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别人穿过的内衣内裤,你会不会介怀?
在美国有一家二手商店Goodwill,
专门让人们淘换五花八门的二手货。
比如各种一手、二手Bra
奇葩的二手“内裤手套”
有顾客淘二手货甚至翻到了100多年前的手雷,
(为此拆弹爆破组封锁疏散了整个商店。。。)
但就是这么一家奇葩的二手店,
却成为无数美国人民的心头好。
还没营业朴实的美国人就开始大排场龙。
门一打开,等着买二手货的美国人鱼贯而入,
场景不亚于黑色星期五。
(这样的场面好像只出现在中国只在售楼处)
购物者挤满二手商店,
认真地挑选自己需要的物品。
Goodwill出售的商品种类繁多,衣服、首饰、鞋、体育用品、玩具、文具、厨房用品、个人电子产品、家具、床单枕套应有尽有。
琳琅满目的二手首饰
一件dior的二手衣服不到5美元。
一个女孩花20 美元,
买了一套首饰、两件外套、一条短裤。
二手男孩内裤95美分
挑选到自己喜欢的商品的顾客,
喜形于色。
虽然看起来挺接地气,
但是2013年,Goodwill所有门店收入就已超过了51亿美元。
而Goodwill创办至今已经超过110年。
Goodwill最初于1902年在波士顿萌芽,创始人
艾得
格.海勒(
Reverend Edgar J. Helms
)
曾在爱荷华州的新闻界工作,办过日报。取得神学博士学位后,艾得格在位于波士顿南部卫理公会的教会做了一名牧师。
艾得格.海勒
目睹了大量的贫穷和饥饿,他最强烈的愿望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穷困者施以援手。
艾得格.海勒收养的盲童
当时,艾得格的教会介于中产阶级社区和贫民区之间,住在贫民区的人,过着衣不蔽体的生活,但是中产阶级却经常将完好无损的东西扔进垃圾桶。
看到这种现象后,艾得格.海勒
想出这样的一个创意:在富人区挨家挨户收旧物,然后分发给失业者和残疾人。
这样的工作进行一段时间后,
艾得格
发现,这些人虽然贫穷,但有志气的人拒收别人免费捐赠的东西。
艾得格.海勒
转念一想,若以低价贩售,有需要的人自然会购买。于是
艾得格
开设了一家平价商店,雇佣需要工作的人在商店工作,因而提供了很多工作机会。
到1915年,Goodwill Industries才正式得名。百余年来他们逐渐扩大规模,已成为美国老幼皆知的非营利机构。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Goodwill已经成为美国人民尤其是低收入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购物天堂。Goodwill也越来越健全。
因为知名度极高,现在的Goodwill不再需要像成立初期那样由牧师到处“化缘”。人们会自觉主动把闲置物品拿去捐赠。
这其实利人也利己——捐赠物资是可以获得一定的税收优惠。
旧物回收的方法也越来越多。
很多小区门口设置goodwill衣物回收站,
在固定时间会有大巴经过前来搬运。
通常的捐赠主要是人们把物品送到捐赠站,物品被分类、修理或者重新包装,经过定价后,大部分是在Goodwill商店中销售,少数名贵的二手物则会现场拍卖或者放到拍卖网站shopgoodwill.com或电商平台Ebay出售。
Goodwill现场拍卖
100年来,
Goodwill为改善贫困者生活
减少浪费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因此每年都会有很多人自发组织,
为其募捐财物。
比如美国大学生裸奔为Goodwill募捐
历经百年,Goodwill一直秉承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的理念,
Goodwill的墙上写着创始人说过的一句话:
“a hand up not a hand out”
(动手去做而非伸手去拿
)
2014年的53.7亿美元总收入中,83%直接用于慈善目的。共计31.8万人在就业培训后找到了有意义的工作,有共计980万人接收了就业和社区服务。
虽然Goodwill的服务是面向广泛的社会大众,但他们对于弱势群体的支持尤其为人称道。他们给大批残障人士、有犯罪记录的人士提供帮助。
比如Goodwill本身的11多万名雇员中,就有3万名是残障人士。这在残障人士失业率接近八成的美国,是个不小的成绩。
而Goodwill机构本身庞大的销售网络也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人们还可以通过其官方网站获得在线的就业咨询和就业培训——所有这些都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