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原名《文史参考》,“真相、趣味、良知”,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宋仁宗多得人心?誉为“千古第一仁君”,死后敌 ... ·  1 周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新鲜!艾灸做成了液体!轻轻一抹,无烟无火,逼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人文历史

时代|鲁迅的“支付宝账单” 一年花多少钱买书?

国家人文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1-13 20:38

正文


《国家人文历史》新媒体·独家稿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开 篇

近日,

朋友圈已被支付宝年度账单刷屏,

有土豪在炫富,有屌丝在哭穷,还有一大批在感叹:钱都去哪了?

 

钱都去哪儿了?鲁迅先生有话要说:
“有钱还是多买点书好!”

             匕

鲁迅的支付宝”账单

张淑燕 | 文

           阝               

                              廴              匚

每到一年终了,鲁迅的日记总有一篇书账,记他当年所买所读的书,盘点一下自己该年度购书“书账”。

 


鲁迅“年终书账”


不得不说,以一篇“年终书账”,总结自己一年读书,送旧迎新,在中国,我再没有见别的作家这样做,不仅是一份特别新颖的年度总结,也是一件极具文人情怀的年末雅事。



简洁的《鲁迅日记》每一年都详细记载了他的书账


《鲁迅日记》中,所记之事,大都极其简略,唯独购书一事,记录相当详尽,不但有购书地点、书名、书资、册数、日期等,均一一加以记载,甚至连别人所赠书也不例外,只是不计入购书费用。最后还要抄一份全年的书账附在日记的后面,有时还在书账之后写一后记,权作补充。

 

为此,只要查查鲁迅的“书账”,即可大致了解其购书的情况。

 

从1912年5月(鲁迅31岁)初到北京教育部任职开始,至1936年10月(鲁迅55岁)在上海病逝的前一天为止,这24年间,鲁迅从未停止过购书。

 

他到北京的第一个星期日,即1912年5月12日下午,就同友人一起去琉璃厂购书,当时北京琉璃厂的古旧书业十分繁荣。鲁迅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至琉璃厂,历观古书肆,购傅氏《纂喜庐丛书》一部七本,五元八角。



 

这是鲁迅在北京购书的开始。以后多则三五日,少则一二日,鲁迅都去琉璃厂淘一些旧书。到1912年12月31日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鲁迅共购书104种,计382册,用款160.38元。


这是鲁迅购书最少的一年。鲁迅刚到北京时月薪250元,按月给绍兴家中汇去50元,余下的款除了日常开支外,已经所剩无几。

 

有钱的不买书,买书的没有钱,这一点我们从鲁迅当天的书账后记中能看出来,这也是日记里的第一篇书账:


 

审自五月至年末,凡八月间而购书百六十余元,然无善本。京师视古籍为古董,唯大力者能致之耳。今人处世不必读书,而我辈复无购书之力,尚复月掷二十余金,收拾破书数册以自怡悦,亦可笑叹人也。民国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灯下记之。(《壬子北行以后书账》)


鲁迅将自己的书房称为“绿林书屋”,他曾戏言学者买书要有绿林大盗购买盒子炮的豪气。北京阜成门内大街路北的这座西三条胡同21号房宅,便是“绿林书屋”所在


从1913年开始,鲁迅的购书量大幅度增加。他在这一年的书账后写道:


 

本年共购书三百十元又二角二分,每月平均约二十五元八角五分,起孟及乔峰所买英文图籍尚不在内。去年每月可二十元五角五分,今年又加增五分之一矣。十二月三十一日灯下记。


这个时候鲁迅的工资虽然已增至300元,但他给绍兴家中汇款也增至100元,自己的可支配收入并没有增加,这样算来他的购书款就相当可观了,占剩余金额的五分之一。而那时一个小学教师的工资不过十几元。1918年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时,月薪只有8元。而一个家庭女佣人的薪水才区区1元。



 

鲁迅购书最多的一年是1930年。那年鲁迅共收入15128.895银圆,而买书的费用为2404.50银圆,占全部收入的15.9%;

 

1931年,鲁迅共收入8909.30银圆,其中花费1447.30银圆买书,占全部收入的16.2%。实际上,鲁迅在1930年每月买书的钱平均达到200银圆,1931年每月买书的钱平均达到120银圆!

 

当然,鲁迅在上海定居的晚年,经济生活比较宽裕。早年情况又如何呢?

 

根据《鲁迅日记》1912年至1936年的“书账”(按:1922年全年日记失佚),我们可以知道,在20多年中,鲁迅共购书3009种,9600册;购各种墓志、碑文、刻石、画像等拓片6906张;购书共耗资1433元2角9分。


以上统计数字反映的仅是1912年5月后的情况,此前在绍兴、南京、杭州及日本生活期间购书的情况从中无法得到反映。


即使在1912年5月之后,也并非所有的购书情况都已入“账”。如在1936年上半年的“书账”后面,鲁迅写道:“月初以后,病不能作字,遂失记,此乃追补,当有遗漏矣。”可见漏记在所难免。


此外,鲁迅总购书虽只有3000多种,但里面有好多是丛书、说部、汇编性的,每一种往往包含若干种,则实际购书的种类要远远超过上述的统计数字。

 

整整24年间,鲁迅总共收入12万多银圆,约合今人民币480万元。而其中耗资1.3万多银圆用来购置图书1万多册(幅),价值约合今人民币52万元;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耗资5000多银圆(约今人民币2万多元)专门用来买书,别人赠送的图书还不计在内,而且后十年所用书款,更多于前期。


然而即使如此,鲁迅还经常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为一些珍爱的图书无法购置而遗憾!

 

对比之下,相信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不免汗颜,现代人有几个能像鲁迅这样读书爱书?

 

鲁迅在民国元年说的这句“不必读书”的反讽,对我来说更是一帖清醒剂。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很有道理。光写不读,早晚就有砍不动柴的一天。

 

因此,到了年底,若能像鲁迅先生那样,来一篇书账,看看一年来,读了多少书?买了多少书?不也是一件很风雅的事吗?其实,读书岂止有助于创作,精神上的补益、心灵上的充实,那就更是难以衡量的收获了。

 

参考文献:

刘绍义《鲁迅的购书日记》,载于湖南工人报;

春秋周刊;

李下主编《100样活法》,四川人民出版社 , 2000.10。


好 文 推 荐


中国海军能航母出海,绕不开这位狠抓装备的海军司令

刘华清说:“我抓航空母舰,我这辈子肯定用不上,我是为以后当海军司令的人在做准备。”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五马进京:新中国初期撤销大区的台前幕后

1952年至1953年冬春之交,新中国政坛发生一件盛事:“五马进京”,即五大行政区首脑调入中央任职,包括西南局书记邓小平、西北局书记习仲勋、东北局书记高岗、中南局书记邓子恢、华东局书记饶漱石,董必武称他们为“千里驹”。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天国疲软:洋枪洋炮的30万太平军为何攻不下1万湘军?

在持续46天的雨花台战役中,多达30万太平军与仅有1万人的湘军交战,打死打伤湘军5000余人。但在付出万人伤亡的代价之后竟然未能打破湘军对天京的围困,这是怎么回事呢?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所有往期杂志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ID:gjrwls

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