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思客WeThinker
微思客被永久封禁,这是新号:跨界思维,国际视野,协同探索,分享新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评论  ·  锚定目标任务 保持攻坚劲头 | 今日谈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微思客WeThinker

微思客读书会第九期《青花瓷的故事》招募中

微思客WeThinker  · 公众号  · 时评  · 2018-11-26 08:26

正文

引言

在完成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的 19世纪三部曲”后,微思客读书会于第七期转入了文化史领域的阅读: 上瘾五百年 贸易打造的世界: 1 400年至今 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 在此基础上,微思客读书会第九期选定世界史学者罗伯特.芬雷(Robert Finlay) 《青花瓷的故事》, 审视中国瓷器在世界史上所扮演的文化角色。

青花瓷的故事

作者:罗伯特。芬雷(Robert Finlay)

出版社:猫头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月5日

http://www.cite.com.tw/book?id=64555


导 读 人 艺 术 小 柯 推 荐


对很多人来说,瓷器,或者廣義地说「陶瓷」,是再也熟悉不过的日常生活用品。也因为看起来是如此稀松平常,所以在正统中国美术史上,瓷器的地位一直被列为是「工艺品」,即使是著名官窑出产的精美器物,仍旧难以脱离「菁英阶层把玩」的刻板印象,更遑论与书画平起平坐的心灵美学境界。

过去热衷于研究瓷器,在亚洲仅属于少数收藏家、爱好者、以及专业人士与研究人员,但是对西方人而言,长久以来能懂得鑑賞瓷器,是属于中上阶层的艺术文化素养,家里能摆上精美的瓷器,不仅代表经济的富裕,表征社会地位,也呈现出这个家庭的文化内涵。当今的人们难以想象,几百年前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痴狂与热爱,著名的有西班牙国王菲力普二世、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以及德国萨克森奥古斯都强王等,几乎所有欧洲的王公贵族,都拜倒在瓷器的魅力之下。如果你有机会去一趟欧洲,看看巴黎的凡尔赛宫,或是走一趟柏林的夏洛特堡,那些布满整面墙的瓷器,说明着欧洲人有多热爱中国瓷器,一切不言而喻。

吊诡的是,千禧年后,世俗的艺术交易创出天价,重新唤醒亚洲公众对瓷器的重新认识,像是众所熟知的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以人民币约2.3亿元(含佣金)高价落槌卖出,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这是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至此,亚洲公众与文化界,开始关注到中国瓷器对世界文化史的深刻影响力。

然而,市场与媒体的传播,产生的效应也很有意思,对大部分的人而言,面对一个青花瓷,第一个冒出心头的问题是:「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对于想挹注资金,做艺术金融投资的人来说,第一个念头很可能会是:「拍卖行现在的价格走势如何?」而正统博物馆研究员与民间收藏家对峙的张力在于:谁「具备/掌握鉴定真伪的话语权」。媒体(包含网络社群)的名嘴们,可以藉由引经据典的方式,摇身一变,成为鉴定「大师」,足以撼动艺术品市场交易行情以及影响公众审美的品味。诸如此类有趣的社会现象,让文化政策制定者依旧采取谨慎的态度。

如果我们从东西文化交流的观点,重新欣赏瓷器,我们会发现瓷器是真正能反应人类文明,以及文化永续性的对象。茶与丝绸虽然也曾经是中外贸易与交流史上重要的产品,然而这两种物品,容易消逝与消耗,甚至被模仿与改变。历史证明,英国人罗伯特.福钱(Robert Fortune)园艺师,从窃取种茶与制茶技术,到成功培育出大吉岭等世界一流的红茶,不过几十年。丝绸的技术更容易被突破,只要懂得种桑养蚕,或是将绸缎布料重新抽纱纺织,即可大量生产与重新制造。而且茶叶与丝绸是有机物,不易保存。唯独瓷器的制作,让擅长知识体系、工艺技术与科学研究的西方人,也耗费几个世纪,终于在18世纪乾隆皇帝之后,制瓷的技术被西方解码成功,同时工业革命带动新的生产方式,与不断发展的创新研究,让英国的韦致伍德(Wedgwood)陶瓷大亨,夺得全球陶瓷舞台的首要地位,也让中国瓷器失去世界市场宝座长达2百多年。

但是,中国的瓷器,在世界文化史上依旧享有重要的地位,如同 《青花瓷的故事》 一书作者罗伯特.芬雷(Robert Finlay)所提,中国的瓷器对于研究世界文明史的最大价值,在于「 它反映了一项规模最为庞大的文化转型活动。放在长程的历史关照之中,最能清楚地看见中国瓷器促成的递嬗转变。 」毫无疑问,瓷器对人们至今仍影响深远,当一件青花瓷静静地站在你面前时,它其实纪录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故事,包含传统工艺技术、原物料的远程运输、国内外商业贸易、生活方式与仪式礼俗的改变、美学的品味与鉴赏的提升,不同民族文化的接触与融合、制造科技的突破与化学研究的进展、宗教信仰的流传,甚至涉及性别议题与社会价值改变等等,瓷器都默默地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只是人们并没有立即意识到而已。

爰此,为了让大家能更清楚地了解瓷器本身的內涵,与它在世界文化体系的重要性,第九期微思客读书会选取任教于美国阿肯色大学的著名历史学家罗伯特.芬雷教授所撰写的 The Pilgrim Art: Cultures of Porcelain in World History ,中译本由著名的资深翻译者郑明萱女士所翻译的《青花瓷的故事》。关注世界文明史的芬雷教授,以青花瓷为主题,用时间与空间两个主轴,把瓷器的生成、制瓷的社会背景与文化条件、瓷器的用途、传播后的文化激荡与后续效应等丰富内容,以长者说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

如同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者陈国栋教授在推荐序提到,「这是一本内容丰富,精心研究的作品,值得从多重角度深入阅读。」郑明萱女士优美且完整的译笔,让中文读者能立即上手,阅读时无违和感。我们采取精读的方式,搭配图说,带着成员们了解中国瓷器的文化内涵。


报名截止日期:11月29日


我感兴趣,如何加入




微思客读书会秉持“协同合作与共创新知”的理念,不收取任何费用,我们期望培养的成员需具有主动探索与自我学习的意愿,因此,在报名前,您必须事先考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