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医院、患者、政府,还真挺像四个玩家围着一桌打麻将。
作者 | 贺滨
来源 | 医学界智库
新一轮医改已经启动,经部分医院几年的试点,破除以药养医和价格结构调整为主线的改革雷声过后,终于要普降大雨了。
改革的压力其实主要来源于三个字:“没钱了”。政府财政和医保基金压力山大,公立医院面临患者减少和收入下降,医生的公开合法收入长期低迷,患者自费比例还很高,看病难看病贵持续受到诟病,再不改革,难以持续。
面对困难局面,相关部门早有准备,据北京市卫计委今年晒出的医药分开四年试点账单显示:自2012年开始的,包括朝阳医院等11家公立医院参与,旨在破除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医药分开政策已在本市试点四年,改革试点范围内,患者的药费负担有所减轻。
公开数据看起来不错,但如今玩数据的技巧和基层医院可能的对策都很多,而零差价只是在医院层面降低了公开的药品销售利润,却并不能降低其他返利和医生回扣,故推广后的实际效果如何,尚需观察。
有报道称:针对破除以药养医政策,部分公立医院或组织员工成立医药公司、入股医药公司按比例分红,或通过药品线下采购、超标加成或向药房托管方索取返利等方式获取表外收入,也有部分公立医院通过多开回扣高的药,并让患者去院外自行购买其他药品,甚至每次挂号少开药,而让患者多次挂号等方式,制造药占比和药费下降的假象,并给患者就医制造更多困难。
业内也有不同声音。有关方面声称医改新政可以在不降低医院收入的基础上,实行药品零差价,平移医院收入,就可以缓解政府压力,提高医生收入,并降低患者和医保的负担,而网上的一句神评论,道出了很多人心中的疑虑:“第一次听说打麻将四个人都赢了”。
政府、医院、医生、患者,还真挺像四个玩家围着一桌打麻将。
按说打麻将总会有输赢,可现实却是这四方却都是输家,而无赢家,那钱去哪儿了?这次医改新政,主管机构再一次信心满满,试点医院也有数据,据说四家都能赢。从四家皆输,要到四家皆赢,只需取消药品加成并调整一下价格结构就行,很多人觉得这事儿有点想不通。
麻将是零和游戏,有输才有赢,而医改可以提高效率,从而实现多赢。如果四家都说自己输了,那不是有人撒了谎,就可能是有人作弊,偷了牌桌上的钱。
研究下医疗行业现状,谁在说谎和做弊一目了然。前段时间央视关于药品回扣的报道说出了一点实情,但不够深入,对部分高中年资医生来说,工资吸引力不大,其主要的收入可能来源于桌子底下的药品回扣,而部分公立医院院长和主管机构中的官员,在每年的药品“阳光招标”和器械等采购等过程中也在干着不那么阳光的勾当,中国医疗行业这个牌桌上被偷的黑钱,每年高达数千亿元。
在回扣腐败之外还有更大漏洞:部分医生为了获取二三十元的药品回扣,不惜给患者开出一百元无用的大药方,而那七八十元的药费,对患者并无价值,每年这样被浪费掉的社会财富,又是几千亿,这部分流失的财富没有任何人获益。
巨额财富从牌桌下流失,牌桌上的四个玩家全输就不奇怪了。那么,破除以药养医和价格改革等新举措,能解决这些问题吗?现实可能并不乐观。
正常情况下,医院的收入结构和医生的实际收入其实应该是没有关系的,无论挂号费还是医事服务费或药品经营,都是医院的收入,至于医院如何给医生确定薪酬,和医院的收入结构是无关的,就像餐厅也无需向顾客收取“厨师服务费”才能表达对厨师劳动的尊重一样,这个道理很简单。
所以,“以药养医”即使不合理,也不是医生工资低的原因,更不是医疗行业这个牌桌上四家皆输的根源所在。要想让四个玩家都赢,唯有堵住漏洞,把那些被贪污和浪费的财富收回来,然后每个玩家分一点,就都是人生赢家了。
巨额医疗费用流失,导致牌桌上四家皆输,而在主管部门看来,回扣话题过于敏感而不愿公开谈论,医疗贪腐犯罪,也被轻描淡写为“行业不正之风”,并试图通过药品零加成、两票制和价格结构的调整迂回解决问题,但效果存疑。
对医院和医生来说,“要我改”的外部政策压力,总是会催生多种对策,只有“我要改”的内生动机,才有可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而“我要改”的动机只能来源于竞争机制带来的生存压力。在不当管制导致竞争缺失的情况下,作弊也难遭被淘汰的玩家,不会太在乎外部规则,而只会不断探索新的作弊方式。
如果医改要实现多赢,唯有致力于消除行政垄断,实现医生自由执业,真正开放医疗市场准入,对所有医疗机构一视同仁,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医疗机构和医生“我要改”的内生动机,而不是一边用行政垄断催生作弊动机、制造资金流失的黑洞,一边又期待用行政权力去致力于不可能实现的严防死守。
止住医疗费用大出血,并让医疗行业这个牌桌上的四个玩家都赢,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只要走上正确的路线,引入竞争机制,堵住漏洞,提高效率,这就完全是可能的。
版权申明 |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 | 021-58545118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