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齐的公考常识
小齐的公考常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产先生  ·  今天又憋了个大招 ·  7 小时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亚冬会今日观赛指南 ·  14 小时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亚冬会今日观赛指南 ·  14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齐的公考常识

※常识一题673※古之烹饪

小齐的公考常识  · 公众号  ·  · 2024-06-18 10:08

正文



古之烹饪



常识一题

(24年四川)中国有着悠久的烹饪历史。下列关于烹饪的说法与历史事实不符的是(    )。

A.“豆”在商周之时更多是指一种盛食物的器具

B.“蒸”这种烹饪方法直到北宋时期才得以普及

C.春秋时期的中国人在烹饪时已经会使用醋来调味

D.被后世称作“庖厨祖师”的厨师是春秋时的易牙





参考答案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解析】本题为选非题。本题考查文史。

A项正确。“豆”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古代的一种下有高圈足的盛食物的食器。豆是一种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一般用陶制,也有青铜或木制的,用青铜制的,用作祭祀礼器。又用作古代容量单位。秦后假借“菽”表示豆类植物及其籽实,这一假借义成为“豆”字在后代的主要意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