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姚尧
坐观天下而拥抱时代,背靠历史以眺望未来。洞察本质,预测趋势。研究战略,把握机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淘股吧  ·  复盘:DeepSeek炒作周期梳理! ·  20 小时前  
君姐深扒股市  ·  机会确定,这样干! ·  4 天前  
唐史主任司马迁  ·  Figure市场终于开始看了 ... ·  3 天前  
投资眼老A  ·  炸裂反包! ·  3 天前  
曲线猎手  ·  活动:开户送资讯群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姚尧

我为什么停更股评?

姚尧  · 公众号  · 股市  · 2024-10-06 07:00

正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近期,有不少读者留言,说前期上证指数跌破 2700 点,整个市场普遍悲观绝望时,姚尧却独排众议,不仅断言未来还会有大牛市,而且断言大牛市已经不远了。现在,大牛市真的来了,怎么姚尧反而不更新股评了呢?

其实,我只是没有在公众平台推文,在盗天平台还是推的,而且推得非常密集。整个国庆假期,我基本就没休息,每天都推送一篇文章,而且有些篇幅还特别长。自 9 26 日以来,我已经在十天内推送了八篇文章,给大家看一下近期推文的目录截图:

之所以没有在公众平台推文,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在 9 25 日推送 《梦回 2008 一文时就曾说过的,如果上证指数短期内持续上涨,那么我大概就不会再在公众平台上更新股评了,免得又有读者怪我害他踏空:

饶是如此,依然每天都有许多读者来公众号留言,怪我害他踏空了。

事实上,自从 5 月底停更《股市前瞻》之后,我已经有三个多月没在公众号上写股评了,直到 9 9 日推送 《王气所聚,硕大繁滋》 一文。我在文章的末尾写道:“同样的道理,每当股市跌至熊市末期,投资者都会觉得,真的是彻底没救了。如果这时候,有人跟他说,未来还会有大牛市,等到大牛市启动之后,还会涨多少多少倍。他一定觉得,对方是在骗人。因为眼前的惨淡现实,实在是让人难以相信,未来还会有翻几倍的大牛市。就如同武川街头的那位和尚,实在是不敢相信,眼前这些衣衫褴褛的穷人,会集体跃升为帝王将相一样。”

接着,我在 9 22 日推送 《时代的浪潮》 一文,并在文章的末尾写道:“至于眼下的 A 股,我以为,最大的利好莫过于自 2015 年中以来,已经将近十年没有出现过大牛市了。绝大多数三十岁以下的人,甚至三十五岁以下的人,都没能重仓参与 2015 年的那波大牛市,因而也都不知道在牛市赚大钱是什么滋味。至于相关金融机构,则不得不因股市的连年下跌而持续亏损、大幅裁员,乃至于行业中产生了所谓‘金融羞耻论’的说法。这不就是我在前文提到的,时代既给你机遇,还顺便帮你清理竞争者吗?如果不是长年的下跌,你能在大牛市启动前买到那么多低位的筹码吗?等到大牛市真的启动,那些终因按捺不住而陆续蜂拥入市的投资者就会发现,他们的投资知识是极度贫瘠的,他们的投资经验是极度缺失的,他们的投资心态是极度慌乱的,他们根本就不足以与你竞争。他们今天的‘金融羞耻’,正是为了你明天的‘金融腾飞’让开道路。”

现在回头来看,当初那些看似痴人说梦的预言,如今无一不是真实的写照。但是很多读者,不因我在上证指数 2700 点时坚定唱多而感激我,不因我在上证指数 2700 点勇于抄底而佩服我,却只因我在上证指数 2950 点时,将 2700 点抄底的筹码止盈而来谩骂我。即便我事先声明,说如果短期再上涨,我就不更新股评了,以免影响到他们。可结果却是,他们依然不打算放过我,依然追着赶着前来谩骂我。

这,就是当下公众平台的舆论环境。

说回到现在的盘面。在 9 30 日的大涨之后,我在 《梦回 2008 一文中所设想的场景,当然就不成立了,因为上证指数已经构成双重底,且于 9 30 日以跳空高开放巨量的方式突破颈线,如下图所示:

而这,也是我国庆期间在盗天推文《剑指 3700 点》的原因所在。对于那些读过《姚尧股市形态学》的读者,都知道我在说什么;而对于那些没读过的,我也不打算再解释了。

对于后市,有两种可能的走势,供大家参考。一种是突破颈线之后回踩,确认不破后再次上行,由此进入一轮轰轰烈烈的大牛市,即如 2005 998 点之后的走势,如下图所示:

另一种是不回踩颈线就继续狂飙,一直飙涨到一个令所有人都疯狂的程度再出现大幅回撤,大幅回撤后再次上涨,即如 1999 年的 5 · 19 行情,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上证指数在 1999 年上半年构筑了为期半年的双重底,最低是在 1999 5 17 日的 1047 点。自 5 19 日起,上证指数一路放量大涨,突破颈线时也没有出现回踩,一直涨到 6 30 日的最高 1756 点。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内,上证指数的涨幅高达 67.72% 。之后,上证指数又震荡回落,最低跌至 12 29 日的 1341 点。在这半年的时间内,上证指数的跌幅高达 23.63%

在我看来,如果未来市场选择的是 2005 年的“ 998 行情”,那么绝大多数早、中期入市的散户都能赚到钱。可如果未来市场选择的是 1999 年的“ 5 · 19 行情”,那么不仅绝大多数中、后期入市的散户最终会亏钱,即便是早期入市的散户,也最终难逃亏钱的命运。虽然事后来看,上证指数在 2000 年又再创新高,历史性地突破了 2000 点,于 2021 年中涨至最高 2245 点后才见顶。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先经历一波自 1047 点至 1756 点这超过三分之二的涨幅,再来一波自 1756 点至 1341 点这将近四分之一的跌幅,他们是承受不了的,他们等不到 2000 年的再创新高,就会又一次地在悲观绝望中割肉出局。

因此,如果当下市场是重复 2005 年的故事,那么姚尧是愿意在公众平台积极推送股评,以吸引新入市的读者关注的。可如果当下市场是重复 1999 年的故事,那么姚尧就不打算再在公众平台更新股评了。而从近期的市场走势来看,市场真的极有可能是在重复 1999 年的故事。不仅形态走势很像,而且宏观背景也很像。另外,还有一件很吊诡的事,我现在想着都觉得有些不寒而栗。这事应该还没有人说过,至少直到这一刻,我本人还没听谁说过,而我也是现在才首次对外发表。

大家应该还有印象,就在一个月前,市场上有一条极具震撼的新闻,就是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宣布合并。在此之前,国泰君安的净资产是 1681 亿元,海通证券的净资产是 1630 亿元,合并之后的净资产为 3311 亿元,超过净资产 2793 亿的中信证券,成为行业第一。

这条新闻刚推出来时,圈内的讨论很多,但我自己没有过多参与。直到国庆期间,我才突然想起这事,回头确认新闻的日期,是在 9 5 日。而在新闻推出的 13 天后,即 9 18 日,上证指数见到了 2689 点的最低点,也就是双重底的第二个底。 9 24 日, A 股市场突然迎来大爆发,连续拉出放量长阳。

新股民可能会觉得好奇,一般的证券公司,都是叫“××证券”,为什么国泰君安叫这么怪的名字呢?这时候,老股民就会来给你答疑了:因为国泰君安原本是由两家证券合并而来的,一家叫国泰证券,一家叫君安证券。合并之后,就叫国泰君安了。

那么,还有谁记得,国泰证券和君安证券是在什么时候合并成国泰君安的吗?

答案是在 1999 5 4 日。合并之后,国泰君安就成为了当时国内最大的证券公司。 13 天后,即 5 17 日,上证指数见到了 1047 点的最低点,也就是双重底的第二个底。 5 19 日, A 股市场突然迎来大爆发,连续拉出放量长阳,著名的“ 5 · 19 ”行情就此启动。

大家有没有觉得很诡异?我们比较这两次的券商合并。两次的主角都是国泰君安,第一次是国泰和君安合并成国泰君安,第二次是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两次合并都是发生在市场即将见底之际,两次都是合并之后的第 13 天市场见底,两次都是见底之后没过几天,市场就迎来了大爆发。

这才真的是“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竟能如此相像?”

试想一下,假设市场再来一次 5 · 19 行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关于这一点,只怕很少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毕竟,那已经是 25 年前的往事了,真正参与过这一波行情的人,绝大多数年纪应该都在五十岁以上了。像姚尧自己,是二十岁开始接触股市,已经算是年轻的了。但亲身参与的经验,也只不过是从 2004 年读研究生时开始,所以我对 2005 年至 2007 年的那一轮大牛市印象非常深刻。可当 1999 年的“ 5 · 19 ”行情启动时,我才刚要结束高二学期,准备迎接高三。而现在阅读本文的 00 后年轻人,当时无一例外地都还没有出生。

不过,经由这些年的大量阅读,我对 1999 年的“ 5 · 19 行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众生结局都有不少了解。因此,在我对于本轮行情极有可能重复“ 5 · 19 行情”的忧虑解除之前,我应该不会再在公众平台推送股评,我宁可放弃这一波新股民蜂拥入市的泼天流量。

或许又有读者要问了,既然姚尧不在公众平台推送股评,那为什么还要在盗天平台推送,而且还推得那么勤快呢?答案很简单,因为现在的盗天平台已经是和公众平台迥然不同的两个群体。如果以军队来做类比的话,公众平台充其量只能算作散兵游勇,而盗天平台至少可以算是经受过一定操练的了。

明朝有一部写得很好的兵书,叫作《草庐经略》。这部书的第一卷的第一篇,篇名就是《操练》,其开篇是这样说的:“ 从古国家巨弊,莫巨乎平时武备废弛,卒闻有警,招募而即使之战也。孔子曰 :‘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夫不教之民,尽市民也。即韩淮阴之出奇,岂驱市人而战乎?予谓操练不可不讲也。”

大家看现在的股市,是不是就是这种情况?之前股市低迷时,没有人愿意关注股市,这不就是“ 平时武备废弛”吗?现在觉得需要通过股市来刺激经济了,就采取连续放量大涨的方式,吸引股民蜂拥入市,这不就是“卒闻有警,招募而即使之战也”吗?可这些蜂拥入市的股民,他们真的懂得应该如何在股市做投资吗?这,不就是孔子所说的“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吗?你们都想象不到,就在这个国庆期间,至少有二三十家大大小小的营业部联系我们,说是希望趁着现在股市行情好,股民热情高,一起来搞个开户合作。还说条件随便我们提,反正肯定能比别家券商给得高。这,不就是韩信所说的“驱市人而战”吗?

可是在盗天平台,那就不一样了。盗天平台上的会员,绝大多数都不是新股民,而是和我们一起经历了年初的 2635 点以及 9 月的 2689 点的老股民。相较于普通股民,他们已经有了更加丰富的经验和更加平稳的心态。更何况,就算是在 A 股近几年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我们依然可以在去年抓住一波游戏传媒的大机会,在今年抓住一波有色金属的大机会。即便有些会员没能及时止盈,涨多之后又跌回去了,但也至少增长了他们的经验,锻炼了他们的心态,使得他们在应对今后大盘暴涨之后的暴跌时,会变得更加游刃有余。

之后,《操练》一文上又说:“第操之云者,非止操步阵也:操其技艺,使之精熟;操其耳目,使之不惊;操其心志,使之不乱;操其胆气,使之外不畏敌,内不爱身。”

这就是我们在盗天平台上一再强调的,投资的核心不只是简单地看涨看跌,也不只是简单地买入卖出,而是不断地通过调配仓位,来让自己的内心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当市场处于底部低迷期时,我的仓位是相对较重的,即便短期内还有浮亏,但我扛得住,甚至还有实力再加仓。当股市强力反弹后,我先兑现一部分盈利。如果继续涨,我再兑现一部分盈利,直到仓位降至三成左右,以等待市场的回调。如果事后证明,大牛市尚未真正启动,那我就仍有资金在低位买回。如果事后证明,大牛市已经启动,那也会有短期回调的时候,也会有尚未大涨的板块和个股,我就在其股价回踩颈线和均线的时候买入。

对于拥有这样思维和心态的投资者,你觉得,长期来看,他有可能不赚钱吗?但是,这样的思维和心态,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需要后天养成的。试问那些新入市的股民,谁来给他引导思维,谁来给他调适心态?所以,股市连拉几根阳线之后,公众平台上就一堆人来留言谩骂,说我害得他们踏空了。可是盗天社群里的氛围,却一直都是比较稳定和友善的,虽然也有不少群友在说踏空的事,但至少没有人会口出恶言,大家的情绪都很平和。《孙子兵法》上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一个整天情绪激动,怪东怪西的人,要说他能够持续赚钱,那是鬼都不相信的。

《操练》一文上还说:“ 夫善操之将,即善战之将。三军平素爱如父母,畏如神明,上下之情相通,兵将之法相习,故可与蹈汤火,可以赴深溪矣。

当然,在盗天平台上,大家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什么“ 爱如父母,畏如神明 ”的说法,但我们基本上做到了“ 上下之情相通,兵将之法相习 ”。绝大多数盗天平台上的会员,应该都读过我那两本技术分析的书,所以我们可以用共同的语言来讨论问题。而在公众平台上,很多人是根本没有学过形态学和均线学的,所以一看到股价跌,就说被套了,要么把责任归咎于别人,要么惊呼该怎么办?一看到股价涨,就说踏空了,又是要么把责任归咎于别人,要么惊呼该怎么办?

我们就来说所谓的“踏空”好了。其实,你只要学过技术分析,就应该明白,所谓“踏空”原本就是交易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就如同误差是测量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一样。

下面的两张图片,节选自《姚尧股市形态学》的第 9 页至第 10 页:

就形态学而言,我们是以股价有效突破上颈线来作为底部反转形态确立的标志的。因此,当股价仍在上下颈线之间震荡时,我们可以在趋近于下颈线的位置买入,在趋近于上颈线的位置卖出,通过高抛低吸的方式来赚取短线收入。可一旦股价有效突破上颈线,宣告底部反转形态确立,我们就要以牛市思维,来计算涨幅满足位了,如下面这张《姚尧股市形态学》第 177 页的截图所示:

纯粹就理论上而言,当股价自下颈线涨至上颈线时,可以将股票卖出,以待其再次跌回下颈线时买回。如果股价不跌回下颈线,而是选择向上突破,那就该在颈线位买入,以待其涨至涨幅满足位。既然之前是在上颈线的价位卖,之后又是在上颈线的价位买,两者之间应该是不存在价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不可能做到这么严丝合缝。有时候,当股价在底部快速反弹时,我们会担忧其不能涨到上颈线就回落,于是会提前卖出止盈。有时候,当股价突破上颈线后,我们会担忧其再次跌回,于是会待确认其有效突破后再买入。这样一来,在围绕上颈线的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就会形成一个空档。这个空档,就是所谓的“踏空”,是采用形态学操作时所无法避免的,就如同你用尺子去画一条既定长度的线段,无法避免会出现误差一样。只是没有人能预料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