是因为踩准了这个“液晶周期”,在低谷的时候,反而采取了激进的投资策略。等到产业一回暖,更多的液晶应用场景出现,韩国企业就反超日本,占了上风。


有人预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拥有巨额投资能力的中国企业,早晚也会杀入液晶产业,复制韩国人的成功。要是仅仅比投资能力,中国也不差钱啊。

最早,没人相信这个预言。大家认为,液晶这么高大上的产业,中国人根本玩不转。当然,后来的事实彻底改变了大家的想法。像京东方这样的中国液晶企业,在短短几年之内迅速崛起,改变了世界液晶产业的格局。虽然还没有全面压倒韩国,但中韩对抗赛的局面已经形成。

在介绍中国液晶产业崛起之前,我们还要再说一下液晶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这有助于理解中国液晶企业迅速崛起的关键点。

日本在液晶领域的专利数量远远超过韩国和中国台湾,并且日本的专利往往是技术方面的。那韩国和台湾的专利大多是哪些方面的呢?他们也不是外观设计之类的专利,大多是液晶面板大规模制造方面的创新。

这是什么意思?

说到科学技术的时候,我们脑子里往往会联想到实验室、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各种实验设备等等。技术由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研发出来,然后拿到工厂中去大规模投产,我们可以把这种技术称为实验室技术。日本人在液晶领域积累的专利,大部分都属于这种实验室技术。

与实验室技术不同,液晶产业的发展显示出另一种同样重要——或许更重要——的技术,就是工厂技术。韩国、中国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液晶企业,后来大量积累的都是工厂技术。韩国企业疯狂的进攻性投资战略,让他们在工厂技术上一举领先,赶超了日本企业。

什么是工厂技术呢?

比如,在液晶生产中,避免灰尘是个很大的问题。而且,液晶生产对无尘的要求,比同为半导体的CPU还要高。生产CPU,是在一个大硅晶圆片上切割出很多小硅片,分别制成CPU。如果有尘埃进入,只是相应的那几片CPU受影响,其他大部分硅片不受影响。

但是液晶不行,液晶屏是一整块大玻璃。同样是混入10粒尘埃,CPU生产只要剔除那10片CPU即可,其他的还是合格品;液晶屏则是出现了10个不发光的坏点,整块屏因此就算不合格,彻底报废了。

因此,液晶生产对无尘车间的要求非常高。无尘技术本身并不复杂,在实验室中很容易小规模做到。但在实验室中做到没什么意义,重要又困难的是在大型厂房中做到。几十米高、各种设备轰轰运转、人来人往的巨大厂房,建成无尘车间,这完全是另一套技术。重点在于,这种技术只能在当时当地逐渐摸索、改进,不可能事先在实验室中完成,然后简单转移到工厂中。

这种只能在当时当地、结合实际生产而积累的技术,就是工厂技术。和实验室技术相比,单个的工厂技术或许不那么高深,甚至很不起眼,但大量的细小改进、点滴窍门积累起来,就成为一套竞争对手更难复制和超越的大技术。这种技术甚至都不能用一本说明书来教给你,很多技术细节是存在于各个层次员工的脑子里。

《光变》这本书里介绍说,京东方刚投产某条液晶生产线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良品率低,只有60%左右。低良品率当然会让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工人们每天都要挥舞大锤砸碎不合格的液晶面板——简直心疼死了。怎么提高良品率呢?不知道,大家只能在想得到的地方一点点改进。今天弄弄这里,明天弄弄那里,把尘埃的数量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出乎大家预期,良品率居然达到了95%!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黑科技,有的只是在生产现场无数点滴的改进和调整。

这个过程,就是研发工厂技术的过程。一旦累积出这样的技术,它不仅仅存在于纸面上,实际上还存储在每一个同事的脑子里,和他们之间的协作关系中,这个优势就很大了。

很多人的思维误区是:推崇实验室技术,轻视工厂技术。这其实是缺乏工业思维的表现。工业思维,是要从规模上去考虑问题。养一头牛,精心饲养,问题就不大,但是养一万头牛呢?它就是巨大的系统,环节巨多,风险巨大,不是把养一头牛的技术复制一万次那么简单。

中国液晶产业版图

京东方在液晶产业里,它无论是资产、利润、产量、生产线数量、技术水平等多方面都是国内第一。

京东方的前身是一家老牌国企,北京电子管厂。它的编号是774,是建国初期苏联援建中国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有点老大哥的意思。“一五”期间,全国电子工业总投资是5.5亿元,774电子管厂一家就占了1.03亿元——这可是1950年代的1亿元,可见它有多重要。

北京电子管厂

但是改革开放之后,国门一打开,电子管厂发现,现在先进国家的核心电子元器件早就不是电子管了,而是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你原来再大,地位再重要,也扛不住你的产品没人要了。

当时,全国正兴起“彩电热”,市场大的不得了。各省市都积极从国外引进彩电生产线,北京市一想,电子管和彩电用的显像管都属于真空管技术,774厂生产彩电,也有技术优势。但是后来,各种原因,这个项目没有落到774电子管厂本身,而是和松下合资,单独建厂。

1987年松下彩管公司成立,这是当时北京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厂子建在离774厂不远的地方,却是单独建厂。774厂虽然名义上拥有25%的股权,但没有什么发言权,也得不到多少分红。

错过了彩电生产以后,774厂急病乱投医,上了很多荒唐的项目,包括什么保健营养茶、爽口液、制冷设备、节能灯、出租车公司等等。

那个合资工厂呢?松下彩管,在彩电市场兴旺那些年,赚了很多钱。但一方面,774厂作为弱势股东,获益不多。在最困难的那几年,急需用钱,那边松下彩管数钱数到手发软,电子管厂去要点分红却很费劲。

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由于松下的技术封锁,从1987年成立到2009年停产,经历了22年的时间,中方仍然不能独立设计显像管。中方在这家公司的地位,和打杂跑腿的差不多。

转机来了

1997年6月10日北京电子管厂,在深圳B股上市,一下子募集到3.5亿港元。774厂成立了这么多年,企业第一次有了这么大一笔可以自主支配的钱,那就可以认真考虑一下,能不能找到一个新的主业了。

2001年,北京电子管厂有两件大事:

  • 第一,是改名为京东方科技集团

  • 第二,就是盯上了液晶产业

当时,液晶行业再一次陷入液晶周期的低谷,韩国现代公司此时急于得到现金,所以打算出售旗下的液晶生产线。那么,京东方要收购吗?请注意,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需要厘清:过去中国企业熟悉的合资,和现在京东方面临的收购,有很大区别。

如果是合资引进生产线,生产线打包运到国内以后,对生产负责的将是外方企业,他们有责任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转,确保最终产品合格。既然是对方负责,对方当然有理由掌控整个生产过程,你插手进来想要“干中学”,在实际生产中学技术,如果影响了生产,责任算谁的?

这样一来,整个生产的管理、设备零部件的采购、供应商管理、技术的后续研发等各个环节,都由合资外方承担。中方能得到的,只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以后的分利。你不可能深入到生产过程中去,也就不可能有发展和积累工厂技术的机会。

而京东方面临的整体收购模式,则大不一样。

整体收购外国技术先进的企业以后,中方就成了企业的主人,拥有完全的独立自主权和生产安排权,是中方而不是外方对企业负最终责任。这种情况下,中方当然要深入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再需要外国专家传授技术,就不是问题了。这是我们的企业,我们自己说了算。

就像现在,中国搞的国产大飞机项目。有人执着于大飞机的很多关键部件都是外国生产,因而讥讽国产大飞机有名无实。这是典型的误解。

其实,部件是谁生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为整体产品负责任。既然是挂中国品牌的大飞机,部件可以从国外采购,但既然要承担最终责任,中国企业就必须对飞机制造的各个环节都有充分的把握和掌控。所以,中国能独立建造大飞机这件事的意义,非常重大。这等于是打造了一个学习和发展大飞机技术的平台。有了这个平台,后面的进步会快很多。

液晶生产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大规模生产的过程中,基于当时当地和实际生产的工厂技术,比通用的实验室技术更加重要。其实,大部分液晶实验室技术都可以在公开出版物中获得,而难点就在于大量的工厂技术,这种工厂技术甚至无法传授,只能靠企业自己在“干中学”。

如果还是按照松下彩管那种合资生产模式,生产多少年,中国企业也不可能掌握液晶生产技术。而现在如果有机会整体收购国外企业,然后拿过来彻底吃透摸清生产过程,并在独立建厂的过程中,一点一点积累工业技术,中国企业才算真正掌握了液晶产业。

 

事实上,当初韩国人赶超日本液晶企业时,也是这么做的。

从收购开始,然后拼命吃透、掌握各方面的生产技术。

 

在京东方收购现代液晶企业的时候,上海广电集团(上广电)也在筹建液晶生产线,不过它选择了比较容易入手的合资方式。2003年底,上广电和NEC合资,在上海投产5代液晶生产线。从表面上来看,上广电的实力当时甚至强于京东方。

但由于是合资生产,上广电始终没能掌握液晶生产技术和供应链,也因此不敢下决心继续投资扩张生产。2006年,液晶周期低谷到来,京东方和上广电都陷入巨额亏损,但京东方因为掌握自主技术和供应链,敢于抓住机会逆市投资,扩大生产。周期过去以后,2007年,京东方因为产量大增而迅速转为赢利7,上广电则继续亏损3亿,最终在2009年黯然转让。好了,京东方算是走对了路子。

后来液晶产业的竞争,主要是投资策略的竞争,敢于在液晶周期的低谷大举投资是关键。

目前,京东方在全国拥有11条液晶生产线,总投资额超过3000亿元,是中国工业史上单个企业迄今为止最大的投资额。京东方的出货量目前已占全球22.3%,超过了韩国LG,成为世界第一。

好,问题来了。就算是成功上市融资,京东方不过得到了几十亿元的资金,离上千亿的投资还差得很远,钱是从哪里来的?京东方是从哪里弄到如此巨款的?

一般来讲,企业发展所需投资,除了自有资金以外,来源无非是银行贷款或者股市两条路。但是,京东方逐渐意识到,这两条路,都不适合液晶生产这种“进攻性”的投资战略。

2003年1月,京东方对外正式宣布,用3.8亿美元收购韩国现代的一条液晶生产线。同时,他们还想在北京开建一条5代液晶生产线。这两个项目所需的资金规模,就很大了。

原本准备通过香港股市融资,但是因为一些变故,没有做成。京东方只好转而向银行贷款,贷款总额高达7.5亿美元,是由国家开发银行(国开行)领头,九家银行组成了银行团,提供了这笔贷款。

但是收购完成没多久,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液晶周期又开始发威,面板价格狂跌。到2005年,京东方巨亏16亿。银行们立刻变脸,除了国开行,各家银行都把京东方的信用等级下调,至于后续贷款更是门儿都没有。

2006年,京东方继续亏损17亿。到2007年4月,银行团的贷款到期。京东方根本无力还款,只好把各家银行召集起来苦苦恳求,希望能把贷款延期,北京市政府也帮忙说好话。几经努力之后,银行终于同意贷款延期。

不过,好日子马上就来了。

到2007年下半年,液晶面板价格终于走出低谷,一路上涨。5代线的销售形势一片大好,京东方才算缓过劲儿来。

后来,京东方规模逐渐做大,但经过之前几年的折腾,让它意识到一个问题——上市融资和一般银行贷款,这两种融资方式都不适应液晶产业这种“越亏损、越要投资”的进攻性投资战略。股市还是银行都很看重短期财务指标,他们或许能锦上添花,但很难雪中送炭。

几经摸索,京东方终于在成都建设4.5代生产线的时候,找到了适合的融资方式。这种新融资方式就是,向地方政府定向增发股票,以获得足够的资本金。成都4.5代生产线项目中,成都市政府不但提供了土地、税收方面的支持,还提供了18亿元的资本支持。同时,国开行作为战略投资者,提供了16亿元的10年期贷款。

可能有人会说,说了半天,就是从政府那边捞钱啊,这有什么新鲜的!

且慢,不要把政府参股和政府补贴混为一谈。

政府补贴,往往是低效、浪费的。因为政府提供了补贴以后,往往懒得追踪企业到底怎么用,反正补贴也不能收回来。政府对补贴的内部考核要求也是:按时发出去、别被贪污了,顶多再让企业事后拿出一些报告、填一些数字上报。

另外,政府补贴往往是撒芝麻盐,各个企业都有点,大家利益均沾,而不会给一家企业多少亿的补贴,政府也没那么大财力嘛。

除此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像液晶这种大型产业,大家都知道一定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但还有一个密集型常被人忽略——就是政策密集型。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说明

京东方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建了一条5.5代生产线。内蒙古当时不缺电,但电网水平有点差,会有短时停电。当地政府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嘛,又不是长期停电,停一下很快就恢复了,何必大惊小怪。

但政府不知道,液晶生产线上,搬运玻璃板是靠电磁力,断电0.1秒,玻璃板就会掉下来摔粉碎。玻璃板固然可惜,但更重要的是,清理各处的玻璃碎茬,至少两个小时。那条生产线投资一共是220亿,不算玻璃板的价钱,就年利率5%来算,24小时生产停工2小时,就要白白付出利息25万。

除了电力稳定以外,招收工人、土地、道路、用水、排污、后勤保障、绿化等方方面面,建设液晶生产线这种超大型工程,都需要地方政府的政策性支持,所以称为政策密集型产业。并且,地方政府还不仅是态度支持就可以,还必须会“伺候”这种工业。

所以,要想让地方政府提供这种政策支持,主动改进各方面的做法,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政府入股,分享液晶生产的利润,当然也分担风险。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政府、企业共同成长的过程。

这就是京东方摸索出的,适合液晶产业特征和中国国情的新融资道路。

我们实际上是想解释现代电子产业的一些特点,一些和我们过去对产业认识不一样的地方。

简单做个回顾吧,大概是这么五条认知:

  1. 现代电子产业,变化特别迅速。所以,不要指望一步就实现预定的目标,可以从小处着手,一边赚钱一边投资研发,逐步养大这个产业。这是美国人的教训。

  2. 现代电子产业,运营的重要性,正在超过制造的重要性;资本策略的重要性,正在超过技术的重要性。这是日本人的第一个教训。

  3. 现代电子产业,分工不再是纵向一体化,而是水平一体化,是全球产业链大分工。总想着自己把全部的活儿都干了,把所有钱都挣了,最后会丧失竞争力。这是日本人的第二个教训。

  4. 现代电子产业,实验室技术和工厂技术同样重要。工厂技术是指那种在实干中不断积累的细节技术,它往往决定了你产业规模的扩张能力。这是日本人的第三个教训。

  5. 现代电子产业,需要的条件特别复杂。所以,它不仅仅是企业的事,它还是政府的事、全社会的事。只有一个国家的总体能力跟得上,电子产业才能生根成长。这是咱们中国企业摸索出来的经验。

但愿以上几条,对于你理解现代电子产业的规律有帮助。


  • 相关阅读:

抗衡OLED液晶面板扳回一局!全面屏尺寸提升,全球多去化1座60K/G6产线

深度 | 全面屏时代来临,面板产业链直接受益

权威发布 | CINNOResearch 2016年全球功能手机面板供应商排行榜 No.1 深超光电

2017年3月 CINNO Research 全球液晶电视面板月度出货排名

国内首座全球最高世代线BOE G10.5液晶面板线今提前35天设备搬入 年底投产

打破三星高分辨率OLED面板独家垄断!DNP将向BOE提供WQHD OLED FMM

BOE研究开发中心等中国OLED厂商大批量订购柔性OLED设备



行业

研报

深度掌握产业脉动,更多行业研究报告敬请致电 021-34647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