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上海嘉定安亭镇的汽车产业链发展,特别是自动驾驶产业。从汽车‘新四化’的角度,阐述了安亭镇在智能底盘、智能感知、智能芯片和算法驱动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文章还提到了安亭镇在智能汽车生态系统建设、技术突破和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等方面的规划和布局。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安亭镇汽车产业链的发展
安亭镇已聚集1240余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形成了集研发、测试、生产及应用为一体的生态圈。
关键观点2: 智能底盘的重要性与挑战
大部分传统车辆的架构无法实现自动驾驶,要实现汽车‘变智能’,需要对车辆底盘重新设计。安亭镇众多车企正在推动智能底盘的设计和开发。
关键观点3: 智能感知与高精度传感器的应用
除了智能底盘,还需要软件驱动硬件工作,让汽车‘看清路’。安亭企业的戴世智能生产的高精度惯性传感器在自动驾驶系统中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观点4: 汽车芯片与自动驾驶的关系
安亭镇作为上海集成电路的关键区域,聚焦发展汽车芯片,逐步构建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条。这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观点5: 安亭镇在智能汽车生态系统建设方面的规划与布局
安亭镇正加快建设智能汽车支撑服务设施,优化基础设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的智能汽车生态系统。
正文
转载自:上海嘉定
从上世纪80年代末上汽大众落户安亭至今,安亭镇已聚集1240余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在汽车“新四化”的赛道上,政府携手企业“排兵布局”自动驾驶产业,围绕软硬件、算法,形成集研发、测试、生产及应用为一体的生态圈,“手把手”教会汽车“自主上路”。
自动驾驶并非是给汽车装上电脑、让电脑代替驾驶员操作那么简单,它涉及传感器、算法、芯片算力等多方面集成,这也意味着大部分传统车辆的架构无法实现自动驾驶。因而要实现汽车“变智能”,需要对车辆底盘重新设计。这也是安亭镇众多新老车企所带动的汽车领域工业热点——智能底盘。
传统汽车底盘含车架、悬挂、转向、驱动和制动系统,元件多独立运作。智能底盘则通过可调执行元件,由软件和芯片统一控制,实现算法管理全车。
借助安亭镇完善的汽车产业生态链优势,上汽大众等头部车企率先在智能底盘上发力。旗下纯电品牌“智己”先通过摄像头识别路况,再由底盘自动调整悬挂,实现“蟹行”横走、原地掉头等功能。去年12月,位于安亭镇创新港的蔚来旗下ET9车型获得国家线控转向技术量产许可,国内首款集成了智能底盘一体化控制关键技术的车型在安亭上路测试。
凭借30多年汽车产业基础,安亭依托大型车企创新,推动上下游供应商发展,相关企业能在半径10公里内得到涵盖研发、生产、测试、目标客户等全生态支持,显著降低研发成本,同时加速成果的转化应用。上汽集团、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等整车头部企业在此集聚,一批例如同驭汽车、戴世智能等优秀供应商也在安亭迅速成长为行业翘楚。
除了要有智能底盘承载硬件,还需要软件驱动硬件工作,让汽车“看清路”。不久前,零跑汽车新款SUV在上市首月即斩获超万台的大定单量。高快导航辅助驾驶、主动刹车、道路交通标识识别……安亭企业戴世智能生产的高精度惯性传感器,在零跑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中起到关键作用。
“惯性传感器可以比作人类的小脑,与汽车的‘眼睛’——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共同工作,使汽车能够感知自身的运动状态,以三维的方式理解现实世界。”戴世智能副总经理陆海峰解释说。
高精感知让现实世界的环境信息解析并转化为智能汽车能理解的数据,在这一过程中,车载芯片的算力决定了汽车的反应速度。
安亭镇作为上海集成电路“一核两翼”中“北翼”的关键区域,聚焦发展汽车芯片,推动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芯片检测认证平台等重大项目落地,逐步构建起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条。近年来,地平线、六角形半导体等行业领先企业陆续入驻安亭,形成从芯片设计、生产、检测到应用的全产业链条。
不仅如此,根据《嘉定区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安亭镇正加快建设智能汽车支撑服务设施,优化提升LTE-V2X网络应用能级,加快5G-V2X规模应用,并完善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布局,为L4乃至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落地“铺平道路”。
解决了智能汽车“变智能”与“看清路”后,最后一步“会开车”依赖算法驱动。目前,端到端技术让车辆直接从传感器数据中学习驾驶策略,更灵活自主地应对复杂交通环境。
去年11月,全球首场“赛车人机对决赛”在湖南株洲赛车场举行。由安亭企业上海宏景智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赛道级无人驾驶系统“天猿”,与两位顶尖车手进行激烈对决。比赛中,“天猿”取得2分33秒的最快圈速成绩。