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和媳妇儿去吃饭,我们因为特别喜欢探讨教育,所以探讨学习难不难?我们的结论是学习其实并不难,难的在于找到学习的方向,找到专注要去学习的领域才是最难的。
最近一直在研究步步高、oppo、vivo几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开创者段永平先生,他在多次交流中一直在强调一句话:“人们关注我们往往是因为我们做了的那些事情, 其实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很大程度上还因为我们不做的那些事情。”
我们经常说做减法,专注,其实这是一件事。我们为什么要做减法呢?是因为我们在没弄明白一些事的时候,各种去尝试。在企业战略上,如果尝试过多,且又没有产出,那就是多元化失败。而对一个人的一生,我们时光毕竟有限,30岁前我们没找到方向的时候,可以多去尝试,白岩松说30岁之前多去尝试的抖音视频非常火爆。
但是30岁、甚至40岁如果没找到方向,那时间就不多了。当然也有任正非这样的特例,但如果任正非没有遇到人生波折,被逼创业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华为了。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虽然不求必须多大找到方向,但是如果放弃了寻找,就等于随波逐流了。
到底应不应该专注呢?对于当前手头的事就应该专注。比如在博实刚工作的时候,做好互联网营销就是应该专注的事。所以博实的几乎全部精力都投身在研究互联网营销上,当然也取得了还不错的成长,对企业经营从一个参与者的角度有了比较深的理解,因为一直在以价值投资的角度看自己工作的企业。但是,在互联网营销领域工作了几年,做了很多数据分析,营销研究,行业研究以后,博实突然就变得看起来不那么专注了。因为博实开始心都在投资上了。
然后博实就专注在投资这个事上一直到现在。从互联网营销领域出来,几经辗转,终于做上投资工作。做了几年投资工作以后,决定一定要自己做投资。虽然自己做投资的路异常艰辛与孤独,但是这却是博实认为余生中最有价值、最有乐趣的事。
所以,无论是在工作期间,还是在自己独立做事期间,投资无疑是自己确定的最适合、且有一定天赋、做起来没有难度和压力的事,而且对社会创造的价值是最大化的。巴菲特和段永平都说过类似的话,其实做投资和做企业本质上没什么区别。这个需要悟,在以后的文章中,博实会专门写一篇学习方法的文章中,提到悟性。
其实,我们很多不是科班、也不是国内大金融企业出来的做投资的人,之所以能有一些人投资能力还不错,主要是我们真正认定了这件事,努力且专注。而许多学金融的人,学金融、进金融行业的原因大多是父母帮他选择的。可能有一些人做了一辈子都没想明白,自己为什么从事金融行业?
我们是在真实的交易中逐步成长起来的,我们没有任何定式,我们只有一条,就是我们发现我们能赚钱,而且能够在同样努力下比其他人赚的多一些,那我们就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在这件事上,真正的草根投资者,是自然和市场竞争的结果。其实,核心在于,我们要专注努力的方向,一定是我们做起来有一定优势、当我们付出同样的时间能进步比较快、同时能为这个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事。
就像前两天思考地产,博实认为地产的核心就是单位土地产出能更高,才代表地价能更高。关键还是地上能产生什么价值。对于单个人也一样,对于我们自己,我们肯定要找能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事,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很多人追求的财富和地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