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人形机器人的热度居高不下,这不,最近又有了新进展。
今日全球首款防爆人形机器人“天魁1号”亮相,一个机器人等于一支救援队,具有14种末端执行工具的能力。
众擎机器人SE01以一套丝滑的斧头舞,模仿电影《功夫》里的剧情,大秀舞技,整体动作很是丝滑流畅,让人惊艳无比。众擎的SE01在今年2月,完成了全球首例人形机器人前空翻特技,而且在去年深圳CityWalk的时候,还被称为“走路最像人的机器人”。
宇树旗下的G1机器人最新发布的视频完成了原地站立起跳完成侧空翻,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征服站立侧空翻的人形机器人。
松延机器人N2也具备了高动态的运动能力,可以实现连续空翻。
还有在即将到来的4月,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即将举办,和你一起跑马的可能不是真人,而是机器人哦~
的确,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的就有
“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看到这里,可能有客官会说,这些“花架子”似乎不足为奇,啥时候能应用上才是实在。但实际上,人形机器人正从科幻中奔向现实,已经从实验室开始走向各行业,真正上岗了。
比如,一个合格的“电工”:在对多台电柜进行多点位局部放电检测的同时,还能完成合闸、分闸等操作任务。
一个成熟的“流水线”一环:在流水线上完成分拣、搬运和精密装配。
一个极端的工种:比如在-40℃极寒和80℃高温中找到电力相关的故障点。
虽然机器人产品走向了现实应用,但富二更关注的是,从主题炒作的相关市场预期到现在,人形机器人的真实业绩,也就是业绩兑现会是如何?毕竟,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此前涨幅较大的AI、机器人等科技方向出现了回调,而顺周期和红利资产得到了一定的修复。
先来跟大家回顾下海外科技股行情的三个阶段:
泛AI链普涨→聚焦算力基建→应用业绩兑现
,直到2024年9月以来,方进入业绩兑现的阶段。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3月21日;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仅用作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指数涨跌幅采用成分股涨跌幅均值法计算。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从我国AI行情所处的阶段来判断,当前正步入第二个阶段,AI算力基建的规模投入正在铺开,有预期业绩的上游算力有望率先演绎,后续若有爆款应用催化,或将打开更广阔的上涨空间。整体来看,我国AI革命的序幕刚刚拉开,无论是技术的迭代还是资本开支的扩张,都有望持续催化A股科技行情。即使是短期因高拥挤造成的调整大概率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景气验证分化的开始,后续客官们可以关注科技行情从主题驱动向基本面预期驱动的转向。
今年从大的产业趋势上,应该是AI下游应用有所表现的时刻,不管是软应用、硬应用还是终端应用,近期热议的机器人本身也是AI更远期的应用。在今年不一定有业绩兑现,但从方向上来看或是正确的。所以从产业大趋势来看,今年或将是应用端放量的时刻。
今年或是机器人量产的奇点时刻。通过对比机器人量产节奏与当年电动车的量产节奏发现,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产量和价格有所不同。从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成本降低后即可外销,这一阶段主要面向B端客户,进入第三阶段后,成本大幅降低,对应的是C端市场。因此,今年开始生产训练机器人,明年或将面向B端,后年或开始面向C端。由于此次较早导入了中国供应链,量产爬坡的节奏会非常快。
“整体来看,越往后发展,AI的投资重点将越倾向于应用端,后续可关注TMT及相关AI等方向。其中,机器人领域或可重点关注汽车和机械板块。”他表示。
中长期持续关注AI产业的发展,低成本大模型推动了AI产业的落地,各行业使用大模型的门槛降低,有望大幅提升AI需求,国内算力基础设施的投资可能刚开始。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迭代,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大趋势不会被轻易改变。埃隆·马斯克曾预测,未来人形机器人与人类的比例将超过1:1,全球将超过100亿台人形机器人。所以,想要抓住这波AI浪潮的投资者,不妨继续从富二家由
徐智翔管理的富国新材料新能源(A类009092,C类014243)
、孙权管理的富国新兴产业(A/B类001048,C类015686)、吴栋栋管理的富国核心优势(A类019361,C类019362)等产品关注起来哦~
客官们有了解过人形机器人吗?随着未来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是否有购买意愿呢?
欢迎留言分享~
留言被精选且点赞数前10名的客官,富二将奖励10元话费给到客官~
(
提示:请客官直接在本篇文章评论区留言,获奖后富二会通过后台通知获奖用户,届时请按“关键词+手机号”此格式回复富二。
留言活动富二会在后台监测数据变化情况,保留取消数据存疑用户获奖的权利。不同微信号的同一个获奖手机号均视为一个用户,仅作一次奖励。
)
本活动截至
2025年3月28日17:00结束
,最终解释权归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