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在北京,穿着短袖爬了香山。走走停停,爬到山顶大约花了 80 分钟。以前在百度工作时,团队也组织过爬香山活动;犹记老领导告我:北大登山队只要 40 分钟就能上到山顶。虽然慢了点,但我得说登山真是很痛快。
假期主要收获是读了两本书,都是自传性质的作品。一本是国内目前还买不到的「
郭鹤年自传
」,另一本是「赌神数学家」中主人公爱德华·索普的自传「
A Man for All Markets
」(中文译作「所向无敌」)。两个奋斗故事都印象深刻,今天先分享一点读后感,之后几天再把摘录的部分内容手打上来。
理想与现实
郭鹤年是谁?一个出生于马来西亚的福建人(父亲生于福建),如今是马来西亚首富。他创办的郭氏集团生意遍布世界,我们熟知的金龙鱼、香格里拉都是他的家族生意。当然,这么大的家业不是继承来的,而是他勤恳一生,赚来的。
郭的自传中多次提到英年早逝的二哥
郭鹤龄
,有缅怀也有崇敬。二哥是马共的高层干部,二战结束之后,为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遁入深山,继续战斗。最终壮烈牺牲。
从自传看,郭鹤年和二哥一样,也是傲骨铮铮。但他的一生勤恳谨慎、收敛光华,许多时候委曲求全。我觉得兄弟二人内在是一样的:一样聪颖,一样骄傲。但有人追求理想,活成了面子;就必须有人接受命运、赚钱养家,甘做里子。
商业与政治
郭鹤龄留下的遗产之一,是「商业与政治」的论述:商业与政治从来就是一体的,而非独立的。往浅了想,猪养肥了总有人惦记;往深了看,把商业做好本来就是利国利民的事。
毫无疑问,郭鹤年深刻领会了这一点。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对中国内地的大手笔投资,既帮了国家的忙,也进一步为家族积累了可观财富。而这样的合作,也发端于早年他在海外市场为中国做出的贡献。
天才的克制
爱德华·索普就不介绍了,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翻一下「
罗曼蒂克消亡史
」。
打开他的自传「A Man for All Markets」,第一章大写特写童年的自己多么天才(不停跳级、IQ 超高等等),差点读不下去——我读自传少,真没见过这么吹自己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贫穷,很早出来打工,因为穷没法选择自己最爱的大学,成家以后也是继续清贫。
后面的故事:索普战胜了 21 点,战胜了百家乐,战胜了轮盘赌博机(顺便还把香农拉下水);而后把目光投向证券市场,用开创性的对冲模式给投资人稳定而持久的回报,也让自己成功致富。不仅如此,索普还乐于分享,「Beat the Dealer」一度大热,「Beat the Market」更是激励了许多后辈进入对冲基金行业,有一些成了行业的标杆人物。
默顿,也是 Beat the Market 一书的读者。在那篇关于期权定价的诺奖论文发表前,他特地寄了一份给索普。索普一看,这公式和自己研究出来的公式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